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压塌牛棚,山西和顺消防员救出58头牛
消防员合力清除垮塌后的顶棚。 赵煜松 摄
中新网晋中4月25日电 (陆祁国 赵煜松)30厘米厚的积雪压塌了500多平方米的牛棚,58头牛被困。4月24日,山西晋中和顺县消防救援大队多名消防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合力救援,将58头牛全部救出。
被积雪压塌的牛棚位于和顺县青城镇土岭村。和顺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经侦察发现,这个500多平方米的牛棚系钢架结构,棚顶积雪厚度约30厘米。被困的58头牛里面,其中10头没有被埋压,只是被困于一些杂物后侧。
“牛向东、柳俊伟,你俩带领第一组人员,立即铲除垮塌牛棚顶上的积雪;周正、张宴铭,你俩带领第二组人员,利用无齿锯、消防锤和手动破拆工具组等救援设备,对垮塌的顶棚进行破拆。”了解情况后,指挥员王志浩下达救援指令。
第一组救援人员首先将杂物进行转移,把10头没有受伤的牛解救并引导至安全区域。随后,第二组救援人员利用无齿锯对垮塌牛棚的钢架进行破拆,又有20头牛得以脱困。
难度较大的救援是对被困严重的大牛进行解救。由于牛棚垮塌后砸在一些牛的身上,而且牛的体形很大,如果想要将剩余的牛救出,就必须对顶棚和钢架进行大面积破拆。
此时,两组救援人员形成合力。第一组消防员在前边清理顶棚积雪,第二组消防员利用无齿锯对顶棚进行横向破拆,并专门安排两名人员对固定钢架和顶棚的铆钉进行拆除。对于已经拆除的顶棚,消防员立即进行转移,便于清楚地看到牛的具体被困位置。
压在牛身上的第一层顶棚被清除后,消防员发现还有钢架压在牛身上,遂对钢架进行切割转移。由于切割产生的噪音较大,为防牛受惊伤到消防员,养牛场工作人员将牛头牢牢按住。很快,第一头牛被救出。
按上述方法,消防员反复操作。两个多小时后,剩余的牛被全部救出。经确认,58头牛全部救出,其中9头牛受伤,3头救出时已死亡。
“天气这么冷,路上雪这么厚,路又远,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我就是靠养牛为生的,如果不是你们帮忙,这次损失就太大了。”救援结束,养牛场负责人对消防员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官方发文提升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
- 和评理 | 美国夺“芯”有多“low”?
- 宁波舟山港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8%
- 《三悦》导演李漠:用平静的心态谈论“生死”
- 2023北京书市启幕 “老”书市迎来“新”体验
- 塞纳河左岸,有座“中国文化客厅”
- 印度发生“本世纪最严重列车相撞事故” 已致数百人死伤
- 如何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 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致阅读困难,检察机关督促适老化改造
- 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70.9 同比提升37.8%
- 拜登承认辩论表现不佳 但誓言击败特朗普
- 迎“新”扩“圈” 交通运输成绩亮眼
- 木兰陂修建960周年 新歌《情义木兰》首发
- 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 打造商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载体
- 俄战机黑海上空拦截美军无人侦察机
- 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厦门举行 十大法律服务产品正式发布
- 转移安置、调运物资、打通通道……子弟兵持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
- 甘川陕毗邻地区文旅之花“瓣瓣同心” 携手共推环线“出圈”
- 四川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涉及这些地区
- 给班主任们写感谢信 这位校长一写就八年
- 热门推荐
-
- 纪录片《坚毅之旅》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 日本对四名以色列定居者实施制裁
- 兴业银行28条举措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走进城头山遗址,触摸“早期中国”最真实的模样
- 今年前10月北京财政收入5529.4亿元 优先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 日本宣布参加2032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竞选
- 江苏省消保委公开约谈多家文娱演出经营主体
- 河北216个水毁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
- 巴拿马法院裁定加拿大知名矿企旗下铜矿合同违宪
- 手足口病在日本快速扩散 全国范围“拉响警报”
- 俄媒:普京表示已签令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
- 智能化助力 广西高质量端稳端牢百姓“肉盘子”
- 上海民盟盟员医生“援藏记”:在“世界屋脊”护航生命
- 外资企业参展进博会热度不减:中国市场仍至关重要
- 把博物馆“带回家” 数字化+文创让山西文物“活”起来
- “Z世代”追逐旅游氛围感 搁浅巨轮意外“出片”
- 煤炭码头变身“绿色智慧”港口
- 专家:2023年或成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 台风“普拉桑”即将登陆我国 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
- 浙江轨道“心脏”守护者:爬坡过坎 护航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