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呈现“观影热”,多部新片上映“加量不加价”
开卷语:
兔年春节,京城文化市场火爆:电影票房持续大涨、各种展览开门迎客、多部国剧收视率激增、各类大戏舞台争春……让北京老百姓真真正正地过了一次文化大年。
除了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系列刺激政策以及老百姓过年对文化娱乐的刚性需求以外,京城文化年迅速走红还有什么原因呢?对于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市场弄潮者来说,机会来了,他们又是否做好了准备呢?
为此,北京青年报推出“春节艺齐赏之京城文化年为何这样红”系列报道,从不同领域入手来分析其中的必然。
“北京出品”表现亮眼 春节档呈现“观影热”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月23日20时54分,2023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8亿,六部已上映新片票房全部破亿, 而大年初三上映的《中国乒乓》点映及预售已经突破2000万。
大年初一春节档的影片有4部真人电影——《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交换人生》,以及2部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和《深海》,这些作品可谓是“神仙打架”,让很多观众觉得有点“选择困难”。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新片上映首日票房达13.49亿,放映总场次44.6万,观影总人次2533.7万。
六部已经上映的影片展开了激烈角逐,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流浪地球2》成为今年春节档新片上映首日票房冠军,单日票房4.76亿;《满江红》紧随其后,单日票房4.02亿;第三名为《无名》,单日票房1.3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表现出色的《流浪地球2》《满江红》都是北京出品,而另一部北京出品的动画电影《深海》由《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及幕后1478位中国动画人历时七年筹制,独步世界的“粒子水墨”使得影片呈现出前所未见的视效奇观和美学风格,加之温暖的治愈态度,让观众深为感动,使得该片成为春节档的口碑之作,后期表现值得期待。
纵观今年春节档,影片质量上乘、类型丰富,故事题材多样。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春节档这个良好的开头有望引领全年的电影市场重回疫情前的繁荣发展,带动上游制片端到影院放映终端产业全链路恢复信心。陈晋表示,大年初一,大盘票房已经恢复至去年大年初一的93%,平均票价也从去年大年初一的56.1元下降到53.2元,下调了2.9元。今年大年初一场均人次更是从2022年的46人/场大幅提升至57人/场,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快速回暖,有票房收入的营业影院达到11469家,数量恢复至去年大年初一的97%;另一方面,有《流浪地球2》、《满江红》这样的高口碑之作带动市场,考虑到今年春节档影片平均片长达到史无前例的130分钟,而票价却是从2016年以来首次下跌,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加量不加价”。
文/本报记者 肖扬
《流浪地球2》上映后收获不俗口碑
郭帆:中国科幻片最好的时代开始了
《流浪地球2》大年初一上映,收获不俗口碑,票房也在当日位列榜首。其实,直到电影上映前一周,郭帆还在忙于对影片做最后的修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拍摄期间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同时,他还表示,“科幻片是需要国家实力作为背书的。”
将科幻拍成未来的历史
2019年,《流浪地球》用热血与感动点燃了春节档观众的热情。经历四年筹备拍摄,《流浪地球2》集结原班人马升级归来,影片围绕《流浪地球》前传展开,讲述了危机刚刚降临,地球开始“流浪”之前,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万座行星发动机正在建造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
对于《流浪地球2》为何以前传的方式展开,郭帆解释说 ,首先是《流浪地球》中展示世界观的篇幅很少,“我特别想通过前传的方式拓展世界观。”第二个原因是希望吴京能够回归《流浪地球2》。第三,写后传的话,剧本在推进到2500年的旅途中时,很难营造剧情冲突。所以综合考虑,决定拍前传。
