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潜心研究中国经济,至今已有40余年时间,撰写了《别误读中国经济》《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等书籍,曾获得中国出版业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他创建“向中国学习”网站,向世界讲述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他是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职外籍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近日,本报在北京采访了他。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少有的”
作为国际经济研究者,罗思义对中国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当时我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是正确的,并会取得巨大成功。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他说,从那时起,他就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中国的发展抱有很高期待。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展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从曾经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伟大奇迹。“对于中国经济,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在人类历史上,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少有的。”罗思义说,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从减少贫困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成就增进了全人类的整体福祉。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罗思义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2005年,他第一次到访中国;2009年,开始在中国任教;2013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位外籍研究员。作为经济领域专家,他逐步聚焦于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体系。
“中国的经济思想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经济规律。”罗思义认为,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是中国经济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
数十年来,罗思义撰写了数百篇关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文章,出版了一系列书籍,通过多角度对比分析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特点,深入剖析中国为何能实现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引发海内外热烈反响。其中,他的代表作之一《别误读中国经济》,入选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2023年,他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中国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逐渐形成了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经验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已过古稀之年的罗思义始终坚信这一点,并孜孜不倦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今年9月,罗思义获得了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让世界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
“经济发展能够创造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人们提升幸福感,这是我研究经济学的初衷。”罗思义说,除了数据之外,他更看重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作为一名“中国通”,罗思义研究中国经济40多年,来访中国也已有19年。他认为,这几十年在中国看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中国的时代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中国的发展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
如今,乘坐高铁是中国常见的出行方式。经常往来于北京和上海之间的罗思义,深切感受到高铁带给人们的便利。“在高铁上我可以打开电脑工作、无线上网,高铁让中国各地的距离极大缩短了。”罗思义说,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之一,大规模高铁网络的建设,为民众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交通设施服务,极大助力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率很高。在各种生活场景中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给罗思义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在商店购物,我突然发现,只有自己在使用现金支付。”罗思义表示,移动支付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基础支撑,现在中国仍在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比如让电子支付变得更容易,这有助于提升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支付便利性。
近年来,面对一些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罗思义态度坚决,“事实上这从未发生,中国正稳步向前发展”。为此,他还创建了名叫“向中国学习(Learning from China)”的个人网站,收录了他所写的许多英文文章,设置了有关中国经济、外交政策、历史文化等版块。“我希望让世界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罗思义说。
“携手并肩,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之下,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世界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人类正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罗思义展望全球经济发展时表示,一方面,很高兴看到中国、巴西、埃塞俄比亚等一些全球南方国家正在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良好进展。另一方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令人担忧。人类正在面临气候变化、战争等全球性问题威胁。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紧要的时刻。
2020年,罗思义曾参与由多国学者和活动人士自发组织的“拒绝‘新冷战’”运动。他认为,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与全人类的利益背道而驰,世界各国应当加强对话,携手并肩,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近年来,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理解全球化世界中人类发展的基本理念。”罗思义表示,在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加深的今天,许多全球治理的重要问题无法由某个国家单独解决。“一个国家解决不了气候变化问题,也不能解决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问题,全球必须共同行动。”
罗思义认为,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全球倡议,展现了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遵守,有助于破解全球治理中的难题,并确保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世界各国。“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国际贸易需要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些都极大促进了各方面的互联互通。”
“中国正处在历史的一个特定时刻,目前的责任异常重要。”罗思义说,中国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用中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国家目标。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将影响整个人类。”(本报记者 彭训文)
(钟沁蕊、周景、刘耀阳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11日 第 08 版)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私家侦探”调查手段普遍存在违法行为
- (两会声音)董全民:建议建立高寒牧草北繁基地 保护“世界屋脊”草原生态
- 从120亿元到39.9万亿元——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
- 剑指行业“潜规则” 浙江多措并举打造放心消费环境
- 贵州贞丰发生3.4级地震 多地有震感
- 渝昆高铁彝良隧道进口平导安全贯通 全面进入正洞施工阶段
- 中国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的57%
- 国家统计局: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有所下降
- 腰椎这个地方骨折,别担心,不严重
- “恐怖行为”!韩最大在野党党首谴责日本排污入海
- 江苏推进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设
- 阿根廷能否化解通胀难题?
- 唇部彩妆新概念频出
- 灰渣变玻璃 上海实现焚烧残余物资源最大化利用
- 何以中国|来山东看宝贝!AI激活沉睡千年的文物
- 小毛巾玩出大花样,高阳纺织企业吃上“创意饭”
- 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一批作品亮相羊城
- 江苏江阴邀海内外客商“共建更好的江阴、迎接更好的未来”
- 云南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 游客同比增长33.52%
- 突发!肯尼亚一座大坝决堤,造成至少42人遇难
- 热门推荐
-
- 吉林市建设“筑梦空间” 服务新兴青年群体
- 赓续历史文脉 确保“文献足以征之”
- 江苏巴城:水乡重阳昆曲悠扬
-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 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中亚情缘
- 商务部:美国是产业政策双重标准操纵者
-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浸润童心
- “国潮汉风年 地道徐州味”2025徐州文旅新春消费季全面启动
- 广东2023年汛期于10月31日结束
- 曾炒股巨亏近20亿元的云南白药,决定不再炒股了
- 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开幕
- 山西安泽县永鑫通海铁路物流公司施工事故导致7人遇难
- 国家级经开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 广西水利厅调整洪水防御应急响应等级
- 歌剧《波西米亚人》新版上演 中意导演联合执导“穿越未来”
- “Z世代”国际青年对话“洋景漂”:以瓷为媒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系列标准
- 渭南推进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 文学生力军 相聚“青创会”
- 成达万高速铁路完成首孔移动梁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