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前驻华大使:欧洲应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中新网广州12月4日电 (记者 吴辛茹)“中国的技术和社会发展正快速高效地展开,这实际上就是现代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我们没有理由通过被动的拒绝或积极的对抗来抵抗这一趋势。希望欧洲能够自主选择用什么方式来看待和应对中国的发展。”
4日,在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方法与效能”专题论坛上,比利时前驻华大使、现居云南的“洋农夫”帕特里克·奈斯(Patrick Nijs),分享了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故事如何走向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奈斯指出,西方部分言论认为,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就会反对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集团。而奈斯认为,这种对立“完全没必要。”
在他看来,西方应当进一步理解中国的现代化,以促进彼此合作,从而推动全球体系朝着基于共赢互助的新型相互依存关系发展。中国和欧洲存在一些共识基础和密切的联系。欧洲和中国都坚信,国家是寻求社会正义和保护弱者的不可或缺的主体。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将同属一个大陆的中欧双方连接了起来。
同时,奈斯观察到,中国正逐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他关注到,中国很早就将生态文明的思想纳入考量,三中全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他认为,其他国家应学习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并付诸实践。
2013年卸任驻华大使后,奈斯和他的中国妻子回到云南老家,建造了一座农场,探索永续农业。后来,奈斯又创立了“梧桐-Acacia国际论坛”,为国际合作、寻求全球气候解决方案搭建桥梁。奈斯直言,面对生态挑战,所有国家唇齿相依,应当同舟共济。因此,需要将中国取得的气候行动进展传递给世界,将实干家带到中国,让他们与中国的同行会面,携手共进。
“我相信,欧洲那些关心人类命运存亡的人士对中国的环保进程非常感兴趣。我们要做的,只是和他们分享来自中国的令人信服的故事。”(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发达国家言行不一拖累气候治理进程
- 俄乌局势进展:格罗西将访俄商讨核电站安全问题 泽连斯基会见美国会议员代表团
- 全国100余所医药类职业院校学生同台竞技
- 深圳发改委在中国银行约堡分行举办招商推介会
- 探访“龙舟之乡”湖南道县:龙船习俗袭千年 年轻人恋上“扒龙船”
- 莎翁喜剧经典将登台北京艺术中心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绘画与旅行日记展在巴黎启幕
- 盐城向全球征集滨海研究课题 盛邀海内外“智慧”共赴“绿色之约”
- 强化出行服务与品质,宜居城市需要哪种出行结构?
- 财经观察:“压舱石”作用增强 装备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扩张
- 中新真探:女人一生只能排400颗卵子?谁先用完谁先老?
- 明年我国将从五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 吉林多举措促人才回归 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
- 印度前总理辛格去世 终年92岁
- 第十六届(2023)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 珠海机场与山东航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冷空气再来袭 雨雪降温将横扫北方
-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最近这几件事可以连起来看
- 希腊两列火车相撞已致32死85伤 伤亡或进一步上升
- 热门推荐
-
- 中国年轻人热衷小众运动 周末逐浪成热潮
- 重庆市网约车“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成立
- 中新健康|中国专家成功探索“极速康复”管理 带来医疗成本控制新策略
- 返程高峰来临 中秋国庆广东高速车流同比增长约14%
- 建在工地里的派出所:“警色”与泥浆共舞
- 日本任命新任驻华大使
- 新华社快讯:据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遭武装人员袭击
- 频频遭遇拒保问题 新能源汽车续保怎么成了难题?
- 美国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 高温暴雨台风都得听它的 副热带高压凭啥这么豪横?
-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精准匹配人车货 技术创新增效益
- 中新人物|马伯骞:接受骂声是成长必经之路
- 骨头在冬季会变“脆”?可能与不良体态有关
- 中国证券基金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中国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
- 东北大学迎百年校庆 师生校友齐聚共贺
- 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
-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科普时间
- 期待假日放飞自我?可别给心脏加负担
- 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
-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中阿旅行商大会在银川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