从故事层面上来看,《流浪地球2》有了更多表达,在科幻的文本创作上尝试性地往前一步。郭帆解释说:“作为科幻片,《流浪地球2》的母题讲的是人与科技的关系。在看完《流浪地球》后,我也曾和刘慈欣交流,大刘老师告诉我,他心目中科幻片的理想样貌应该像纪录片那样,科幻片拍成未来的历史,那么科幻片对于我们来讲会更有意义。所以,拍成未来的纪录片和未来的历史,就成为了我们整个剧组为之努力的目标。”
元宇宙、人工智能……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活在虚拟世界中,郭帆笑说,“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然被各种虚拟的、数字的技术包围了,你有没有想过,当虚拟到什么程度时候,我们会脱离现实世界?如果别人定义的‘人’和我们定义的不一样,那‘人’对于我们来讲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思考可能都会放到故事创作中去。”
不是从1到2,而是从0开始
《流浪地球2》在《流浪地球》的基础之上制作全面升级,更多想象中的视觉奇观被一一实现。宇宙级高速公路太空电梯穿越天际,连接地球与宇宙;前作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星发动机经过团队全方位优化,更具恢弘气势。与“大”相对的是团队对于“小”的展现,极其精细的道具细节与设计工艺令人惊叹。团队设计制作的改良宇航服更具质感,首次出现的重达80余斤的潜水服也让水下探秘情节更好地呈现。还有人工智能机械狗笨笨、彰显中国设计灵感的门框机器人……都将观众置身于真实的科幻世界中。
郭帆导演与幕后团队搭建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团队共绘制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作超过6000镜视效镜头以及95000件道具、服装制作。剧组有1189位拍摄期间常驻工作人员,超过22000位参演群众演员。
谈及《流浪地球2》的技术升级,郭帆说:“我们不是从1到2,而是从0开始,拍第一部是开始 ,第二部是干着干着又变成重新开始,因为当你走出了一小步的时候,你会发现为了完善这个一小步,需要有大量新的东西介入进来。于是,我们又开始了不断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变成了从零开始。”
与好莱坞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
作为科幻片,视效必然是需要被考量的重要因素。郭帆认为好莱坞的导演和特效团队也有等级之分,“在我看来主要分成两类:詹姆斯·卡梅隆以及其他。我们与《阿凡达2》相比,还有二三十年的差距。差距主要是技术上的,渲染引擎不是一个代际。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差距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缩小。我最骄傲的是第一集留下的技术遗产,举个例子,宇航服道具我们在《流浪地球》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到了第二集我们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可以说,新技术的创新和组合可以带来电影工业的进步。”
科幻片需要国家实力作为背书
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郭帆表示,对于四年间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感到非常欣慰。
郭帆认为科幻片制作上的“难”,不光是在技术层面上,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科幻片是需要国家实力作为背书的,“现在电影里出现中国航天员和中国空间站的时候,观众们是可以有共鸣感的,这跟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都有关系。”
郭帆认为,美国好莱坞为什么能拍出那么多科幻类型片?是因为这些影片出现于美国国力腾飞的时候,“它的实力为它的科幻片背书。现在,我们中国电影人也迎来了这样的机会。可以说,中国科幻片最好的时代开始了。”
文/本报记者 肖扬 实习生 刘宇
《深海》导演:创新为故事,审美不为潮流
七年之前,一部《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在此之后导演田晓鹏却几近销声匿迹,直到今年春节档携打磨七年的圆梦之作《深海》再度回到公众视野。影片公映前夕,田晓鹏分享了影片的创作过程。
田晓鹏更希望以创新为创作驱动力讲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最起码从表现形式上来说要做一个不一样的海,不是传统的、物理意义的大海,所以我就在找什么样的海洋是可以承载这种新奇感和奇幻感。”
而颠覆流行审美潮流的惊艳用色,核心出发点依然是为故事、角色和情感服务:“今天你们看到的这个五色斑斓的海水,跟故事的主题有很重要的关联,它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创造的世界,所以她会过分地把这个世界用她的脑海去加工。”虽然时尚潮流更青睐低饱和度的高级感,但是在田晓鹏看来,“我们这个片子审美的高度一定是为故事服务,它想表达的就是梦中极致的灿烂和灰暗的强烈反差。”
