走出围墙 艺术共享
广泛开展美育课、拓展艺术普及形式,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走出围墙 艺术共享(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强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美术馆建、藏、管、用水平。
美术馆是艺术的殿堂,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今起,本版推出一组策划,关注近年来各级各类美术馆在典藏活化利用、开展公共教育、树立特色风格、推动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讨美术馆高质量发展之道。
——编 者
夜幕降临,位于重庆高新区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川美美术馆”)门前,一场时装秀表演拉开帷幕。这是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们带来的毕业演出。每年毕业季,四川美术学院都会在川美美术馆为附近居民献上系列精彩展演。
依托四川美术学院教学教研的优质资源,兼具公共美术馆和高校美术馆特色的川美美术馆,成为普及文化艺术教育、提供高品质公众文化艺术服务的重要场所。2022年,川美美术馆共开展56场公共教育活动,线上线下服务200余万人次。
美育公开课 打开艺术大门
“住在嘉陵江畔,观察重庆人民的生活,徐悲鸿创作了《巴人汲水图》。大家看这幅作品,一级级台阶串联起舀水、让路、登高的汲水场景……”
直播间里,一堂线上美育公开课吸引十几万人在线观看。川美美术馆馆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何桂彦娓娓道来,讲述“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系列展览。讲解开始前,何桂彦详细梳理了展览中的作品,“我们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讲解艺术作品,吸引更多人走进美术馆。”
“原来重庆还有这么丰富的艺术历史”“当时张大千创作的地方就在我家附近”……直播间内,网友与主讲人不断互动,何桂彦为网友们提供了“重庆艺术地图”,寻觅这座城市的艺术气息。直播结束后没多久,何桂彦接到了一通电话:“何教授,上次您直播讲到的林风眠在重庆的创作地点,我找到了!”
如今,越来越多市民走进川美美术馆,走进直播间,聆听艺术家们带来的美育课。依托开放的川美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师有了更多和普通市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前不久,“文明的尺度——中国与意大利当代艺术展”开展,借此机会,川美美术馆举行了美育公开课。授课的不仅有四川美术学院的专家,还有来自北京和意大利的知名策展人。现场,川美美术馆还特地为观众提供了同声传译。
“面对不同人群,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艺术作品的鉴赏,期待以这样的方式,让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何桂彦说。
夜游美术馆 艺术融入街区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美术馆之夜”搬到了街区里。
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川美美术馆策划并承办的“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已成为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毕业季的重要艺术活动。
四川美术学院以往的毕业灯光秀和时装秀,都在川美美术馆中庭举办,今年,为了更为广泛地向公众普及艺术,川美美术馆联合重庆高新区、重庆市文旅委,将秀场设在熙街。川美美术馆在设计观看座位时,还特意让嘉宾和观众交错就座,方便沟通交流。
考虑到许多市民白天上班,无暇欣赏艺术作品,川美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为市民提供更弹性的看展选择。
晚上的川美美术馆,有什么看头?
