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肯合作助力肯尼亚加快发展步伐(新时代中非合作)
实施减贫惠农项目,加强数字经济合作,促进清洁能源开发——
中肯合作助力肯尼亚加快发展步伐(新时代中非合作)
“这是我们首次用中国专家教授的嫁接技术种西红柿,长势很不错。”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马坦吉提萨村,村民麦克米伦·加蒂里姆·吉托热情邀请记者到他家院子一角的温室大棚(见图一,本报记者黄炜鑫摄)参观。一排排西红柿幼苗充满生机。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的“兴农惠民伙伴行动”提出,要打造100个农业减贫示范村,向非洲国家派遣500名农业专家,培养1000名农业致富带头人。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马坦吉提萨村,感受中非农业合作与减贫成效。
“中国农业技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作为示范户,吉托已经尝到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甜头。从2023年开始,吉托试种由中肯“一带一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培育的两个粮用菜豆新品种。“菜豆是我们增加收入的主要作物。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新品种长势都很好,中国农业技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吉托说。
吉托家的仓库如今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放映室,门口挂着“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户”两块牌匾,许多当地农户来这里观看讲解农业技术的教学视频。吉托说:“看到我家种出来的菜豆颗粒饱满还能抗病害,大家都对新技术很感兴趣,越来越多农户从我们这里购买种子,试种新品种。”
同行的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园艺学副教授约书亚·奥格温诺说:“本地西红柿种植长期受青枯病困扰,常常种3年就要换新土地种植。示范村引进了中国专家教授的嫁接技术,这一难题有望解决。”
示范村建设项目中方成员、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刘玉涛告诉记者,示范村将努力构建“高校+政府+国际组织+涉农企业”的多方合作机制,形成上游中方实用“小而美”技术引进、消化、示范推广与下游农产品增值、流通的有效互动,助力肯尼亚农民实现能力提升和收入提高,为当地减贫贡献力量。
当前,肯尼亚借助中国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减贫步伐的意愿十分强烈。肯尼亚内阁首席部长兼外交和侨务部长穆达瓦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不断为非洲减贫事业提供助力,帮助非洲民众实现收入增加、民生改善的愿望。
“能够利用互联网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近年来,非洲国家普遍希望借鉴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经验。齐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Kilimall,以下简称“齐力”)是一家由中国创业团队于2014年在肯尼亚创立的电商企业。公司肯尼亚负责人李科介绍,齐力已为当地创造了近万个工作岗位,特别是为一大批肯尼亚年轻人提供了创业机遇。
走进该企业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近郊的仓库,员工们在各自工作区域紧张忙碌着,处理订单、清点货物、打包装箱有条不紊(见图二,本报记者龚鸣摄)。“在肯尼亚偏远地区,民众很难找到超市。齐力为他们提供了以实惠价格购买优质商品的平台。”齐力市场营销经理迪克森·恩甘加·姆旺吉说,由于搭建了成熟的商品质量管控和售后服务体系,肯尼亚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不断上升。
在非洲国家发展电商,物流是最主要挑战之一。“通过多年努力,齐力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公司物流经理杨妮·万吉拉·麦娜告诉记者,齐力吸引肯尼亚各地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商铺等加入物流体系,形成了1500多个商品自提点,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德斯蒙德·奥德海波在齐力平台上开网店已有5年。“上大学时,我就曾在齐力开网店。毕业后,又是齐力给我带来了机遇。目前,我的生意已经从最初销售香水,拓展到护肤品、电子产品等多种商品,还聘用了新员工。能够利用互联网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说。
用数字技术“链接”中非是齐力的一大愿景。目前,齐力助力千余家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建起了非洲第一个专业公共海外仓,海外转运商品最快当日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中。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涵盖“贸易繁荣伙伴行动”“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齐力用实际行动参与其中,正努力把在肯尼亚市场积累的成功经验应用于更多非洲国家。李科说:“我们公司有一个目标:在2044年前,赋能100万创业者,服务约10亿非洲消费者。”
