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在即,美国政府为何到处煽风点火?
中新网11月29日电(钟新军)11月中下旬以来,从允许乌用美制战术导弹攻击俄纵深、向乌提供杀伤人员地雷,到屡次否决巴以停火决议,美国政府不断拱火地区冲突。
挑起核战争也在所不惜?
当地时间11月19日,得到美方许可后,乌克兰首次使用美制战术导弹袭击俄纵深。
美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由于数量有限、射程较近(300公里),这样做的象征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但随着“红线”被触碰,俄方很快强硬回击——先是宣布降低动用核武门槛,随后于21日发射RS-26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打击了乌军工重镇第聂伯罗。
路透社援引美军方分析,称RS-26射程达5800公里,可携带800公斤常规装药或核弹头。多弹头再入大气层时,最高速度超过10马赫,现有反导技术很难拦截。
此番发射RS-26,俄方用的虽是常规弹头,但警告意味明显,潜台词就是针对乌背后的西方国家:“别逼我,否则动真格!”
实际上,俄方一直表示从未关闭和谈大门。11月15日,俄总统普京还与德总理朔尔茨通电话,称俄方对恢复谈判持开放态度,但坚持要求乌放弃加入北约、保持中立。
追根溯源,俄乌冲突爆发,与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步步挤压俄生存空间,并对俄及周边国家发动“颜色革命”密切相关。
但显然,美既定战略不会轻易改变。有分析称,拜登此举,恐怕更多出于党派之争和一己私利,想在卸任前给特朗普“挖坑”“埋雷”。
11月28日,拜登发表声明,称美方将持续提供武器,支持乌克兰打下去。美学者布罗夫金指出,拜登蓄意升级俄美紧张关系,“想让特朗普陷入绝境……特朗普将不得不收拾前者留下的烂摊子。”
据美《国会山》网站报道,特朗普长子就在社交平台发文,指责拜登试图挑起世界大战,保住“幕后金主”军工复合体的数万亿美元军火生意。
美制地雷的罪行罄竹难书
而说到“埋雷”,也非虚言。
11月20日,美公布对乌2.75亿美元军援清单,杀伤人员地雷赫然在列。此前,美国政府曾宣称停止开发和出口这种武器,并将销毁库存。
尽管美官员解释,援乌地雷被设计成一定时间后失效,但其说法不足为信。因为地雷不长眼睛,既可伤害军人,也会殃及平民。
据美“历史在线”网站披露,越战期间,美军空投、埋设数百万枚各型杀伤人员地雷,遍布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
其中,既有内藏700颗钢珠、威力巨大的M-18定向杀伤雷,也有M-14/16这样的小型破片雷。
比如被称作“脚趾弹射器”的M-14反步兵雷,炸药含量约30克,威力虽不致命,却会对受害者足部造成严重损伤。
由于投放受损、自毁装置失效,多达10%的地雷没有正常引爆,变成了贻害无穷的定时炸弹,给当地民众带来“长期的死亡、伤害和痛苦”。
以柬埔寨为例,地雷等未爆弹药已造成该国约2万人丧生,超4.5万人受伤或截肢,迄今仍有上百万人生活在雷区。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方先是输送反坦克地雷,而今又提供杀伤人员地雷,唯恐这场绵亘超1000天的惨烈战争“过早结束”。
据法新社报道,11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严厉谴责杀伤人员地雷的巨大威胁。前者在批评谁,不言自明。
仗着美国撑腰,以军“炸遍中东”
“埋雷”同一天,美国还干了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加沙停火决议展开新一轮表决。在其他14国投票赞成的情况下,决议因美国一票否决,未能通过。
据统计,本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美国已在安理会5次行使否决权,阻拦加沙停火,为以军作战“开绿灯”。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指出,伴随美国一次又一次的否决,加沙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据美联社报道,截至11月22日,当地已有超4.4万人丧生,10.4万人受伤,约230万人缺吃少穿、流离失所。
布朗大学10月初发布报告称,过去一年,美向以提供了高达179亿美元的创纪录军援,其中大部分是弹药。
从155毫米炮弹到重约1吨的巨型航弹,源源供给的美制弹药给了以军“大杀四方”的资本。
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也门、伊朗……今年7月以来,以军空袭范围迅速扩展覆盖大半个中东。
而美国,则一边奉行双标,拉偏架“调停”,一边不断为以军行动“打气输血”,甚至赤膊上阵,直接参战。
几十年来,美国插手中东事务的历史早已证明,霸权威压、以暴制暴只会葬送和平,让该地区陷入流血不止、报复冲突难息的恶性循环。
11月26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中方贺电指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平息战火、停止杀戮,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医院应否返还冷冻胚胎引诉讼
- 山东省发挥财政职能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首届“全球辽商大会”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沈阳召开
- “2023民营企业助推南疆发展大会兵团专场”活动在新疆喀什举行
- 50国中华文化爱好者诵读儒家经典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家长:抑制骨龄可增高 这种“增高”方法靠谱吗?
- 山西:硬核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年货清单上的新宠!各地年宵花都有什么新亮点?
- “烟台—岛屿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交流大会”召开
- 比利时知名艺术品收藏家“尤伦斯夫人”遭枪击身亡
- 广东计划2024年6月底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摸排建档
- 中国广告教育历经40年发展成效显著
- 青海产地水产品连续9年药残抽检合格率达100%
- 防治花粉飞絮 远离“会呼吸的痛”
- 中国驻菲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猴痘
-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蓝皮书2023-2024》发布
- 陕西寨沟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蚊虫叮咬后竟然皮疹还腹痛? 这种情况及时就诊
- 扩大内需,打开增长新空间(人民时评)
- 哈萨克斯坦姑娘由娜丝佳:来中国留学是从小的梦想
- 热门推荐
-
- 菲律宾发生6.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新西兰7.1级地震引发局地海啸 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影响
- 以雕塑创作,展现家国情怀和文化底蕴
- 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双向互动
- 从“方寸地”到“聚宝盆” 小小庭院潜力有多大?
- 科技小分队为农作物防寒“把脉支招”
- 国家电影局:联合电影票务平台 发放1亿元观影消费券
- 累计产气超70亿立方米 记者走进“深海一号”产能提升改造现场
-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系列在线文化艺术服务
- 西宁-南京全货机复航
- (新春见闻)广西金秀瑶族“阿咕节” :藏在深山中的年味
- 中国国家外汇局:持续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
- 河北廊坊推进社区食堂建设——让老年人吃得更放心
- 以色列国防军:袭击黎真主党数千个火箭弹发射器
- 2023年中国新设经营主体3272.7万户 同比增12.6%
- 700多条差评、评分仍近满分?平台评分算法不能是“糊涂账”
- 饮料、西瓜、冰淇淋……夏天吃甜食太多会“伤心”
- 首届赣菜(新建)美食文化节开幕 “厨师之乡”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 探访河北百年砂画: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 97.0%、73.2%、22.9%!多组增长数据折射经济恢复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