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出行服务与品质,宜居城市需要哪种出行结构?
能源基金会与南方周末近日在京共同举办“城市‘骑’妙游:我们与城市的出行互动”媒体工作坊。 夏宾 摄
中新网6月15日电 题:强化出行服务与品质,宜居城市需要哪种出行结构?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据能源基金会与南方周末联合发布的调研报告《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人们的出行需求发生变化,灵活、舒适、安全等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凸显。民众多元的出行需求与城市紧张的道路交通资源、交通绿色发展之间,冲突和矛盾日益显现。宜居城市需要哪种出行结构?
近日,能源基金会与南方周末在京共同举办“城市‘骑’妙游:我们与城市的出行互动”媒体工作坊,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媒体记者、骑行爱好者与公众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上述问题。
世界银行2022年《中国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称,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8%,比例不高,但增长速度最快,达到6%。城市交通也在日益紧张的城市交通道路资源和人口压力面前,衍生出拥堵、管理等问题。
“电动化并不是解决城市交通低碳转型的唯一途径,城市道路资源紧张的前提就决定了推动绿色出行的重要性。”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管林微微说。
她梳理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绿色出行在基础设施上的努力和成果,即在线网密度、长度、覆盖率、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需求。
例如,随着线网长度和公交专用道的增加,地面公交客运量整体下降,依托财政补贴的公交服务面临运营挑战;超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载客量很高,存在拥挤和舒适度差的问题;自行车分担率在提升,但步行分担率在下降;电动自行车的出行需求和比例显著高。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城市绿色出行如何跨过瓶颈期,实现比例稳步提升?林微微认为,进入绿色出行2.0时代,要转变理念,推动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融合,强化出行服务及出行体验,还要“提高绿色出行竞争力,引入市场化、定制化、人性化、精细化发展元素,提升绿色出行的品质”。
“要高效完成低碳转型,不能仅以低碳为目标,还要在转型过程中保障所有人的公平过渡,尤其是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和增进,实现公正转型,”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编孙海燕补充说,建立一个无障碍的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有助于保障老年人、残障人士的出行权利,提升社会公平,同时有助于引导现在和未来的更多个体转向公共交通出行,促进更广泛的出行模式转变,创造低碳效益,是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选择。
孙海燕表示,老年人与残障人群的无障碍出行需要一个复杂的体系来支撑,需要城市交通部门与更多责任相关方进行对话,形成共识。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的经验。
她认为,首先要加强规划,绘制蓝图,做好顶层设计,从顶层上确立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城市及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重视研究,制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相关标准,来夯实技术支撑。通过技术标准把好的做法和要求固化下来。
盖春英介绍,在北京规划院牵头研究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标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中,就提出街道空间功能的分配原则是“步行和自行车优先”,街道空间应按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优先顺序分配路权。
此外,她认为出台意见、颁布条例,通过制度来为“步自友好城市”的建设保驾护航;付诸行动、狠抓落实,推进规划实施,这些都是北京的重要经验。
盖春英在分享的最后这样总结“步自友好城市”:北京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建设,从以前的“有而好”到现在的“优而好”,未来要达到想走想骑、健步悦骑的“友而好”的更高目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宿国庆期间“被涨价”4倍:商家自导自演?平台“节日保护价”是什么?
- 青少年古镇开启体验之旅:感受海派中医传承与创新
- 2024年北京链家提供4000个校招岗位 多措并举助力大学生就业
- 假期临近 大兴机场将迎出行小高峰
- 浙江海岛观察:新乡贤引领小渔村转型发展
-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在日本东京举办“中日韩青年日”活动
- “二次放号”存隐忧 如何减少注销手机号的风险?
- 刚果(金)东部暴雨和洪水灾害致至少176人丧生
- 泰国总理佩通坦感谢中方为泰洪灾捐助善款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资中:血橙种出“科技范儿”
- 湖北武汉:9月1日起施行“认房不认贷”
- 暴雨后广西桂林漓江洪水平稳过境
- 川渝地区文物鉴定与学术交流联盟成立 推动两地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发展
- 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累计输水量突破8亿吨
- 第六届中国—欧盟电影节在布鲁塞尔拉开帷幕
- 山西天翅湾遗址史前房址实证黄河东岸4000年前聚落形态
- 大商所:加强2024年清明节休市期间风险管理
- 俄罗斯一直升机在克里米亚坠毁 2名飞行员死亡
- 促进毕业生就业 超半数受访者希望完善在校生实习实训
- 印度一司机开车打瞌睡酿车祸 致7死4伤
- 热门推荐
-
- 十年磨一剑的贵南高铁“线路诊疗师”
- 一部“奇书”何以引发关注狂飙?
- 连续五年上榜,能链入围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
- 韩国在野议员团将访日 抗议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 (聚焦博鳌)瑙鲁总统阿迪昂:瑙鲁支持“架桥”而不是“筑墙”
- “助农班列”成回程主力 燕赵“钢铁驼队”驰骋惠农
- 现代化应急救援装备亮相羊城 民众争相打卡救援“黑科技”
- 《风吹半夏》出圈角色:陈宇宙下线引泪点
- 探访江西南康电商产业:看“小屏幕”如何撬动“大市场”?
- “负二代”李幸泽的逆袭之路:一颗土豆一世情
- 从制造到“智造”,广交会“老朋友”有了新气象
- 卡游携手各界公益力量,共绘儿童关爱蓝图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合规提示规范“双11”网络集中促销经营活动
- 越南“新生代”歌手:音乐架起东盟中国友谊桥
- 元宵节的小知识:为何要赏灯?吃汤圆有啥讲究?
- 中新健康|国家药监局部署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改革试点工作
- 四川绵阳:3岁女童被拐35年后终回家团圆
- 走进安徽高校:课程里藏着传统文化“绝活”
- 中国驻美使馆举办“南·北风味”中国文化体验开放日活动
- 山西柳林:柳林镇民国时期义盛德五十两银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