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婷·佳玥:中法是一家人,是人类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 中法老友记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吴辛茹)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第六届中法文化论坛近期在法国多维尔落下帷幕。法国哲学家、作家、艺术8创始人柯思婷·佳玥(Christine Cayol)接受了中国新闻网的采访。
中法交流 相互了解最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参与讨论和参加论坛来增进理解,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谈到法中交流,佳玥把相互了解放在首位。
2002年,佳玥第一次来到中国。2004年,她决定留在这里。此后多年来,佳玥一直致力于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事业,向中国人民介绍法国文化,也将中华文化带到法国。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佳玥曾组织举办“茶酒论”大型文化巡展。在她看来,无论是在与茶相关,还是与红酒相关的生活艺术上,两国都可以说是互为“表亲”。
据她回忆,曾几何时,说起中国茶,法国民众对于普洱、乌龙或是铁观音一无所知。但现在在法国,有越来越多品味高雅的法国民众开始追求优质的茶饮,也开始感受中国的细腻与深度,同时通过茶这种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饮品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而在华多年的她也观察到,中国人民对法国葡萄酒的喜爱与日俱增。
佳玥告诉记者,当时的“茶酒论”文化巡展就是“表亲”间的对话,中法是一家人,是人类这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她也坚信,在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人们始终有想对彼此说的话和想和彼此分享的东西,文化就是绝佳的传情纽带。
增进了解 亲身体验是关键
2009年,佳玥创办了“艺术8”项目,初衷就是鼓励法国青年艺术家们来到中国。
“我希望让他们不仅仅是通过阅读书籍来了解中国,或者从别人口中听到一些关于中国的描述,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在中国度过两三个月真实的生活,进而了解中国。”
佳玥反复强调,要增进了解,亲身体验才是关键,所以她也筹办组织各类活动,邀请中国艺术家去到法国,帮助他们理解法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人民生活的艺术。
自创立以来,“艺术8”协会便致力于服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和爱好者,为他们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架起桥梁。跨过这些桥梁,年轻艺术家开启了对话和交流,产生艺术灵感的交汇,从而促进了各种交流项目上中法双方的共同理解。(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以色列袭击黎巴嫩提尔市 致5人死亡10人受伤
- 非洲霍乱病例呈“指数级”增长 坦桑尼亚加强对霍乱疫情监测
- 暴雨后自来水还能喝吗
- 赫哲族第11届乌日贡大会在“华夏东极”抚远启幕
- 第七届老舍戏剧节开幕 迎来国际单元回归
- 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5亿人
- 山东东明出现龙卷风极端天气,造成1死79伤
- 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 民众载歌载舞齐欢庆
- 塔吉克斯坦多地发生雪崩致10人死亡
- 北京:每季度对12345投诉量前100名小区持续开展专项治理
- 拜登是否竞选连任?第一夫人吉尔给出“最明确答复”
- 加拿大立法设立全国和解委员会以推进与原住民和解
- 消费者可查服务人员信用信息 “家政信用查”上线→
- “非必要不出行”!多地紧急通知
- “野山”徒步危险频发,专家建议加强应急呼叫系统建设
- 中国驻法兰克福新任总领事黄昳扬履新
- “交领右衽”展风华 “国风古韵”沁长安
- “液体动力”承载“航天梦”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建成
- 何以中国 | 剧透:五家博物馆将为您讲述海丝文化
- 动漫IP+旅游 江西龙虎山打造文旅沉浸式新玩法
- 热门推荐
-
- “点燃AI梦”,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张娅带领学子探索AI奥秘
- 加拿大指印度政府与加公民遇害有关 驱逐一印度外交官
- “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
- 江南华南将有较强降水过程 新疆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及渤海黄海海域有大风
- 美国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就酒后驾驶案认罪 面临这些处罚
- 外贸“新三样”成为山东产业发展新趋势
- 春节期间琶洲口岸客流创新高
- 马来西亚空军训练事故致2死1伤
- 上海二中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侯晓飞故意杀人案
- “雨水”遇寒潮 “中国最冷小镇”迎来-42.2℃极寒天气
- 5月6日-12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530.1万吨
- 40余件安徽淮南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 讲述红色故事 首届“江西风景独好”云端旅游推介会走进于都
-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 中国驻泰使馆通报:已寻获张某 争取尽快安排其回国
- 泽连斯基谈乌内阁人事变动:需要新的活力
- 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将致力“绿色低碳 电亮未来”
- 著名作曲家施万春去世 曾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配乐
- 河南南阳一学校发生火灾 已致13人遇难
- “来都要来了,就好好听听中国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