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又是一年好“丰”景 全国秋收地图看哪里五谷丰登
秋分至!又是一年好“丰”景 全国秋收地图看哪里五谷丰登
中国天气网讯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今天(9月23日)我国迎来了秋分节气。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天高云淡,桂蕊飘香,秋风拂过,送来丰收的味道,农田里满是忙碌的身影。秋分也是农民丰收节,中国天气网推出常年秋分节气期间全国秋收地图,看哪里五谷丰登、农事繁忙。
【全国秋收地图】秋分不割 霜打风磨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秋分节气,是秋收、秋耕、秋种的最佳时节,也是农事最繁忙的时期之一。从2018年起,秋分节气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了全国各地农民欢庆丰收的盛大节日。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秋收地图可以看出,常年秋分时节,四川盆地、重庆、贵州北部等地的玉米、水稻等作物基本已完成秋收;新疆沿天山地区北麓和南疆盆地西部等地的棉花,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东、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江苏中部和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湖北、湖南中部和北部、贵州、广西北部、四川南部、云南大部等地的玉米、水稻等作物进入秋收。
而东北大部、京津冀、内蒙古东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等地的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新疆南疆盆地南部的棉花,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江西、湖南南部等地的水稻等作物常年要等到秋分节气结束后才陆续进入秋收的核心时段。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国秋收进度完成约1成。其中,重庆基本结束,四川收获近8成,贵州近6成,湖北过5成,云南约4成,新疆近2成,湖南一季稻约7成,江西一季稻过2成,河南南部开始收获;全国其余大部秋收粮食作物处于蜡熟至成熟期,将于9月下旬陆续进入大范围收获阶段。
秋分期间的天气趋势对作物来说至关重要。建议北方农区要加强秋收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新疆已吐絮棉区做好大面积机采收获准备。四川盆地、江汉等地降水偏多地区要做好收割机具和烘干设备调度,抓住降水间隙尽快抢收已成熟作物,并注意通风储存或烘干入库,以免籽粒发芽霉变。江南、华南加强晚稻田间水肥管理,适时增施穗肥,确保晚稻稳健生长。
【秋分天气】昼短夜长 日渐寒凉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因此秋分跟春分一样被称为“日夜分”。秋分过后,昼短夜长、日渐寒凉。
随着秋分的到来,我国大部陆续进入凉爽的秋天,秋季版图达到鼎盛。华北至长江中下游沿线一带秋高气爽,长江流域完成夏秋转换。
秋分时节,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易产生降水,如西南等地秋雨正当时。虽然下雨的日子依然较多,但暴雨、大雨出现的机率减小。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冷空气开始活跃,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夜凉过一夜,寒凉感凸显,尤其是最低气温下滑迅猛。中国天气网盘点气象数据发现,秋分节气期间,全国平均最高气温为20.8℃,最低气温9.1℃,在下半年首次跌至10℃以下。
伴随降温,北方初霜冻范围迅速扩展蔓延,东北、内蒙古、新疆一带将陆续迎来初霜冻。进入10月,初霜冻范围将继续南扩,华北等地也可见初霜冻。
【秋分物候】雷始收声 蛰虫坯户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时节雷声逐渐终结,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河流和湖泊水量变少。
“秋分时节两头忙,又种麦子又打场。”秋分既意味着丰收的喜悦,也是耕种的标志。此时正是秋收、秋耕和秋种的“三秋”生产期,需重点防范初霜冻、华西秋雨、寒露风、大雾等天气对农业生产方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秋分养生】凉风习习 注意添衣
秋分有吃秋菜、祭秋月、送秋牛、粘雀子嘴和竖秋蛋等民间习俗。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此而来。
防秋寒和秋燥是秋分节气的养生要点。可多食用一些甘润生津和润肺的新鲜果蔬,比如秋梨、百合等;还可以做一些慢跑、瑜伽等舒缓的运动项目来锻炼身体、抵御秋寒。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秋冻”也要讲究科学。在刚进入秋季的地区,可根据天气变化,逐渐增加衣物,不要急于换上过厚的衣服,同时注意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种秋收,一年的灌溉耕耘,斑斓的色彩最终呈上沉甸甸的答案,人们用淳朴的方式,为神州大地编织着最美的秋装。此时,秋意更浓,凉风习习,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人间好时节。疏朗时节,快意秋分!(文/刘珺 图/任成英 数据支持/胡啸 王伟跃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克州首批生活物资发往阿合奇县震区
- 纪录片门类中的常青树:美食之中见天地
- 甘肃“花式”推销冬春游 敦煌等景区“惠”迎天下客
- (年终特稿)多项重要改革落地 浙江如何走出开放“新”路?
- 未成年人偷玩游戏 专家建议进网游时强化人脸识别
- 华西医院专家组正在临夏州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 青海冬虫夏草年平均蕴藏量近14亿根
- 中资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截流
- (乡村行·看振兴)六年试种 曲沃建成山西最大的生姜生产基地
- 第四届星空艺术节启幕 聚焦“自我技术”
- 青海柴达木盆地:“追风逐日”处处“好风光”
- 甘肃靖远:“新农人”学“十八般武艺” 激活现代农业内生动力
- 喝酒PK 吃生鸡蛋 喝洗脚水……直播“狠PK”为何刹不住?
- 直击北京大暴雨:发生小规模山洪 已致2人遇难
- 李玉院士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将亮相长春农博会
- 刺痒难耐的“蚊子包”很可能是荨麻疹
- 民族歌剧《李清照》杭州上演 “中西合璧”致敬中国女性
- 冷空气将影响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 新疆北部有强降雪
- 《热烈》成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片
- 安徽多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旱情
- 热门推荐
-
- 19岁土耳其男孩获救后想要“考试用书”,得到回应后和医护人员“比心”
- 《黄檗文库》首批图书发布会福州举行
-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馆
- 宁夏固原:小薯条拓出大市场
- “有事找妙见” 浙江乐清“石斛哥”守护百名山里老人
- 平潭口岸今年首批远洋渔船入境通关
- 国家图书馆将开启2025年春节系列活动 线下线上共精彩
- 《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报告》发布
- 秦皇岛启行西港营地正式开放
- “新生活 向‘云’端”主题活动打造沉浸式“滇风之旅”
- (第20届东博会)广西钦州构建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枢纽 启动锰价格指数
- 日本候任首相石破茂计划于10月27日举行大选
- 【新春走基层】新春游园促消费
- 西安首座地铁博物馆正式亮相
- 流浪动物伤人 弃养人、投喂者需担责
- 重庆全面启动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
- 海棠春花文化节将在北京陶然亭公园开启 北美海棠品种亮相
- 打通实体经济的物流“筋络”
- “粽子经济”持续升温:跨界新玩家纷纷入局 个性化将成未来趋势
-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首条线路正式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