“我的创作理念来自服装,我将服装、建筑以及未来生活方式相结合,同时,将新型面料和传统编织技法结合在一起。”
“如何传承文化遗产,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不衰?我以石刻造像群作为主体创作对象,结合当下旅游业发展,创作了这幅作品。”
…………
在艺术作品前,四川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介绍着自己的创作故事和理念。观众们和创作者面对面沟通,共同分享对艺术的感知。
活动期间,川美美术馆还为观众提供了免费的讲解导览和公开课。精妙的艺术作品、充满艺术氛围的灯光、作者与观众的零距离对话……“感觉艺术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市民小周说。
每年的“美术馆之夜”活动,都相当受欢迎。2022年活动期间,川美美术馆组织了公益讲解导览61场,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了9场毕业作品云导览,设计推出了5款艺术衍生品。
沉浸式体验 走进艺术生活
如何让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川美美术馆将体验式看展融入美术馆空间。
最让何桂彦难忘的,是“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为了增强观众的沉浸感,策展之初,川美美术馆就从多个维度探索展览陈列和数字化场景应用。
“我们将平面的书籍以错落起伏的装裱方式展示,1100余件亚克力装裱的书页,以磅礴的气势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长河,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图像信息。我们想给观众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和心理体验,感受中国历代绘画的风貌与变化。”何桂彦说。
一些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呈现后备受欢迎。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其中之一。川美美术馆联合相关机构,将画面中的元素提取出来,给观众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视觉效果——
对着屏幕上的山大吼一声,山谷传来阵阵回音;用手拍一拍,百鸟从山中展翅高飞;随着脚步移动,点点流萤汇聚成星河……四季变化,花鸟鱼虫,飞舞游动,艺术品动起来,观众在画中与古人对话。
在“文明的尺度——中国与意大利当代艺术展”举办期间,川美美术馆推出了充满体验性和趣味性的系列工作坊。
“大家用这些废旧的布块和材料,来装饰我们的衣服……”这是“破茧之衣:儿童工作坊”的活动现场。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展览涉及的艺术流派,川美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带领他们观察、触摸艺术品创作原料,感受不同原料的差别。每个小朋友还可以利用美术馆提供的材料,在自己的衣服上进行创作。
在“色彩之爱”活动上,孩子们了解独特的彩绘玻璃窗,在玻璃上画出父母的模样;在“酒神之花”课堂中,观众们体验插花艺术,用鲜花对废旧酒瓶进行装饰和花艺创作……
如今,川美美术馆已不再是一座等待观众前来的建筑,在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下,美术馆正主动走进公众视野、融入日常生活。“经过多年的公共美育工作,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花时间走进美术馆,有关的艺术消费也有所提升。”何桂彦感到欣慰,“我们希望美术馆成为共享艺术的平台,也希望走进美术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人民日报记者 常碧罗)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 第三届摩擦材料质量发展大会在湖北枣阳举行
- 枪击事件后,牙买加南部进入紧急状态
- 飓风“米尔顿”逼近美国佛州或致巨大破坏 拜登推迟外访
- 今年出游人数预计超60亿人次
- 外媒:“瓦格纳”已占领俄南部军区指挥部,“正在穿越”利佩茨克州
- “计划电”变“市场电” 抽蓄电站首次自主参与电力交易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
- 俄专家:金砖合作已成当下潮流 中国方案助力全球发展
- 龙年纪念币钞预约火爆:网友直呼抢不到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判10年监禁 涉嫌泄露机密
- 柬埔寨首相嘉奖中国导演 赞其助力向世界呈现高棉文化
- 毕业季来临中国青年群体就业形势如何?官方回应
- “国产女装第一股”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拉夏贝尔们能否走出困境
- 长沙发布研发人才政策十条 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
- 今年七夕正值周六能否办理婚姻登记?民政部回应
- 强降雨导致福建多地受灾 逾九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2间
- 周口港建设加速 豫东农业大市实现“箱通世界”
- 多地推进传统文化与反诈宣传深度融合 “牛郎织女”变身反诈代言人
- 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
- 热门推荐
-
- 美国南加州野火迅速蔓延 逾3.6万栋建筑受火灾威胁
- 广交会期间出租车零钱备付拟实现全覆盖
- 通讯:探访广东汕头百年邮政总局大楼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岭南佳果的110亿元全产业链 广东茂名荔枝特色产业路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受关注 专家建议跨界融合
- 外媒:印度尼西亚东部一火山一日连续喷发两次
- 渣打证券获经营许可 将于明年上半年展业
- 中使馆发言人:中方已向德方提出交涉表明严正立场
- 成分备受欢迎 中草药护肤迎发展机遇
- 山西电网2024年15项迎峰度冬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多架次航班因雷雨天气延误
- 如何为父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有沙尘
- 人形机器人有望重塑全球劳动力格局
- 西藏佛学院迎毕业季 9位少年活佛初中毕业
- 携手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
- 商务部: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进口聚碳酸酯收反倾销税
- 北京上半年财政收入3376.6亿元
- “保命药”价格上涨快,药品保供需防青黄不接
- 青海迎今年入汛最强降水 西宁中小学停课班车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