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铁路首座特大型隧道开建
中新网南宁5月7日电(莫育杰 莫小斌 聂军良)5月7日,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境内,黄桶至百色铁路(以下简称黄百铁路)那福隧道开始掘进施工,这是全线首座开工建设的特大型隧道,也标志着黄百铁路广西段隧道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那福隧道全长12357米,是黄百铁路全线7座超过10公里的特大型隧道之一。根据施工计划组织,隧道将采用“2斜井1平导”辅助坑道布置,共计7个作业面进行施工。由于隧道长度大,其中5个作业面的通风距离在4公里左右,通风困难成为隧道掘进中的突出难题。
“我们结合以往长大隧道施工经验,对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了改良,根据目前的模拟通风试验结果,能够满足隧道通风的要求,而且与传统通风系统相比,每次爆破开挖还可以节省通风排烟时间约30分钟。”中铁北京工程局黄百铁路项目部副经理张涛介绍。
为提高隧道开挖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将投入施工作业人员375名、各种施工台车及设备60台套,同时通过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测量工作,以及凿岩台车、液压仰拱栈桥、自动浇筑二衬台车的专项优化设计工作,推进隧道施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施工效率,确保隧道顺利贯通。
黄百铁路广西段新建隧道33座、总长109.735公里,新建桥梁33座、总长15.974公里,桥隧比高达90.6%,是目前广西桥隧比最高的铁路。黄百铁路公司、云桂铁路广西公司和中铁二院等建设、设计单位实施“主动预防、超前防范、源头治理,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的策略,强化隧道、临建设施、大型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紧盯施工、高空、有毒环境作业卡控,高标准推进铁路建设。
“我们坚持样板引路,推行标准化清单式管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施工作业标准全过程管控,努力在隧道、桥梁、路基、站房等建设中实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打造出系列优质样板工程,将黄百铁路建成生态环保示范工程。”云桂铁路广西公司黄百铁路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曹庆朋说。
黄百铁路全长约31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建设工期5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和西线铁路主通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川渝黔桂通往北部湾港货运通道运输距离最短、效率最优、运行时间最短的货运骨干通道,对于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企华新丽华精密金属材料产业园在山东烟台投产
- 2023年宁夏新登记经营主体13.57万户 增长17.21%
- 山西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出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 邮储银行全力保障受灾地区金融服务不断档
- 青海油田油气产量完成全年任务80%以上
- 家乡后辈忆“两弹一星”元勋: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国内“最潮”动车组抵三亚 坐在动车上喝啤酒将成现实
- 农业研究:全球耕地氮肥再分配有助实现粮食安全并显著降低氮污染
- (聚焦中非合作)非盟驻华代表:从咖啡到公路,非中合作如何促进共同发展?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
- 罗丹雕塑作品原件于浙江温州展出 多件为首次亮相中国
- 重庆全面启动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
- 镓锗出口管制背后
- 【中国故事共创会】从学习到创新 鲁班工坊助力非洲“洋弟子”拥有更多职业选择
- 国产载人飞艇:低空旅游新“宠儿”
- (寻味中华 | 文博)从汉代简帛中阅读历史的“细节”
- 马伯庸受聘南大文学院兼职教授 寄语学子永葆好奇心
- 从“卖油人”到技术带头人
- 助力藏电外送 青藏联网工程柴拉直流系统外送能力提升
- 专家学者齐聚“运河古都” 共探大运河保护与利用之策
- 热门推荐
-
- 人工智能时代怎么读书
- 山西太原赴土耳其“互动” 两地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青海|一湖碧水的“诚意”
- 锦绣中国年|解锁千年古堡地道“中国年”的十二时辰
- 湖南省低空经济集团成立
- 电力部门连续作业 架设洞庭湖大堤“光明防线”
- 浙江县域特写:一副眼镜如何“看”世界?
- 校招季来了,千万绕过这些“坑”
- 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
- 广西申请组建联合国中型救援队 为东盟提供救援行动
- 春节期间全国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
- 控枪问题已成美国社会的死结
- 深航将新增广州至河内航班 赴越南旅游多一捷径
- 清明假期北京接待游客903万人次 旅游收入逾百亿元
- 沪上书法家玉佛禅寺写“福”送福迎新春
- 夏日养心正当时(中医养生)
- 湖南郴州上岗“AI督导员” 让垃圾分类更智慧
- 接到新型视频通话 小心“共享屏幕”骗局
- “诗·歌·新时代”朗诵与交响合唱音乐会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 中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发行 为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