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类何时适应沙漠环境?国际最新研究称至少在120万年前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演化论文认为,作为早期人类,直立人至少在120万年前就能在类似沙漠的环境中生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人类的沙漠环境行为适应,包括在几千年里反复回到特定河流和池塘寻求淡水,以及开发出专用工具。论文作者称,这种适应能力可能导致了直立人地理活动范围的扩张。
该论文介绍,早期古人类获得在极端环境(如沙漠和雨林)下生存能力的时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之前的研究一再发现,只有智人才能适应这类环境。
为厘清这一时间问题,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质人类学研究所的Julio Mercader、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Paul Durkin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一处关键的早期古人类考古遗址,采集了考古学、地质学和古气候学数据,他们研究发现,在120万到100万年前,该遗址所在地区一直是半沙漠环境,并有独特的植物生命存在。
考古学数据还显示,该遗址区域的直立人种群在这段时期里适应了这种环境,他们反复回到池塘这类有淡水的地区生活,并发明了专用的石制工具,包括刮削器和有凹口的工具(名为锯齿刃器)等,这些工具可能用来提高宰割效率。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共同表明,直立人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比之前认为的更强。这一研究结果反驳了之前“只有智人能适应极端的生态系统”的假说,并且认为,直立人可能是一个能适应非洲和欧亚大陆各种地形的泛化人种。(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就南非要求以色列停止进攻加沙 国际法院将作出裁决
- 伊朗情报部公布克尔曼恐袭事件初步调查结果
- “来上海看美展” 2021年上海美术馆全年接待观众621万人次
- 济南公安出台28项新措施 护航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面对“我就是违法”,劳动法亟须“长出牙齿”
- TVB监制陈维冠:翻拍“鹿鼎记”要有新奇感
- 中国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小麦抢收 应对北方部分地区“烂场雨”
- 冷空气持续影响广东 或将有台风生成
- 南非:厄尔尼诺引发的旱情对该国农业影响巨大
- 墨西哥南部一地发现19具遗体 当局:疑因贩毒集团冲突死亡
- 塔吉克斯坦暴雨致13人死亡
- 中英/北爱教育合作论坛举行 中国驻英大使发表演讲
- 俄2024年秋季征兵结束 13.3万人应征入伍
- 天气暖和了,过敏的人为啥也多了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向乌提供战机是不可接受的局势升级 德将“对等”回应俄限制德驻俄机构人数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高安:做好腐竹产业文章 走好产业振兴之路
- 走近福建非遗:探访山海间的非遗传承
- 普京:将批准新版俄罗斯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 43岁加密货币初创公司高管、Cash App创始人被刺身亡
- 湖南20年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办理重点民生实事220件
- 热门推荐
-
- 银川警方打掉宁夏首个利用石油卡为诈骗分子“洗钱”的犯罪团伙
- 伊朗海军向进入波斯湾的美国航母打击群发出警告
- 寒潮导致广西37条线路覆冰 电力部门开展多次融冰工作
- 厦门边检总站东渡边检站助力现代码头开辟新能源出口新航线
- 青海高原庆丰收 以“会”会友共建开放合作平台
- 李叔同歌词书法邀请展在天津开展 40余位书法名家作品向大师致敬
-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下闸首中墩上游块廊道顺利封顶
- 美方高度关注歼35A和红19亮相
- 甘肃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 多地启应急供水措施
- 广西赴穗开展招商推介 现场签约逾15亿元
- 天坛公园长廊区域恢复开放 古建彩画纹饰重现
-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提醒:登革热高发季临近,注意防范!
- PFOS淘汰记:解救被红火蚁侵害的庄稼们
- 2023年香港零售业销货价值同比升16.2%
- 日本过去一周超1万人因中暑送医 其中21人死亡
- 逛大学校园、探冰雕艺术高质量研学为寒假加分
- 开春以来广东已完成林分优化134万多亩
- 青海首座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正式下闸蓄水
- 长三角法院深化金融司法协作 共护新质生产力发展
- “北京高技能人才服务团”走进河北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