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不凡” 长视频平台竞逐1号位
当“王家卫首部电视剧”的金字招牌,搭配上“作家金宇澄的代表作”和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等一众明星,《繁花》注定“繁华”。而作为《繁花》全网独播平台的腾讯视频,也一并迎来了“开门红”。如果说2023年长视频的竞争是由爱奇艺的《狂飙》掀起的,那么2024年长视频的竞争起点就非《繁花》莫属了——在争夺长视频“一哥”的道路上,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仍在激烈角逐。
开局大吉
作为2023—2024年的跨年大戏,《繁花》于2023年12月27日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开播,腾讯视频又一次押对了宝,拿下了《繁花》的全网独播。
1月4日,《繁花》豆瓣开分8.1分,近8万人打分,4星-5星占比75%,口碑爆棚。另据猫眼数据统计,该剧全网热度连续8天登顶,猫眼角色热度榜前六名独占其三,同时数次上榜微博热搜,累计话题729次,超120次登顶热搜Top1。
“开门红”算得上个好兆头。2023年初,爱奇艺凭借一部《狂飙》实现了业绩的狂飙。当时的财报显示,爱奇艺截至当年3月31日的一季度总营收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会员服务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24%。总营收和会员服务营收都创下历史纪录。
整个2023年,腾讯视频的高光时刻非《漫长的季节》莫属。当年5月,《漫长的季节》开播,成为近五年来豆瓣平台首部评分达到9.4的国产剧,也由此打出了腾讯X剧场的精准一枪。后续《欢颜》《繁城之下》两部高口碑精品剧,更是擦亮了X剧场“一剧一格”的金字招牌。
腾讯视频的X剧场曾被外界认为是对标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存在,后者曾凭借《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剧集爆火出圈。而今,腾讯视频和爱奇艺这对“宿敌”,也仍在胶着地“battle”着。
上个月,爱奇艺迷雾剧场以《三大队》开篇回归,近日,作为X剧场的开年大戏,《黑土无言》也定档今年1月10日。
雷达财经引用云合数据显示,2023年各大平台中由爱奇艺推向市场的独播剧有8部闯入了TOP30榜单,入围数量在各大平台中高居首位;而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的剧集,有6部成功登榜;优酷视频则仍稳坐“行业老三”的位子,以5部独播剧的登榜数量排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之后。
双雄并立
2023年8月,长视频平台“期中考”集中交卷。彼时,芒果超媒就曾提到,从用户规模来看,国内长视频格局从原有的“三足鼎立”,逐步呈现四大视频平台“2+2”竞争格局,各大视频平台的用户规模和用户时长伴随重点内容上线、爆款节目拉动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整体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势均力敌。骨朵网络影视方面曾指出,在剧集上线总量低于爱奇艺、优酷视频的情况下,腾讯视频热度在75以上的作品数量最多,包括独播和联播在内共有22部。同时,热度TOP5的剧集中,腾讯视频、爱奇艺各占2席,优酷视频有1部。
对于“爱优腾”的三足鼎立到如今“2+2”的格局变化原因,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爱奇艺和腾讯在内容生产和运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优秀的创作者和制作团队,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剧集和综艺节目。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则提到,一方面是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推动了视频平台的内容多元化,使得原本“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分散,形成了“2+2”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的资本运作和战略布局,例如爱奇艺和腾讯在内容创作、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使得他们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但这种2+2的格局是否能长期保持,梁振鹏认为,则取决于各大平台在内容创新、用户体验、商业变现等方面的表现。
郭涛也认为,市场竞争是动态的,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出现,老的竞争者可能会被挤出市场。因此,长视频平台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包括内容品质、用户体验、技术创新等方面,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长视频平台其实早就找到了。整个2023年,高质量剧集都已成为长视频平台最重要的关键词。2023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当季爱奇艺上新重点剧集中原创剧集占比超过60%,推出的内容也在热度和营销上均有不俗表现,其中《莲花楼》更是成为爱奇艺第十部内容热度值破万的剧集。
相对来说,腾讯视频的内容故事则侧重于“IP”。腾讯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就曾提到,将持续投入长线IP开发。而在2023年,腾讯视频的《三体》《长相思》等也带来了不小的收获。对于高质量剧集的打造计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腾讯视频,但未获得回应。
上个月,优酷首席运营官、阿里鱼总裁吴倩也曾提及,2023年长视频行业的关键词是精品和匠心,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底,优酷凭借《新闻女王》的爆火,走出了一波新“行情”。据了解,《新闻女王》也是优酷“新港剧”概念提出之后探索的第一个样本。
