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南极冰层显示人因气候变暖已接近1.5 °C升温极限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和18世纪之前相比,到2023年末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已经导致气候变暖达到约1.5°C。
这项研究发现基于一种评估人因变暖的新方法,使用南极过去2000年的冰芯数据,表明地球可能已经比此前认为的更接近1.5°C升温极限。
该论文介绍,《巴黎协定》的各参与国约定,努力采取措施让全球气温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使用1850年至1900年全球气温异常数据作为工业化前的基准条件。但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二氧化碳总含量在这一时期之前就已经在不断上升。因此,评估1.5°C升温极限的进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可靠基准,以评估变暖已经发生的程度。
在本项研究中,英国兰卡斯特大学Andrew Jarvis和利兹大学Piers M. Forster合作,用南极冰芯记录与温度异常数据结合,将分析时间延伸至2000年前,重新评估了全球地表温度和大气中二氧化碳趋势的关系。他们首先提出,使用1850年至2023年的数据,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存在线性关系,虽然自1850年以来有其他因素影响气温趋势,但这一线性关系足以可靠地评估人类造成的变暖程度,尽管随着未来变暖加剧以及地球系统中其他气候变量影响变得明显,这一关系可能变得非线性。
随后,论文作者将这一线性关系应用于估计现代相对于工业化前基线(公元13年至1700年,当时大气二氧化碳百万分比浓度约280ppm)的变暖程度,他们计算得出结果显示,人因变暖可能在2023年达到1.49°C,意味着已经逼近1.5°C的变暖阈值。
如使用更常用的1850-1900年作为基线,论文作者估算的人因变暖比基于其他方法估算的确定性最多高出30%。不过,他们认为这一时间区间不可靠,因为当时气温观测结果不确定,而且变暖已经开始。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虽然他们本项研究方法并未直接量化变暖如何受到大气二氧化碳之外的因素影响,但这些因素已被纳入线性关系中,这一关系可能对追踪气候变暖过程中气候系统行为的变化十分重要。(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查尔斯国王加冕礼,阿黛尔等英国歌星以“档期已满”为由拒绝献唱
- 包银铁路惠银段首条接触网导线架设成功
- 突破民企绿色转型关键环节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焕新重启
- 【这些暖心故事 】“长护险”,巴适!
- 中新健康 | 我在非洲当医生
- “虎元素”大火 “猫”搭上顺风车
- 防范打击不法贷款中介 邮储银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 俄罗斯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6%
- “两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 武汉工业设计年总收入逾300亿元
- 内蒙古摄影师启程探寻清朝名将海兰察人生足迹
- 春节假期广西水路客运同比增长61.2% 沿海港口生产有序开展
- 山西400年古堡的嬗变:由“农”到“文旅康”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
- 国家林草局:过去十年中国为全球贡献约1/4新增绿化面积
- 泄露企业“不能说的秘密”,员工跳槽成商业泄密风险点
- 绿色快递 从包装治理到全程发力
- 火山引擎4K修复影片入选北影节“致敬·修复”单元
- 云南迪庆纳帕海新记录到4种鸟
- 热门推荐
-
- 去“五湖四海”,看“人山人海”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到访巴赫穆特 俄高官称核冲突风险上升
- 深化改革不停顿 扩大开放不止步
- 外媒:以色列军队空袭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
- 2035年广州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或将超万亿元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古往今来 内蒙古民族团结的“鄂尔多斯样板”
- “一代女皇武则天展”在荷兰开展
- 国庆节假期长三角客运增势明显
- 第五届辽洽会获批首次加注“中国” 品牌价值更加凸显
- 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大秀绽放女性力量
- 甘肃白银:沿黄游融时尚与文创元素 激乡村新活力引客享乡趣
- 2024年自由贸易园区发展论坛在三亚开幕
- 接连被美国“背刺” 朔尔茨要找拜登谈谈
- 全球最大古人类基因库创建
- 榴莲批发价降四成 因为海南榴莲上市了?
- 中金公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举办
- 陕西持续发展外贸新业态 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分享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五大节能方法”
- 央媒数藏平台添新成员 今日16点可免费领取《中国精神》数字藏品
- 苏丹首都喀土穆安全风险急剧上升 中使馆紧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