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一波三折的农田改造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剩下的大部分都分布在丘陵山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去年3月,《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节目,叫《高丰村的新农事》,讲的是湖南汨罗市高丰村发动社会资本,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的事。高丰村“小田变大田”,村民尝到了甜头。这个事在当地影响挺大。今年春耕,汨罗准备在全市推开6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高丰村旁边的石桥村积极参与,还引来了外地的种粮大户。记者调查发现,石桥村要改田,困难并不小。
记者来到石桥村时,种粮大户潘宝童正带领几位村民忙着抢修育秧棚,前几天这里下了一场暴雨,将刚刚搭起来不久的育秧棚砸坏了不少。
潘宝童来自江苏,身后是一个职业农民团队。他们千里迢迢来石桥村包地,看中的是当地五年免租的优惠条件。
五年免租是有条件的,潘宝童他们必须先投资改田。去年,旁边的高丰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资金缺口。改田后,高丰村增加了322亩的种植面积,早稻和晚稻,两季亩均增产375斤。高丰村改得不错,石桥村也动了心。今年,村集体整体流转了全村3876亩农田,经过考察,他们从外地请来了潘宝童和他的团队,和石桥村的一位村民共同成立合作社,以每亩1400元的标准,总投资近600万元进行改田种植。
投资主要用在改田上,石桥村过去的耕地全是丘陵地区的小碎田,潘宝童和他的团队在石桥村改田,要适应的不仅是和江苏不同的天气,还有新发布的农田改造标准。去年10月,农业农村部牵头修订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对沟渠、道路建设等有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标准。
湖南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亚运:“现在大面积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一整套规范化操作流程,包括耕地耕作层的剥离、保护,都有严格的规定,必须要按照这个规定来实施。”
耕作层剥离指的是为保护地力在平整田地时要先剥离表土,平整完成后,再把表土均匀铺回去。标准提高对耕种是好事,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投资加大。
潘宝童一算账,每亩1400元根本打不住,这下他有点不乐意了:“因为我自己花钱,我整田,怎么整是我的事情,我就是不推耕作层,年收成不好,亏的是我的,又不是政府亏。”
潘宝童的意见农业部门也不是不知道。过去,当地主要是按照政府主导的模式,由国家按照每亩1600元的标准修建,可是在汨罗这样的丘陵地区,这些资金修完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后就所剩无几,很难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完成农田改造。
胡亚运:“过去因为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比较少,像湖南就是1600块钱一亩,如果建设高标准农田,达到国家标准资金还是不够的。”
现在,一方面国家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新标准;另一方面去年高丰村自发改田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社会资本的力量,如果把两种方式合二为一,国家投资加上社会资本投入,不仅能够提高改田的标准,还能让职业农民成为改田的主体,实现“谁改、谁种、谁管护”。
胡亚运:“谁改谁种谁管护,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实施过程中质量能够达到政策的需要,也能够更保证工程质量,解决了谁来种的问题、谁来管护的问题。”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省里的支持。湖南省专门出台了有关文件,既明确了改田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亩均投资不得少于3000元,又考虑到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建成通过验收后予以每亩1600元的财政补贴。潘宝童他们仔细算了账,觉得不亏,这事可行,标准问题得以统一,改田继续进行。
改田带来的成就感没高兴几天,第二个问题马上浮出了水面。因为预算从1400元每亩变成了3000元每亩,翻了一倍多。尽管政府承诺补贴1600元每亩,但是这要等工程完工验收才能给付到位。现在的问题是,田改好了,买农资和育秧苗的钱没有了。
资金缺口算下来有五百万元,几个外来大户又想办法凑出三百万,剩下的实在凑不出来了,只能贷款。可是,现在一般的信用贷额度都不大,解决不了问题。就在火烧眉毛的时候,村支书了解到,去年,湖南省推出了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创新试点,汨罗是8个试点市县之一。按照试点要求,只要全体村民同意,合作社就可以用土地经营权做质押向金融机构去申请贴息贷款。农时不等人,村干部赶紧挨家挨户做工作。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村两委提出,将贷款资金放在合作社的账户里,用途只能用来购买农资。经解释沟通,全村3000多户村民终于签字同意了这笔贷款。最终,汨罗农商银行给石桥村的合作社批贷200万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中旬,针对新开展的农村产权贷款试点,汨罗的金融机构总共发放了8笔贷款,共743万元,这相对于全市今年6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近1.9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来说,量并不算大。当地农商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其实很希望扩展这方面的业务,但是风险防范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说一旦发生贷款违约,银行对质押的土地经营权如何处理目前还是一个盲区。
