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就必须“戒碳水”?当心“病态瘦”!
不知从何时开始,戒碳水成了很多人“健康饮食”的代名词。不过,近日,话题#常年不吃碳水的人怎么样了#冲上热搜,脾气暴躁、心慌、睡眠质量差、脱发……不少网友都写下了自己在戒碳水一段时间后出现过的情况,不吃碳水的危害,似乎得到了更多人的注意。
近日,一位22岁的南京姑娘在减肥三个月后因为出现了闭经的情况而住进了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告诉记者,该患者从最初的不吃主食、只吃少量蔬菜,发展成了神经性厌食,吃什么吐什么,没多久之后月经就不来了,也表现出轻微的抑郁情绪。
“门诊上这样的病例很多,特别是那些盲目节食减肥的女孩子,最后都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瘦,血糖降低、心悸、精神不集中等多种病症也会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金晖提醒,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缺一不可。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和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那我们如何既吃碳水又不长胖呢?关键就在于要吃优质碳水!金晖说,高热量、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尽量不吃,比如油炸的薯条和面饼、披萨、饼干、奶油蛋糕等,都属于劣质碳水,升糖指数高,易发胖。荞麦、燕麦、紫米等低热量、高纤维食物,作为没有经过精细化加工的谷物,在人体内消化时间较长,增加饱腹感的同时,也不会使血糖飙升,是优质碳水,“少吃白米、白面等精加工主食,搭配全谷物、薯类、豆类等,食物多样化,营养也更丰富。”《中国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人每天应摄入谷、薯、杂豆类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均为生重)。
为了避免不吃碳水所带来的危害,不少人选择了极低碳水饮食。对此,金晖认为,极低碳水饮食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是一种极端饮食,它不仅仅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还要增加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很多人对它的适用人群、禁忌症、实施方式等还较为陌生。“即便是肥胖、糖尿病等特殊人群,低碳饮食或极低碳饮食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和科学监控之下短期或阶段性的使用,且食物搭配比例也需要适时调整,不建议大家盲目跟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杭州市滨江区应急局以“三创新”助推企业安全发展
- 第134届广交会一期首日 天津交易团意向成交2900万美元
- 浙江兰溪永昌李渔风情街“五一”上新 焕发古街活力
- 离职证明频频引发纠纷 用人单位不能“任性”
- 今年前四个月印尼共接待410万人次外国游客
- 中国大使率团出席《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第29届缔约国大会
- 天眼查、诺华诚信、中大编码合作探索企业公开信息跨境流通合规路径
- 宁夏公安“夏季行动”实现110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双下降”
- 国际最新研究称,南美洲高温、干旱和火灾风险不断上升
- 爆款家庭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暑期首开文旅驻场版
- 滥施监控、操纵舆论,这便是美式“言论自由”?
- 北京76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月24日起调整
- 主要呈现五大特点!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反映出这些变化
- 中秋国庆假期川渝黔运送铁路旅客超1300万人次
- 宁淮城际铁路建设进行时:淮安东站站房接建工程基本完工
- 上海建立7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备队
- 中新真探:拉肚子不能吃香蕉,否则会导致腹泻更严重?
- “Z世代”旅游新潮:错时夜爬收获快乐
- 市场规模孕育发展机遇 大市场提振外企投资信心
- 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实验室揭牌
- 热门推荐
-
- 广东英德超17万亩茶园迎来“头采”季
- 广西11条河流15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洪水
- 国际热评:同路人,真朋友 中国与非洲在北京发出“信心宣言”
- 截至6月底中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72万亿元
- 中国传统服饰亮相威尼斯
- 兴业银行2023年半年报: 存贷款双破5万亿 营收利润稳步回升
- “开漕节”重现京城运河畔 “运河有戏”等活动陆续登场
- 浙江兰溪:城与乡“双向奔赴”
- 中新文娱评跨年档电影:赢得观众才能赢得票房
-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开幕 聚焦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广西玉林铁路工人寒夜换轨护航运行安全
- 一曲英歌乘风舞(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两部门: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
- “恰如其汾——2024汾酒城市巡游计划”在成都启动
- 叙利亚首都周边地区遭以军导弹袭击
- 土耳其一地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10人死亡39人受伤
- 安徽省文博系统春节期间将展出130多个展览
- 浙闽赣皖省际创新“法治+脱口秀” 推动普法走心入脑
- 美媒:美债将进一步激增 对美国财政和经济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 “阿尔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各地游客“驶入”丛林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