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言行不一拖累气候治理进程
□ 本报记者 王卫
日前,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下简称慕安会)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举行。本届会议开幕前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气候危机造成的全球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突破关键防线,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增加。
多名与会人士指出,发达国家不兑现承诺、不履行义务,在气候问题上失信于全球南方,必将加剧全球分歧,拖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发达国家应该尽快带头行动,而不是空口承诺。
“几乎所有气候问题都由富裕国家造成”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1月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2024年可能比2023年更热。较贫穷的国家往往是遭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历史责任、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刊发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收入国家,即使是收入水平最低的10%的个人,其碳排放量也是印度、巴西或东盟地区最贫困的10%的个人碳排放量的6倍至15倍。
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大部分损失与损害却要发展中国家来承担,造成了严重的气候不公平。
“几乎所有的气候问题都是由富裕国家造成。”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指出,“贫穷国家不仅不是气候破坏的实施者,反而是气候危机的重要受害者。”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说:“许多脆弱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已经在经历超出人们所能适应的气候变化后果。”
“工业化发展导致的气候灾难不是电影,而是我们真实的生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者、来自乍得牧民社区的易卜拉欣说,“在我的家乡,4000万人的生命、生活、生计依赖乍得湖的资源。而如今,乍得湖水资源已消失90%,人们不得不互相争夺已所剩无几的自然资源。”
包括孟加拉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气候变化问题最大的受害者。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慕安会上指出:“在全球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中,孟加拉国排名第7,而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仅为0.47%。”
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在会上强调,如今全球不发达国家正在为应对气候危机付出巨大代价,正在陷入无力还债,也无力保护自然或开展气候适应和减排工作的恶性循环。
发达国家未能履行率先减排义务
COP28进行的首次全球盘点显示,全球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距离目标仍有差距,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其率先减排义务、未兑现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承诺是重要原因。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排放量大的发达国家必须首先采取行动,迅速减少排放,较富裕的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资金。
但在目前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关切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解决。
在减排领域,按照2022年4月发达国家最新通报的温室气体清单,截至2020年,一半以上的发达国家缔约方距离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国家仅仅完成了承诺减排目标的一半,还有一些国家不仅没有实现减排,还出现了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增长。
对于排放量较低、极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是首要任务。长期以来,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进展严重滞后,适应目标至今不明,发达国家未提供充分有效支持,气候变化日益严峻,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脆弱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11月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指出,目前发达国家筹集的资金远远不足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估计仅为发展中国家所需适应资金的十分之一到十八分之一。
此外,在实施手段和支持领域,发达国家给予的相关支持十分有限,且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资金问题是制约发展中国家采取相应行动的最大障碍。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的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尚未兑现。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方面,低收入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和发展机会长期得不到足够关注。《报告》以非洲地区为例指出,尽管非洲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巨大,但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仍然微薄。例如,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能资源的60%,但太阳能装机容量仅占1%。
落实行动关乎气候多边进程成败
发达国家长期不兑现承诺,为履行气候责任和义务所付出的实际行动更微乎其微,此举挫伤各方实现气候目标的信心,削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信,加剧了南北分歧并减缓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
“迄今,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实际行动远远不够。”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顾问泰特·内拉-洛朗指出。
根据荷兰“跨国研究所”等欧洲智库近期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气候交火:北约将军费开支提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将如何加速气候崩溃》,对气候危机负有最大责任的西方国家不仅未能兑现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承诺,反而在通过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大大增加军事行动的碳排放。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军费开支已达创纪录的2.24万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拥有31个成员国的北约。
在日益紧迫的全球气候挑战面前,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兼国际气候政策特别代表詹妮弗·摩根在慕安会期间举行的一场边会活动中表示,如果缺乏行动,所有人都将承担负面后果,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全球必须加强合作。
“对于历史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发达国家,必须确保它们能够快速行动,并率先行动。”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冈萨雷斯强调,发达国家必须尽快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
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发达国家应负责任地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积极且务实的态度,率先减排,尽快兑现气候资金承诺,明确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这关系到气候正义、南北互信和人类未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披荆斩棘的主妇们,在都市剧里“重生”
- 安徽祁门红茶携手赛事活化“万里茶道”
- 山西医疗队在吉布提开展白内障手术
- 文化中国行 | 这届年轻人,这样“整顿婚礼”
- 新冠疫情次生影响不可轻忽
- 美国小企业对通胀持续担忧 信心跌至9个月来最低水平
- 防二次感染?维护免疫力不能缺少维生素A!
- (第六届进博会)3亿美元 上海市交易团“首单”落地
- 文化出游热度,如何更好呵护
- 日本46人河川戏水后上吐下泻!或因河水引发传染病
- 宁夏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7.3万人
- 首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举行
- 陈茂波:港股市场具备相对有利条件
- 清明假期不远行,京郊赏花、露营“微旅游”
- 威神V迷你四辑《Phantom》即将发行 23日开启预售
- 青海民政:30亿元救助补助资金有效保障困难民众基本生活
- 数字化科普 沉浸式体验“让文物活起来”
-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基石,青年医生大有可为
- 社科院发布《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
- 上半年中国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7.5%
- 热门推荐
-
- 华南等地有明显降水 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广西将持续深化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经贸合作
-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采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电催化剂
- 库卡机器人获TÜV莱茵北美cTUVus及CE指令符合性证书
-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第二十三届“流溪梅花节”最佳赏花期启动仪式举行
- 寒潮继续影响江淮及以南地区 中东部地区有新一轮雨雪天气
- (经济观察)中国证监会连发四文释放哪些信号?
- 全国多地推本地版“王婆说媒”,专家:场景传播拥有情感力量
- 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在穗举行
- 美国800多家公司非法雇佣童工 有屠宰场让100多名儿童通宵工作
-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张金良: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离不开金融机构支持
- 中部(长沙)宠博会开幕 展行业新趋势
- 西湖《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回春” 现场可品尝美食
- 文旅消费活力十足
- 黄百铁路首座特大型隧道开建
- 西藏大剧院迎来开台演出
- 演艺市场“繁星”涌现 音乐剧在上海“向阳生长”
- 宁夏贸促会出具自由销售证明书助企业顺利出海
- 南宁机场空侧转运中心转运首票国内转国际通单中转货物
- 某品牌酱油被爆配料表“双标”? 酱油中的“门道儿”,一次性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