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吃烧烤?博物馆里的文物告诉你
“肉串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
老祖宗们也这么吃烧烤吗?博物馆里的文物告诉你
淄博烧烤火出圈。在烧得通红的火炉上放上一把子肉串,再整一把灵魂孜然辣椒面,小饼一卷,大呼过瘾。如今烧烤遍布全国,还有不少地方发展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烤串品类:西北派粗犷风的新疆红柳烤肉、东北派海陆都吃的锦州烧烤、西南派啥都能烤的云南烧烤、东南派精致海鲜的广东烧烤……当然,还有烧烤发源地之一的徐州烧烤。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怎么撸串儿?博物馆里的文物告诉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汉画像石记录 徐州先民们是这样撸串儿的
要看徐州先民们怎么吃烧烤,那还得去一趟徐州博物馆,这座城市打汉代就有了烧烤“三件套”,老祖宗们“十个腰子十个球,大呼辣椒大呼油”豪迈派烧烤风格也延续至今。但是古人吃烧烤的场景到底是怎样的呢?图像记录就藏在徐州的汉画像石中。
徐州博物馆汉画馆办公室副主任陈钊告诉记者,在徐州博物馆的主陈列楼中就有个“烤盆”,其用途推测除了烤火取暖外,也是烤肉用具,主陈列楼中还有一块包含烧烤内容的汉画像石,在汉画馆内还有四块画像石也描绘了古人吃烤肉的场面。
最典型的、存有烧烤饮食记录的是一块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石,这块画像石出土于铜山汉王东沿村,高78cm,宽70cm,厚25cm,使用的是平面剔地浅浮雕的技法雕刻。画面一共分为三层,最上面一层刻有两个人,位于中间的人手持一把长刀,正在案上切肉,右边的人一手持便面煽火,一手持烤串在做烧烤,左上角悬挂一些肉类食物,最左侧有一只被捆住四蹄等待宰杀的羊;中间一层也有两人,左边一人坐在炉灶前,右边一人站在水井前汲水,画面上还有一些耳杯等器物;最下面一层为车马出行的场面。在这块汉画像石中我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和咱们如今吃烤肉差不多,羊肉是上烤炉的最佳选择之一,画中的人将肉切块,串在签上,然后放在火上烤,和如今咱们的吃法大差不离的。
虽然烹饪的方式差不多,但我们如果真的穿越回了汉代,恐怕也还吃不惯汉代版的烤串,陈钊介绍,和现代相比,汉代的烹饪方式已经和现代基本差不多了,但口味和今天不太一样,从考古和文献资料来看,主要是没有现在那么多香料,“因为当时西域引进的香料还没有普及全国。比如说煮肉,就是煮白条肉,然后蘸酱吃。我推测烤肉也类似,烤好的肉蘸酱吃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在徐州还出土过肉酱、马蹄酱等。”现在吃烤肉也有蘸酱的吃法,但在食材处理中香料必不可少,尤其是来自西域的孜然,汉代人的烤肉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或许下回吃烤肉的时候,不撒香料吃吃看就知道了。
烤串儿小史 一串美味的烧烤是怎么来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徐州并不能称之为烧烤的起源地,而应该称之为最早开始记录烧烤这种饮食的地方。以火烤肉至熟,这是人类最早、最原始的熟食烹饪方式,烧烤也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美食之一,用火烧烤加工食物的方式也是古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生活的标志之一。考古发现,早在6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遗址中就发现过不少被火烧过的动物骨头遗存,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嘉兴马家浜文化遗址中还出土过陶制长条形烧火架,其功能就被推测为类似于今天使用的烧烤架。
到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资料的丰富,烧烤的方法也开始升级,烤肉有了专门的称法“炙”,《礼记》记载:“炙,贯之火上也。”也就是把肉串起来放在火上烧。不过那时候的烧烤是贵族专供,也是祭祀用品,比如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曾出土过一件烧烤器,由上盘下炉组成,炉作浅盘形,敞口平底,下有三足,出土时炉内尚有十几块未烧过的木炭,曾侯乙的日常菜谱中多半也有烤肉这么一道菜。
汉代起烧烤才真正作为一种美食普及开来,据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后,“常以烧烤鹿肝生肚下酒”,比如在马王堆汉墓中,辛追墓出土的云纹漆案上就放置着饮酒的漆卮和漆耳杯、五个盛装食物的小漆盘还有竹筷,出土的辛追家食谱里也记载有牛炙、牛劦炙、豕炙、鹿炙、炙鸡、烤鲫鱼等烧烤美食。宁夏中卫常乐汉墓还曾出土过汉代的羊肉串,棺前的漆盒里还发现了三个类似“饼”的谷物制品,该墓中还出土了一册墨书,上面写着“闾丘入厨十枚”,注明这些东西是一个叫闾丘的人送给墓主人的祭品,这么来看,烤串配小饼的吃法没准汉代就已经有了。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烧烤还不是如今的街头美食,只有贵族才实现了“烧烤自由”。 东汉晚期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就刻画了当时贵族的后厨是怎么做烧烤的:两个仆人在烤炉前,一个人拿着用签子串好的肉,一个人拿着扇子控制火候,这不就妥妥的大排档场景吗?
