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大棚樱桃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中新网运城4月15日电 题:山西新绛:大棚樱桃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作者 杨佩佩 李玉婷 杨翠
进入4月份以来,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泉掌镇光马村温室大棚里的樱桃迎来了成熟季,一颗颗颜色透红、果实饱满的樱桃抢“鲜”上市,不仅成为民众舌尖上的美味,也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记者走进樱桃大棚,一阵沁人心脾的甘甜果香扑面而来,一排排樱桃树长势繁茂、整齐排列,拨开碧绿的树叶,一串串鲜嫩欲滴的红樱桃挂满枝头,晶莹剔透宛如玛瑙一般,泛着诱人的光泽。
据了解,光马村从2012年首次种植大棚樱桃,村里多次组织有意愿发展樱桃产业的农户前往西安、山东等地,实地参观学习樱桃栽种、新品种选购、田间管理等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100余亩,成为该县樱桃种植专业村。
今年52岁的郝振明是村里第一批大棚樱桃种植户,“我家种了3座二代大棚,占地3亩多,种植樱桃树400余株。目前销售的品种主要是‘美早’,批发价格在每公斤100元左右,零售价格能达到每公斤200元。”
连日来,郝振明种植的樱桃不断有客人订购,为把最新鲜的樱桃提供给消费者,他每天从5点多便忙碌起来。
同郝振明一样,杜改云种植樱桃也有10多年的时间,通过不断扩大面积,她家现在共有7座大棚,占地10亩,是村里的樱桃种植大户。
“你看,这樱桃又大又红,口感好、果肉厚、特别清甜。这几天属于采摘早期,每天能摘大概150公斤,再过两天樱桃全部成熟,每天可以采摘250公斤左右。”杜改云说,客户一般在10点以前过来收购,下午就能进入市场销售。
杜改云告诉记者,她家樱桃除了商贩收购外,还借助互联网销售优势,通过快递开展全国配送,让樱桃插上电商翅膀,飞往全国各地。目前,她一共种植了“红灯”“美早”“黑珍珠”等5个品种的樱桃,每个大棚产量在2200公斤。
近年来,光马村通过发展樱桃产业,不仅实现了种植户增收,还带动本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除平时管护需要劳动力外,每年到了采摘季,各个樱桃大棚内都会聘请大量村民进行采摘,每天80元左右的务工费。
光马村村委委员郝建平表示,樱桃种植让村民的“钱带子”鼓了起来,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引导支持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技术,打造以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樱桃园,用“樱桃红”擦亮乡村振兴“金名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10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持续回升
- 专家学者汇聚上海助推整合精神医学体系 提升多学科协作诊疗水平
- 加沙卫生部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35386人死亡
- 庆巴西首家孔院成立15周年 第八届圣保罗中国电影展启幕
- 发展对华关系不应盲从美国
- 冷空气深入华南致大幅降温 台风“万宜”携风雨来袭
- 几内亚发生球迷冲突和球场踩踏事件 已致约50人死亡
- 广佛东环城际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 赵波:中国经济提高潜在增长率关键在寻找新动力
- 朝鲜授予普京金日成勋章 金正恩亲自授勋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 2023长沙国际车展“吸金”超50亿元
- 日本将开启第八轮核污染水排海 排放量约7800吨
- “强国同行 ‘益’起成长”公益行:向积石山震区学校捐赠
-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初步推测为汉桓帝陵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供水600亿立方米
- “老公姐”陈丽君邀游客“五一”杭州City Walk 寻“杭州之光”
- 2024暑期档电影票房破100亿
- 兰石“智”造何以站稳国际市场?
- 沈阳迎来第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热门推荐
-
- 司机恶意刷单“薅羊毛”获刑
- 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金义综保区有何不同
- 开拓发展新思路 专家学者山西聚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中山大学开放社会公众预约参观渠道
- 美加紧拉拢地区国家 搞阵营对抗为害亚太
- 伊朗最高领袖: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地区问题的根源
- 故乡纪念陆游诞辰898周年:以诗为媒演绎“放翁归来”
- 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日政客不仁不义
- 太原机场冬航季将运营客运航线86条、货运航线4条
- 通讯丨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中巴经济合作水平
- 王兴亮:北斗应用实现两项新技术突破
- 青年社会学者调研北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提五项改善建议
- 大学科技园如何推进企业合作共赢?串珠成链+补链、强链、延链
- 辽宁省博士后招收规模稳步扩大 博士后“天团”携31个项目出征国赛
- 纪念袁雪芬诞辰100周年 后人谈越剧改革“再出发”
- 游客少,知名度低,但这里是真正的奇观
- 从“双11”看中国经济活力
- “校”“园”合作 共护青海首个国家级高寒湿地公园生态之美
- 香港乐团在 “世界音乐之都”哈尔滨奏响粤乐名家曲
- 国际识局:四大关键问题梳理伊以恩怨!中东紧张局势会升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