寻找新“变数”
移动互联网十年,流量见顶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是长视频平台集体发力精品的底层逻辑,也是多元题材创新的核心原因。
但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双雄并立多年,用户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一直是业内顶流。而优酷和芒果两弱并立,虽然在内容制作和版权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很难维持竞争,在流量到顶市场缩水的环境下,这种格局很难会长期保持下去,必然会进一步合并。张孝荣认为,长视频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容成本高、用户流失、广告收入下降等。
2023年是长视频平台“降本增效”的第二年,这一年,略带“新星”潜质的短剧也异军突起。德塔文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创下历史新高,跟2022年全年上新454部的数据相比明显呈井喷态势。
吴倩就曾提到,影视行业的现象印证了用户对于好内容,或对令人快乐的精神消费品的追逐和需求是永恒的,“其实娱乐产品不分长短,只要能够直面观众的需求,都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早在2013年,优酷就曾与万合天宜合作出品过《万万没想到》,成为短剧界的“标杆”之一。如今,长视频平台也开始集体拥抱微短剧——优酷设立“小剧场”,通过批量生产短剧抢占市场注意力;而爱奇艺设立“竖屏控剧场”,以标签化栏目的运营方式推广短剧;腾讯视频则上线“十分剧场”,并在站内首页设置“短剧”频道。
张孝荣分析称,微短剧的走红,使得长视频平台意识到这是一种有效的吸引用户、提高活跃度、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新方式。微短剧主要能够解决长视频平台的用户流失、内容创新不足等困境。
郭涛也提到,微短剧可以填补长视频平台的市场空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短时娱乐的需求。其次,微短剧可以降低平台的内容成本和风险,因为其制作周期短、投资较小,更容易获得回报。
但微短剧也并不一定会成为长视频平台的“救世主”。梁振鹏称,微短剧市场良莠不齐,长视频平台入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微短剧的制作成本较低,但要想获得高口碑和高流量,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其次,微短剧市场的竞争激烈,平台需要有精准的运营策略和强大的内容输出能力。最后,微短剧内容的审核和版权问题也是需要平台注意的风险因素。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将推动出台支持汽车后市场发展等一批政策举措
- 宣称有0.96克金,实际仅0.19克!记者调查金包银首饰
- 俄乌局势进展:俄方同意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60天 欧盟延长对俄个人和实体制裁
- 武汉站启用十五周年 见证中国高铁与城市飞速发展
- 坐着高铁游九寨沟 川青铁路试运行常态化动车旅游专列
- 哈马斯称已提交对停火提议的回应 以色列官员发声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 探秘“星辰大海”再添利器
- 福建今年前10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超4500亿元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八方来客进博会“巡馆” 共赴夜幕下的“四叶草”之约
- 韩媒:客机失事,韩政府宣布进入7天国家哀悼期
- 吉林辽源一小区门市房疑燃气爆炸:住院13人,其中重伤2人
- 采购商快速回归 广交会成交恢复性增长
- 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厦门启幕 18部剧目上演
- 透过数据看中国创新“硬实力” 世界媒体盛赞中国经济创新力
- 哈萨克斯坦交通检察官办公室:找到坠毁客机黑匣子
- 浙大AIF报告:PaaS是金融机构数智化创新“加速器”
- 沉鱼落雁之貌,平沙落雁之思,一己之身弥合汉匈之隙,为什么我们对她念念不忘?
- 瓜农进城如何实现多方满意
- 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 热门推荐
-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首设新材料专区 跨国企业遇见中国市场新机遇
- 丘成桐谈AI:帮助数学但不能改变数学
- 去哪儿正式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 旅行搜索比价进入“鸿蒙”时代
- 旅美大熊猫“云川”和“鑫宝”将于8月8日与公众见面
- 甘肃徽县养蜂人与蜂“共舞”:山韵蜜语中酿生态佳话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临安:“忠孝文化”何以点亮乡村共富梦?
- 青(尖)椒走上拍卖席 万元“椒王”长啥样?
-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古榕树下感受“太平洋的风”
- 西藏首个省级美术馆拉萨开馆
- 一次性至少上传21张个人多角度照片 用户担心隐私泄露
- 快讯:韩国被英美多国列为“旅行危险国家”
- 东北茭白种植为盐碱地改良利用探索出新路径
- 土航获颁吉尼斯世界纪录 其航班飞往国家与地区数量创世界之最
- 脑干出血+“大白肺” 上海专家克服重重困难抢回老人生命
- 暑期浙江水上旅客运输量超1400万人次 创近三年新高
- “研学旅行风”在中国多地持续升温
- 2024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举办 中外嘉宾共谋国际仲裁发展之策
- 安全至上,广汽埃安以“超标”安全守护出行
- 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地“小切口”立法 精准保护修复生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