“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肯尼亚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绿色发展是当前中国同非洲国家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肯尼亚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助力当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肯尼亚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从内罗毕出发,向西北方向驱车90公里左右,记者来到肯尼亚奥尔卡里亚地热发电项目一期电站。2023年8月,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对电站改造升级。
穿好防护服,跟随工作人员穿过巨大的地热蒸汽管道厂房,进入一期发电机组所在地。3台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凝汽器依次排列,它们曾是发电机组的重要部件,因年久失修早已停止工作。山东电建三公司肯尼亚地热电站项目部副经理马增玉告诉记者,改造升级完工后,电站的发电能力将大幅提升。
肯尼亚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100%清洁能源发电,届时地热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占全国发电量的60%。“中国企业在技术细节以及成本控制方面极具竞争力,项目进展十分顺利。”肯尼亚发电公司蒸汽田经理克雷蒂·博尔对记者表示。
博尔表示,除地热发电外,肯中在光伏发电、水电、风电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发展迅速,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肯尼亚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记者注意到,项目施工区内不时有长尾黑颚猴和白面狒狒出现。山东电建三公司项目综合部经理肖翠芳介绍,施工现场位于肯尼亚国家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项目部严格遵守肯尼亚环保规定,最大限度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全环节绿色施工”。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方积极助力肯方在减贫、绿色、数字、农业、工业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快发展步伐,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来肯投资兴业,为当地民众带来福祉。
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胡泽曦 龚 鸣 黄炜鑫
(本报记者高石、王迪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推进标识解析在重点行业领域贯通应用
- 冰雪旅游季开启 多地冰雪旅游项目纷纷上新
- 前8月中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逾8% “千亿房企”数量增多
- 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健康老龄化 通络养生八字经丰富老年健康教育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中国平安双轮驱动成效初现
- 辽宁本溪打造“冰雪+”场景 培育旅游消费新的增长极
- 追光动画于洲:不做社会热点,做文化精品
-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 十年磨一剑 中国专家研发新器械提升肝脏手术安全性
- 巴西2024年前三月登革热确诊及疑似病例破250万例
- 闽粤电力联网工程首次实现双向满功率送电
- 中柬企业合作打造文化艺术灯展 助力柬埔寨旅游复苏
- 2024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举行总决赛
- 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施政演说
- 专访周鸿祎:中国从互联网追随者渐成全球引领者
- (新春走基层)安徽滁州:当好企业“护航员” 跑出发展“加速度”
- 传承千年古籍 西藏博物馆推出馆藏古籍保护展
- 备战汛期 驻闽武警开展水上抢险救援集训
- 2023年中国再保合并总保费收入1768.49亿元,同比增4.2%
- 赣江观澜:回眸2024,江西民营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 热门推荐
-
- 巨头“抢滩”线上购药医保支付业务
- 复苏“春风”吹 江西全力激活文旅市场
- 江西开展赣南脐橙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专项行动 整治冒充赣南脐橙等问题
- 中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高铁开始铺轨
- 家用射频美容仪转为“械字号”产品 射频美容仪部分仍在售
- “鹊桥”飞跨海峡:两岸婚恋新图景
-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向德国各界辞行
- 海内外文旅人士福建泉州共话海丝旅游发展新模式
- 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在沪开幕
- 以色列特拉维夫爆炸事件致1死1伤 哈马斯等宣布负责
- 你只管努力追梦,剩下的交给国家!
- 耳蜗植入的最佳时机:1-2岁之间
- 广西多地仍有暴雨到大暴雨 应急响应持续生效
- 2023中韩(盐城)产业园·首尔投资合作说明会在韩举办
- 话剧《马叙伦》: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
- 首届“情融两岸·品悟天府”台胞社团领袖四川行活动启动
- “汉语盘点2023”年度字词揭晓:“振”“高质量发展”当选年度国内字词
- 国际最新研究:极危物种苏门答腊虎亟需更有力监测和针对性保护
- 工信部:1-5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43238亿元 同比增长13.3%
- “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媒体对话会哈萨克斯坦专场在阿斯塔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