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
中新社柏林10月22日电(记者 马秀秀)“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当地时间22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兴权利保障:中国与欧洲的视角”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面对新兴权利对当前全球人权治理体系产生挑战,各国应携手合作,以“人类优先”作为新兴权利保护的基本理念,以真正多边主义避免全球新兴权利治理失衡,以开放公正凝聚共识,共同为全球新兴权利保障提供方案。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曾凡华表示,中欧在新兴权利保障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面临同样的治理挑战。应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交流,更好地了解理解对方,寻求合作共识。中德、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对双方有利,也将为当前动荡的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院院长黑尔佳·策普-拉鲁什指出,人权是全球性议题,应通过全球合作来实现。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三大倡议”,考虑到所有国家的利益,超越了狭隘的地缘政治。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蒋建湘表示,新兴权利概念及其保护实践的多样性,是国际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追求,深化中欧人权机构和学者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为新兴权利的理论研究与保障实践注入新的智慧。
国际哲学学会和国际科学哲学院主席、克罗地亚扎达尔大学哲学教授尤雷·佐夫科认为,应从人权角度开展文明对话,相互学习,探讨如何保护人类和人类生存条件,避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危险。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前促进民主和公平的国际秩序独立专家阿尔弗雷德-莫里斯·德萨亚斯认为,和平是所有权利的基石,没有和平就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欧洲宗教哲学学院院长、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汉斯-彼得·格罗汉斯表示,跨文化讨论人权非常重要。
研讨会设置主旨发言环节,还围绕经济平等与社会权利、数字技术与人权和气候变化与人权等相关议题举行两场平行分论坛。
中欧人权研讨会于2015年创立,是中欧在人权领域交流合作的机制化学术平台,此前已举办八届。本届研讨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南大学共同主办,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德国中国文化基金会承办,德国明斯特大学、国际哲学学会合作举办。(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山东)-泰国经贸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 迎“新”而上 江西共青城拥抱新能源
- 美国16岁女孩遭警察击毙 当地已发生多起涉警方枪击事件
- 长三角铁路5月1日预计发送旅客超340万人次
- 新疆上半年外贸总值创十年新高 中亚五国份额居首
- 欢喜过年,文旅市场升温:新春消费者出游意愿高涨
- 舟山至重庆江海直达线开通 江海直达船挺进长江上游
- 多方位“包容、理解和支持”才能成就体育电影
- 锦绣中国年|山东春节假期前半程迎客超1300万人次 “主客共享”新场景受青睐
- 中国人寿寿险浙江省分公司:金融赋能“千万工程”绘就“和美共富”画卷
- 浙江磐安以花为媒 解锁可持续发展绿色“密码”
- 报告称大部分受访金融科技行业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
- 国际最新天文学研究发现迄今最年轻的凌星行星
- 马来西亚举办经济论坛 各界看好马中经贸合作前景
- 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宁夏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完成
- 陕西“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种草6000余万亩
- 特朗普:美中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
- 韩国调查部门第三次传唤尹锡悦 此前两次均失败
- 约翰内斯堡金砖峰会将成重要里程碑
- 2024年楼市“止跌回稳”:热点城市成交量连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1500架无人机闪耀杭城庆国庆 展现低空产业活力
- 去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 时隔近两个月 斯洛伐克总理遇袭重伤后重返岗位
- 今年上半年宁夏公路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55.2亿元
- 广西小米粉工业化发展十年:“嗦”出百亿元产业
- 北京12月13日起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 多国红十字会代表贵州研讨韧性社区建设
- 以军确认在7月中旬的行动中打死哈马斯军事部门首领
- “鲁字号”农产品出海“圈粉” 俏销国际市场
- 国家发改委:持续推进新业态新领域准入放宽
- “中国贸促”(澜湄)绿色合作展览会在曼谷举办
- 今起寒潮大举南下影响中东部 降温进入主力时段多地气温或创新低
- 关掉“高端水”滤镜 靠科普也要靠监管
- 中消协点名“石墨烯乳胶枕现偷工减料”
- 武田制药将加速重磅产品在华落地 进博会展出创新产品和突破性疗法
- 日本7.6级强震已致6人死 核电站燃料池水溢出!
-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山西晋城如何成为“样板城市”?
- 中新真探:多吃菠菜能补铁吗?
- 强台风“杜苏芮”致福建泉州多处受灾 39人轻伤
- 欧盟未能就第十轮对俄制裁方案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