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作者:万忆(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策划的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活动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的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食粮、沉淀文化底蕴。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是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关键,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近年来,我国打造了一批以公共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数字阅读平台、农家书屋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为全民阅读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阅读资源。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创新形式,定期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民阅读的参与度。
由单一走向丰富。公共图书馆可以说是开展全民阅读的最初探索,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民阅读的主流形式。公共图书馆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资助和管理,向所有居民免费开放,以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为追求。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全年总流通72375万人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全民阅读的相关实践也在不断丰富。今年2月,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公布,其中,与全民阅读直接相关的案例就占了约三成。相比建立大型公共图书馆的传统形式,这些案例的探索往往更加精准化、特色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成果。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突出的趋势是,已经有多个地市尝试打造城市书房等“小而美”的公共阅读空间。比如福建省晋江市“24小时城市书房”,通过社会共建的形式,深入学校、社区、商场、景区、企业等各类生活、工作场景,使阅读真正融入百姓的日常中,让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由线下走向线上。近年来,媒介技术的进步使人们通过数字阅读平台获取知识和文化信息成为可能,打造更加完善的数字阅读平台已经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应有之义。与实体图书馆相比,线上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料既可以实现无限制地复制和分享,也可以超越现实的时空限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访问和借阅图书,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辐射范围。
我国综合性的线上图书馆已经有许多比较成熟的案例,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能为读者提供数字图书、数字报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多种数字资源服务。截至2021年,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馆藏文献2.2亿余件,日均访问量800余万次,为促进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线上图书馆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式,比如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云上·五悦”全域智慧数字文化服务网,坚持传统文化场馆与线上数字馆同步发展的理念,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了“总馆—分馆—基层服务点”三级网络化管理体系,能够对覆盖全县镇、村两级的280个图书馆总分馆网点及其数字资源进行系统管理,以数字化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由城市走向农村。城乡阅读资源的差距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面对的难点,全民阅读要想走向更深处,就必须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其实,我国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非常早,2004年就已在甘肃、贵州等地试办农家书屋,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旨在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阅读空间,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阅读习惯。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就已建设农家书屋58.7万多家,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
2022年4月,48家单位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发行单位先进集体”称号。其中,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农家书屋是大多农家书屋的缩影。目前,北庄村农家书屋已有1.4万余册书,能够同时容纳80人阅读,并且凭借自身独特的红色资源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文化阵地,具有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功能,成为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动力的关键点。
由分散走向整合。公共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数字阅读平台、农家书屋等相关公共文化设施的打造和不断完善是全民阅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要想提高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还需要与社会多方力量展开合作,举办各种主题、针对各类人群的阅读活动,以整合目前仍比较分散的受众。
4月21日,嘉兴市首届“元宇宙阅读月”启动,同步开放了“嘉兴市图书馆元宇宙阅读体验馆”。这是在全国公共图书馆领域最早落地的元宇宙阅读体验基地,由嘉兴市图书馆联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嘉兴)共同打造,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用户获得跨越时空的体验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并且附加了一定的社交属性,总体上容易吸引对元宇宙等新概念好奇的年轻群体的关注。再如芜湖市的镜湖区图书馆,一直关注社会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和权益保障,其组织的“爱之声·阅读点亮心灯”活动就是针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为盲人和视障者设立专门的阅览室、配备门类齐全的盲文书籍、录制广播节目和优质音频读物等。
目前,我国全民阅读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最新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已经从2012年的76.3%增至2022年的81.8%,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也从2012年的77.0%增至2022年的84.2%。
全民阅读是增强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未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全民阅读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和投入,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华·鸟巢酒震撼上市 国家体育场再现荣耀时刻
- 2月2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10万人次
- 中国国家大剧院在马来西亚国家剧院献演
- 美媒:以安全内阁已授权战时内阁就如何回应伊朗袭击做决定
- 见证中国强大“磁吸力” 第七届进博会将如约而至
- 地方民营院团原创越剧大戏《君子成忠》亮相国家大剧院
- 2024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今年春运人员流动规模将显著超疫情前水平
- 联合国非经委高官:美欧银行业危机对非洲影响严重
- 陕西洪涝灾害已致21.2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17.96亿元
- 南非国际工业博览会:200家知名中国制造商确定参会
- 以总理: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申请逮捕令不会阻止以色列行动
- 广交会观察:“中华老字号”圈粉海外
- 四川南充:包粽子写书法 海外留学生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文化
- 中国美术馆为优秀消防员代表塑像
- 金正恩收到普京赠送的礼物:俄产专用轿车
- 海南为林长制定“护绿”“扩绿”“管绿”“兴绿”四项任务
- 清代“避暑山庄宝玺”首次在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展示
- 盘锦辽滨经开区: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 新疆墨玉:“四色”种植添色乡村 富裕百姓
- 跟着“职业买手”逛进博找美味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大棚樱桃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 “皇城相府”号高铁冠名专列首发 借力高铁“加速度”激发旅游热
- 秋分至!又是一年好“丰”景 全国秋收地图看哪里五谷丰登
- 丝路工坊行走进古晋办民生活动对接职教合作
- 科研市场双轮驱动 雍禾医疗与中山大学共研破解毛发养护难题
- 2024年国际旅游业有望实现或超越2019年规模
- 竞业限制,应该限制什么
- 吴代赦委员:钻研探索 助力生态产业发展
- (第六届进博会)通用磨坊中国区总裁苏强:深信中国市场无限潜力
- 男子调包女友劳力士手表被刑拘,作案前曾报假警试探怎么查案
- 北美票房:《猩球崛起:新世界》强势登顶
- 12月1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 北京市启动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
- 太原文博机构清明接待游客近27万人次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2024中国节”发布会
- 青海省博物馆推出AR研学教育活动 让文物“活”起来
- 元旦假期旅游产品预订量大增
- 韩国周末高温天气造成至少17人身亡
- 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5000人遇难
- 今年前5个月江苏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9923.2亿元 同比增长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