可以发现,从汉代起,烧烤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烧烤食材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不单单是简单的牛肉、羊肉了,还出现了烤鱼、烤兔子等。据陈钊介绍,在汉代,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是汉代饮食变得丰富的物质基础,仅以徐州出土的汉墓文物和汉画像石记载来看,汉代已经有了稻米、小麦、谷子、高粱等主食作物,猪、牛、羊、鸡、鸭、鹅、鱼也是样样不缺,调味品制作技艺也有了很大进步,比如豆酱、麦酱、虾酱、胡椒、麻油等,还有了米酒、葡萄酒等饮品。
从一种宗教祭祀食品到贵族阶层的专属美食再到街巷中的烟火气,一串烧烤串起了千年沉淀的饮食文明,一手撸串一手酒,吃的是烧烤的焦香,品的是历史的厚重。(沈昭 扬子晚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万盛苗族踩山会开幕 笙歌苗舞演绎民俗风情
-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二十一期)国债(1年期)
- 3000元包出国打工赚高薪?多名农民工被骗
- 加拿大政府公布新财年预算案 预估赤字规模扩大
- 1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1.1%
- “以价换量”加速去化 南京甲级办公楼酝酿复苏
- 生动展示年轻人情感体验 这五部剧本讲了啥故事?
- 重庆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2027年新建1个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 传承60年现代冰雪文化
- 中国代表80国作共同发言 就人工智能促进儿童权利提三点主张
- 青海集中开工9个交通重点项目 总投资320亿元
- 南非警方射杀9名犯罪分子 警察部长称打击犯罪必须敢于出手
- 科普时间|三伏天开启,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如何防晒?
- 28岁女子被高空抛砖砸中离世,亲属:嫌疑人涉故意杀人罪被批捕
- 福建艺术节持续火热 “艺术+”带动文旅“热”
- 澜沧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 发布黄色预警
- 今年国庆黄金周广铁预计发送旅客2450万人次
- 科技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 《繁花》用上海往事呈现90年代百态
- 一名女兵的心声:把奋斗写进青春里
- 热门推荐
-
- 21国媒体人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感受真实新疆
- 市场信心完全恢复尚需时间 后续政策值得期待
- 辽宁省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
- 俄一架苏-34战机坠毁 机组人员弹射逃生获救
- 澳大利亚悉尼当代弦乐班举行开学典礼
- 透过多维度数据看活力 中国经济“争春夺秒”向“新”奋进
- 垃圾分类切勿流于形式
- 新漫评:移民儿童形如“奴隶” 美国“人权黑洞”再扩大
- 首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成立
- 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举行 多方对话献计西部旅游发展
- 官方:拟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
- 第三届长白山粉雪节开幕 打造“中国最美雪山”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边境旗县联动护边 北疆生态绿富同兴
- 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满月 跨国航线增加旅行产品更丰富
- 外眼看三中全会|爱普生(中国)总裁: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澎湃动力
- 一片湿地:圆了生态、安居两个梦
- 专家学者:闽台批信是“两岸一家亲”的历史明证
- 福建旅游交易会福州开幕 近500家参展商参与
- 交响诗剧《嘉书·2963》首发 献礼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
- 北京地铁昌平线事故初步原因公布 515人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