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群众打造生动美育课堂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正式提出“全民艺术普及”;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全民艺术普及”上升为法律规定。
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人民群众的美育素养,是各级文化馆的重要责任。上海市除了市一级的群众艺术馆,还有18个区级文化馆、220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5600个村(居)文化活动室。近年来,上海市各级文化馆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力建设“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将各级文化馆打造成为全年龄段人群服务的美育课堂,引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民文化节是上海各级文化馆开展全民美育的重要抓手。十年来,上海市民文化节将艺术普及、人文教育、市民素养提升融于一项项具体活动中,激起市民对崇高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断提升市民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美育之河的重要源泉。上海市民文化节通过举办中华古诗词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中华语言文字大赛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市民在阅读、背诵、知晓、理解、运用传统文化经典中,燃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上海市民文化节还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书展、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合作推出“电影中的真善美”“阅读中的真善美”“艺术中的真善美”系列征文活动,邀请市民用文字记录一部电影、一本好书、一场好戏中的真善美。如今,走过了十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又踏上了新征程。从今年开始,上海市民文化节将每年4月8日的“文化服务日”升级为“城市美育日”,这意味着该文化品牌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上海的公共文化工作正向着“全民美育”迈进。
文化馆一般都是白天开放,晚上关闭。可很多上班族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下班后才有时间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为此,2016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推出市民艺术夜校,面向18到55岁的中青年人群开设艺术课程,受到白领们的热烈欢迎。很多人结束一天的忙碌,下班后来不及吃晚饭就直接赶到文化馆上课,他们将艺术夜校看作“都市中的艺术家园”“忙碌工作、生活之余的心灵栖息地”。七年来,年轻白领们上课的热情不断高涨,艺术夜校的课程不断扩容,校区和教学点位也不断增加。2022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次实现上海16区全覆盖。
为满足更多市民的美育需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目前已在上海数字文化馆上开通40门免费“云体验”课程,同步推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国学、非遗等8个门类的线上课程,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还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各分校均开设了线上直播课程,并利用线上优势,将直播课程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大大拓展了美育的覆盖范围。今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将不仅在教学点、课程、学员人数方面实现倍增,还将首次推出提高班,并面向在沪外籍人士开设专题培训课程。
开展全民美育,仅仅靠文化馆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上海“社会大美育”主要实施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目前正牵头统筹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计划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社会大美育”旨在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目前已经有70家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院团、图书馆、非遗场馆等6大类机构加入,所有“社会大美育课堂”将立足特色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形成主打品牌。每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每年将推出至少20场面向市民、免费或公益开放的高品质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接下来,我们将遴选和征集更多符合条件的专业场馆、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更多品牌项目,并积极推动美育项目下沉到社区、校园、楼宇、商圈、企业,进一步提升人群覆盖率,让更多市民走得进场馆、看得见艺术。
虽然通过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等项目,我们为上海的全民艺术普及打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但社会美育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接下来,我们将凝聚社会各方共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美育中来,努力为全民美育水平的提升贡献文化馆人的力量。
(作者:吴鹏宏,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来源: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警惕以境内企业赴香港“上市”名义实施非法金融活动
- 湖北省启动百万大学生留鄂创业安居行动
- 中缅边境云南耿马:“自然村长”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 中亚多国元首: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多边合作
- 高清舞台影像渐入佳境
- 陈文玲:美提高对华电动汽车等加征关税“极其愚蠢”
- (人权行动看中国)“雷锋侠”傅强的专业公益之路:公益不再是困境群体的专属 而是服务每一个人
- 冯德莱恩欧洲议会“过关” 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 广东福建等地仍多降雨 西北地区东部有沙尘天气
- 山西面向全国公开招募“银龄”教师 提供岗位269个
- 青海皮影雕刻“匠人”:融合传统与现代才能演绎世间百态
- 龙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英国启动
- (经济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驶入”东盟
- 杭州上城警方:高校教师赵某某被刑拘
- 长三角“火炉”热力全开 多地最高气温破40℃
- 云南武定壮鸡野生菌美食季来临 邀全国游客共飨盛宴
- 国家文物局:春节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7358万人次
- 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 中国人民大学:正配合警方开展调查
- 国家统计局: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 对游客吐槽旅游乱象 最好的奖励是有诉必查
- 热门推荐
-
- 甘肃白银社区养老渐成规模 政企共应“夕阳之约”
- 心腔内超声给患者多一个选择
- “动感亚洲”摄影展在印尼雅加达举办
- 沪上这家书店超600人当过“一日店长”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暂时关闭
- 厦门出台国土空间责任规划师管理办法
- 上海捣毁特大“话务引流”黑灰产业链
- 广西来宾抢抓春光勤育苗 “小油茶”成“大产业”
-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 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 阿富汗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经济观察)如何给人工智能发展勒好缰绳?
- 快讯!也门发生燃气站爆炸事件,数十人死伤
- 甲流抗原搜索热度超流感“神药”,售价远高于新冠抗原,有必要囤货吗
- 【世界说】美学者撰文剖析:为何“一团糟”的美国却从未停止其对外霸权的脚步?
- “消博会”上的山西“国货潮品”:老字号焕发消费新活力
- 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 海信获得省级奖励
- 海关助力上海老字号品牌月饼香飘海外
-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浮尘浓度略有下降
- 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有强降雨 京津冀等地持续高温
- 广西酸嘢进京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