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国家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中新社雅加达10月29日电 (李志全 徐裕琴)因火灾闭馆一年之久的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近日重新向公众开放,吸引大批游客参观。
2023年9月16日晚,该馆突发火灾。官方统计显示,馆内六个展室共计902件文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10月29日,印尼国家博物馆火灾展区。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中新社记者29日看到,重新开放的印尼国家博物馆特意设置了火灾展区,游客可以看到被大火灼烧后的墙面,散落焦土的地面,瓦砾间夹杂着木块和碎片。博物馆方面表示,此举旨在提醒人们珍视文化遗产和提升防灾意识。
馆内的归还文物展区,展出了荷兰归还印尼的288件珍贵历史文物,如象头神甘奈施雕像、梵天雕像,以及两尊来自新柯沙里寺庙的雕像等珍品。
10月29日,印尼国家博物馆展出从荷兰归还的288件珍贵历史文物,许多游客慕名前来。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看到这些文物再次出现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会更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来自中爪哇省日惹的游客斯派·曼德拉萨里说。雅加达女孩塞尔维·森贾亚认为,这些文物的回归是印尼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体现。
被荷兰殖民期间,印尼有大量文化遗产和艺术品流失。2017年,印尼与荷兰签署关于加强文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启动文物的归还。据印尼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荷兰已向印尼归还472件重要文物。
重新开放的博物馆还应用现代数字技术,为游客提供了互动式的沉浸体验。在AI体验项目,游客只需站在摄像头前,即可生成身着印尼各民族传统服饰的动画形象。
印尼国家博物馆是一座集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与地质学于一身的综合博物馆,因其前院有一座大象雕像,又称大象博物馆。(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贵州乡村卫生室“变形记”
- 汉江流域高香茶原产地交易市场开市
- 补农田水利设施短板 山西今年将新增、恢复水浇地60万亩
- 2018年以来广东法院审结一审涉外涉港澳案9万件
- 百度梁志祥:从“人机对话”到“人人对话”,智能体是大模型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 多地能见度低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 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扩面增量
- 柬埔寨严厉打击非法博彩活动
- (乡村行·看振兴)小螺蛳带火“夜经济” 江西分宜火电厂区“变身”美食小镇
- 山西太原牵头成立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
- 一支湖笔何以绘就“最江南”?
- 音符连中外 沿北京中轴线听古老乐声新传
- 厦门大学:“鸿雁计划”为高质量就业“添翼”
- 长江江苏段维持洪水橙色预警
- 新一代智轨列车助力成都世园会 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
- 陕历博馆长谈何以中国:开放包容是关键
- 第十三届中国合唱协会魅力校园合唱展演“唱响新时代”
- 千年皇家园林“赶”庙会:再现祭祀场景 寻迹传统文化
- 内蒙古在锡林郭勒启动2023年全区乌兰牧骑月活动
- 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开通首月运送28国出入境人员过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贵州省农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
- 2025年兵团新年诗词音乐会举办
- 宁夏银川连续12年为困难群众发放采暖补贴6679万元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在一滴水里看见太阳
- 宁夏出台20条措施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 近六成受访者觉得朋友圈“无效社交”多,你怎么看?
- 8月下旬东北、华南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顺丰控股正式申请赴港上市 冀抢抓国际化机遇
- 2023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开幕 全岛免税店联合促销
- 新能源汽车,如何走好下乡之路
- 特稿| 山火战役中的坚持与守望
- 2024年春运: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近76万人次
- 短视频上的“心理学家”:人人都是人格诊断专家?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学者在北京联合发布学术论文集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稳外贸作用明显
- 疫情封控期,如何正确呼叫“120”?
- 华为超充上珠峰 318川藏超充绿廊全线贯通开启绿色出行新篇章
- 青海多地降雪降温 17条国省干线受积雪影响
- 金与正再发表谈话:无人机渗透至平壤事件的肇事者是韩国
- 网购翡翠鉴赏期内能不能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