对于引发影迷广泛讨论的技术创新“粒子水墨”,田晓鹏依然坚持适用和服务主题的理念:“实际上,它依然是为故事服务的,我希望让大家看到这些五色斑斓的东西是流淌的,有变化的,海洋世界包括主角都是有生命力的。”
文/本报记者 肖扬
《无名》王一博:扛打扛揍抗压力
电影《无名》于大年初一上映,主演之一的王一博说:“希望大家多多去看《无名》,不喜欢我的人可以去看我挨打,喜欢我的人可以去看我这一次的表演。”
《无名》聚焦波谲云诡的隐蔽战线,讲述了地下工作者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出情报,用生命与热血保卫祖国的故事。影片由程耳编剧并执导,梁朝伟、王一博领衔主演,周迅、黄磊特别出演,森博之、大鹏、王传君、江疏影、张婧仪主演。
对于演员的挑选,程耳看重的是演员身上要有独特的气质,第二是符合电影拍摄城市的设定。王一博是程耳最初的选择,也是最终的选择,“不二人选”。
程耳夸王一博非常谦逊,而且沉稳得超越了他的年纪,“对于导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需要演员完全投入到拍戏中,不要被额外的东西干扰,我觉得一博在这一点上确实做到了。”
王一博坦言在《无名》剧组,“是我从出道到现在,或者说是我人生中压力最大的一次。”尤其是知道会和梁朝伟有很多对手戏,就很紧张。这种压力一直持续到拍摄结束,“压力一直都在,其实这个压力是能帮助到我在这个角色身上的。”
每次拍完戏,王一博还会认真看回放,“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拍摄,我们要早上拍抬人的那场戏,导演给我看了一个在拍那场戏之前的画面,是非常远的一个镜头,几个人冲出去开枪,被击倒躺下,那个画面非常像纪录片,让我印象很深,之后再去看监视器的时候,会更加在意自己的表演去怎么调整。”
文/本报记者 肖扬 本版统筹/满羿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普京:俄罗斯正加速摆脱对西方技术依赖
- 2024第十届欧洲论坛在巴黎举办 聚焦“创新与共赢”
- (经济观察)如何为科技创新引来更多“活水”?股权投资发挥重要“催化”作用
- 社会各界送别在舒兰抗洪抢险中牺牲的烈士
-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将人工智能红线作为社会风险共同应对
- 湖南重点实施四大行动推动“以旧换新”
- 高空抛物图省事 刑事责任躲不掉
- 加拿大邮政大罢工持续逾一个月后暂告结束
- 河北雄安新区行政区划代码正式用于户籍管理工作
- “组建锅包肉办公室”希望不只是个噱头
-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启动: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再保险功能区
- 中美青少年共度七夕:友谊和理解将跨越差异
- 脑洞大立意深 跨时空追凶的《太阳星辰》为何开播就火
- 老总理他信流亡归来之日,泰国终于选出了新总理
- 中澳学者、艺术家及心理学家共同探讨艺术疗愈理论与实践
- 突发: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一员工被责令离境
- 埃塞俄比亚大使点赞中国零关税政策:为埃塞带来广阔机遇
- 解决银企“孤岛效应” 重庆气候投融资“碳”寻先机
- 以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新知)
- 加油站加个油 熟食、蔬菜顺便都买了
- 热门推荐
-
- 朱太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问题如何解决?
- 新疆各口岸2024年人员往来和跨境运输破纪录
- 中企参与投建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在印尼投产
- 6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大运会供电进入赛时保障阶段
- (经济观察)小米造车,前景几何?
- 渝万高铁六子堡隧道顺利贯通
- 广东茂名警方破获一起家族式“网络水军”案
- 拜登紧急下令,美军空袭伊拉克境内伊朗支持的目标
- 又到食菌季了!“防中毒”指南了解一下
- 报告显示年轻人成防晒消费主力军 个性化防晒成趋势
- 美媒称拜登支持荷兰首相任北约秘书长
- 特朗普发文称自己将被捕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法国
- 马来西亚企业考察吉林促农业合作
- 贝壳宣布“一体三翼”战略升级及组织调整
- 两岸信众福建共祭妈祖 台青互动话融合
- 作家王树增推出十年心血《天著春秋》着墨中国古代战争
- 央行开展41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研究:美国半导体行业2030年或将面临严重劳动力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