汨罗农商行虽然批了贷款,但要扩大这个业务也有点不踏实,希望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也能跟上。好不容易,资金周转的问题得以解决,很快又一个问题出现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第三个问题竟然出在一根小小的电杆上。石桥村过去是零碎小田,各家通信运营商的弱电电杆和电线是沿着过去的田埂来排布的,高度也不高,现在小碎田改成了大田,问题就来了。
潘宝童:“这个是迫在眉睫的,早期稻如果现在放水,旋耕机旋地的时候,这些电杆是百分之百会倒的,如果一旦砸到人了这不是小事情,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不仅危险,这些杵在农田里的弱电电杆对农机设备、无人机喷防等都会形成障碍,耕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不仅仅是石桥村,汨罗全市今年要改造6万亩农田,当地进行了排查,需要搬迁的弱电电杆就有5500多根,其中超过50%的产权属于中国电信,他们算了笔账,如果要一次性改造到位,仅电信一家所需的费用就超过千万元。
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合理布设弱电工程”。而在湖南省制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中并没有包含这笔费用。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个缺口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存在。汨罗这5000多根电杆搬迁的问题,协商会议开到了省里。
湖南汨罗市工信局局长汪望三:“按本身产权是他们运营商的,搞数字乡村建设也有这个需求,所以他们应该还是承担费用的大头;第二,农业部门当时做这个方案的时候,我们建议在后续政策完善中列入成本,地方财政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是设一点点奖补资金,这就是三赢的事。”
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几家通信运营商先期筹集经费对15个示范村涉及到的电杆进行更新、挪移,政府再给予20%左右的奖补,矛盾得以初步解决。这个春天,石桥村的改田真是一波三折。新标准如何实施、贷款服务如何打通、弱电改造如何配套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在石桥村暂时得到了解决,但是要在更多地方、更大面积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还需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更多的种粮大户带社会资本入场,让资本赚钱,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眼下,石桥村的改田工程逐步收尾,改造后的农田平展宽阔,今年的收成如何,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对于外来大户来说,在石桥村的耕种才刚刚开始。虽然不知道还会碰上什么困难,但是田改好了,就有了丰收的希望。
石桥村的“小田改大田”,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改田这个“硬骨头”有多难啃。说是改田,但却涉及方方面面的事。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务实推进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各项标准和政策,让农田由“小”变“大”,吸引更多的能人大户投入到粮食种植,才能为实现农业强国、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进博会)前瞻|从进博看上海: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 为何近年来极端性降雨不再罕见?如何提前防范?专家分析
- 春节档呈现“观影热”,多部新片上映“加量不加价”
- 国之重器“天骅”船完成限高改造 首次进入内河施工
- 田畴沃野写初心
- “新中式”出圈背后:那些“披床单扮公主”的小女孩长大了
- 青海高原女法官吉毛先:“百案能手”丹心正天平
- 广东已投40.7亿元开展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
- 野生菌物种有多丰富?(把自然讲给你听)
- 鲁迅收藏黄河流域石刻拓片郑州展出
- 冬季世界杯,能饮一杯无
- 山西脱水红薯首次出口 运往美国
- 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 中使馆提醒国内人员暂勿来乌!
- “世界的纽带——中法艺术百年大师特展”山西太原展出
- 十年来江西年度旅游总收入增至9668亿元
- 西媒:乌克兰加入欧盟“长路漫漫”
- 中尼人文交流合作蓬勃发展(国际视点)
- 博物致知|小镇“双博” 把世界装进水乡橱窗里
- 三江源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地面基准站建设完成
- 护航高考 | 云南省公安厅为考生开“绿灯”!
- 热门推荐
-
- 青海黄南州成立70周年:生态底色更加亮丽,文旅成富民产业
- 中秋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1187.9万人次 同比增长48.9%
- 美国洛杉矶山火已致7人死亡
- 天文大潮+寒潮大风为何会加剧咸潮
- “中俄商务对话”活动在莫斯科举行
- (乡村行 看振兴)古窑古酒古村落 浙江婺城乡村愈显年轻活力
- 主要产油国宣布延长自愿减产措施至12月底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160周年:在人道之路上笃行不怠
- 勇救“落水者”的夜跑者:凡人善举传递温暖之光
- 抢天夺时战“三夏” 天津麦收进入关键阶段
- 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越来越多“宝藏县城”缘何上了旅游热榜
- 商务部:正加快制定出台全国版和自贸区版跨境服贸负面清单
- 久违了 A股港股全线“飘红” 两市成交额突破9000亿元
- 临夏有约:为花儿立法推动保护与传承
-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在广州启用
- 美国一充气城堡被大风吹上天 致五岁男童死亡
- 民营经济如何拼出“新”活力?这个侨乡里有答案
- 夏商考古新进展添彩“考古中国”
- 聚焦具身大模型等赛道 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在北京启动
- 【中国那些事儿】加纳学者:中非合作打造双赢关系 多元发展赋能非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