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群众打造生动美育课堂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正式提出“全民艺术普及”;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全民艺术普及”上升为法律规定。
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人民群众的美育素养,是各级文化馆的重要责任。上海市除了市一级的群众艺术馆,还有18个区级文化馆、220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5600个村(居)文化活动室。近年来,上海市各级文化馆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力建设“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将各级文化馆打造成为全年龄段人群服务的美育课堂,引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民文化节是上海各级文化馆开展全民美育的重要抓手。十年来,上海市民文化节将艺术普及、人文教育、市民素养提升融于一项项具体活动中,激起市民对崇高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断提升市民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美育之河的重要源泉。上海市民文化节通过举办中华古诗词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中华语言文字大赛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市民在阅读、背诵、知晓、理解、运用传统文化经典中,燃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上海市民文化节还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书展、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合作推出“电影中的真善美”“阅读中的真善美”“艺术中的真善美”系列征文活动,邀请市民用文字记录一部电影、一本好书、一场好戏中的真善美。如今,走过了十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又踏上了新征程。从今年开始,上海市民文化节将每年4月8日的“文化服务日”升级为“城市美育日”,这意味着该文化品牌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上海的公共文化工作正向着“全民美育”迈进。
文化馆一般都是白天开放,晚上关闭。可很多上班族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下班后才有时间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为此,2016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推出市民艺术夜校,面向18到55岁的中青年人群开设艺术课程,受到白领们的热烈欢迎。很多人结束一天的忙碌,下班后来不及吃晚饭就直接赶到文化馆上课,他们将艺术夜校看作“都市中的艺术家园”“忙碌工作、生活之余的心灵栖息地”。七年来,年轻白领们上课的热情不断高涨,艺术夜校的课程不断扩容,校区和教学点位也不断增加。2022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次实现上海16区全覆盖。
为满足更多市民的美育需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目前已在上海数字文化馆上开通40门免费“云体验”课程,同步推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国学、非遗等8个门类的线上课程,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还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各分校均开设了线上直播课程,并利用线上优势,将直播课程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大大拓展了美育的覆盖范围。今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将不仅在教学点、课程、学员人数方面实现倍增,还将首次推出提高班,并面向在沪外籍人士开设专题培训课程。
开展全民美育,仅仅靠文化馆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上海“社会大美育”主要实施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目前正牵头统筹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计划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社会大美育”旨在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目前已经有70家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院团、图书馆、非遗场馆等6大类机构加入,所有“社会大美育课堂”将立足特色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形成主打品牌。每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每年将推出至少20场面向市民、免费或公益开放的高品质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接下来,我们将遴选和征集更多符合条件的专业场馆、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更多品牌项目,并积极推动美育项目下沉到社区、校园、楼宇、商圈、企业,进一步提升人群覆盖率,让更多市民走得进场馆、看得见艺术。
虽然通过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等项目,我们为上海的全民艺术普及打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但社会美育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接下来,我们将凝聚社会各方共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美育中来,努力为全民美育水平的提升贡献文化馆人的力量。
(作者:吴鹏宏,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来源: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特色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现场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 今年国庆就地过节 严格控制跨地市团队游
- 安徽颍上第十六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弘扬管子文化 助力文旅融合
- 持续降雨致湄公河水位上涨 泰国官方发警报
- 手机地震预警、卫星电话有何用?使用务必要注意这些
- 广东最大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下水投产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草莓“甜蜜”上市 强村富民有奔头
- 为文物“发声”的基层代表王晓毅:做好文物保护传承者
- 地安门外怀古抚今
- 从“遇见金陵”到“预见未来”:第七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开幕
- 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回暖趋势明显
- 津城高考“最后一课”:喊出自信 留下感动
- 内蒙古通辽20余年累计为港澳输送活牛12万余头
- 菲律宾一渔船倾覆已致2人死亡7人失踪
- 中国驻欧盟使团: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完全站不住脚
- “女老生”回乡传承京剧:盼再现百年“喜连成”
- “兰州—塔什干”全货运航线首航
- 广州增城获颁 “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 中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投产
- 广西“90后”宠物护士:细致守护不会说话的“病患”
- 热门推荐
-
- 南非多地遭遇超48小时“水荒”
- 云南丽江加入世界旅游联盟
- (中国新貌)“闽派”产业展现民营经济活力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一乌军小组入境破坏 乌辩称系“反俄武装”所为
- 大变局下的职场人生 长篇小说《秋疯》首发
- 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论坛在广州举办
- 专家:应抵制自杀游戏而非恶搞
- 三招 夏季不脱妆
- 多地明确骑电动自行车须戴头盔 有城市免费赠送
- 周末北京预计有明显降雨 局地累计雨量可达大暴雨
- 舞剧《东方大港》将登国家大剧院 用小人物奋斗史“舞”出舟山港发展史
- 广东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普京提出俄罗斯能源领域变革四大战略方向
- 探寻浙江乡村蝶变:在未来“嘉”乡触摸“幸福图景”
- 宁夏: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可申请育儿补贴金
- (投资中国)施罗德基金:中国资管行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 让历史文化遗产闪耀在数字时代
- 第二届中国(海南)—新西兰营商环境研讨会举行
- 外企在中国丨国际市场人民币需求增长 外企抢抓跨境支付新机遇
- 兰州榆中盘活农村资源:乡村建厂兴业 村民领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