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马克龙任命新总理,法国政治僵局有解了?
中新网9月5日电(张乃月)当地时间9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米歇尔·巴尼耶(Michel Barnier)为新一任法国总理。
巴尼耶现年73岁,曾任英国“脱欧”欧盟方首席谈判代表、法国外交部长等职务。
此时,距离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总理阿塔尔政府辞职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法国政坛中各方势力进行了哪些博弈?新总理人选为何迟迟难以决定?未来,米歇尔·巴尼耶能否为法国政坛注入更多稳定性?
一场“豪赌”陷入僵局
法国政坛的这次变局,开始于2024年6月。
欧洲议会选举落幕后,由于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复兴党支持率远低于该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马克龙宣布解散法国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新的议会选举。这一举动在法国政坛引发震荡,被认为是为阻止极右翼崛起而进行的一场“豪赌”。
在6月30日举行的首轮投票中,极右翼得票数排名第一。为阻止其占据议会多数席位,法国左翼和中间派合作,最终在第二轮选举中,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位居第一、执政党联盟“在一起”排名第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与盟友排名第三。
虽然联合阻击极右翼取得了效果,但由于左、中、右三派都未能获得绝对多数,且彼此政治主张相差甚远,不愿合作,法国国民议会陷入“悬浮”状态。
随后,法国总理阿塔尔请辞获批,各方政治博弈加剧。
“难以寻觅的共识候选人”
法国《世界报》称,在近期的政坛风波中,由于迟迟无法决定总理人选,法国打破了历史上看守政府执政的最长时间纪录。
新总理人选为何如此“难产”?
据法国媒体介绍,理论上,法国总统可以任命任何人担任总理,但不论谁成为总理,都将面临国民议会的信任投票。执政党在议会中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马克龙需要提名一个大多数议员都能接受的人。
因此,在最终决定人选前,马克龙就新总理人选与主要政治派别陆续展开磋商。法新社称,这其中包括与老对手、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的罕见会谈。
这期间,法国媒体接连曝出左翼阵营推举的经济学家露西·卡斯特茨、法国前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负责与英国就脱欧事宜展开谈判的欧盟前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现参议院议长热拉尔·拉尔谢等多位可能的人选,法国政治陷入不确定之中。
“马克龙邀请各党派领导人在爱丽舍宫进行会谈,希望确定这位难以寻觅的共识候选人。”法新社写道。
事实上,选举结果出炉后,法国媒体介绍了多种可能的政府组建方案。
其一,是执政党与其他势力组建联合政府,例如与议会中席位最多的左翼联盟联合。然而,左翼“新人民阵线”提高最低工资、降低法定退休年龄、重新征收财富税等主张,与马克龙的理念背道而驰,组建政府难度很大。
其二,马克龙可以任命一个没有议会绝对多数明确支持的“少数派政府”。但这样的政府在通过法规时可能会难以达成共识,在以往的实践中经常诉诸宪法第49.3条——不经国民议会表决,强制推行法案。而且,少数派政府会面临国民议会不信任动议案的威胁,可能出现迅速更迭。
第三,马克龙可以尝试组建技术性政府,即组建由各领域专家而非议员组成的政府,其权力将被严格限制在维持国家运转所需的最低限度,每次有改革议案时,再根据具体情况寻求议会的支持。
法媒分析称,虽然马克龙可以等到一年期限到期后,再次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但这样的政府通常维持时间不长,且在推行议案时同样会遭遇困难。
此外,马克龙也可以选择让过渡政府长期留任。但由于目前执政党议席数处于劣势,过渡性政府也面临着不信任投票的威胁。
在各方的沟通和权衡之中,法国新总理的任命过程变得格外漫长。
法国能否度过“政治危机”?
新总理人选敲定后,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新总理获总统任命后,需要通过国民议会的信任投票,以确保执政的稳定性,这也将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同样重要且紧迫的,是经济和财政政策问题。
路透社此前指出,无论谁被任命,都将面临制定2025年预算这一艰巨任务——眼下,法国正面临着来自欧盟和债券市场要求削减赤字的压力。
据欧洲新闻网站Euractiv报道,看守总理阿塔尔于8月20日向政府各部门致函,说明了政府未来的财政资源分配情况,并表示2025年总预算将与2024年相同。然而,在计入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实际上相当于将预算削减了100亿欧元。
因此,新一届政府将面临调整2025财政年度预算草案的任务,而距离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时间紧迫。
“在法国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之际,下一份预算法案的起草及其在国民议会的通过,将是一项极其微妙的平衡行动。”Euractiv写道。
而且,早在7月26日,欧盟方面对法国、意大利等七个成员国启动了过度赤字程序。理由是这些国家的年度财政赤字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违反欧盟财政规定。因此,它们必须在9月底之前提交赤字削减计划,否则可能面临经济处罚。
有欧洲媒体分析称,法国政坛的不确定性对欧盟影响不小。目前的情况“对法国的国际地位是沉重一击”,未来法国政府可能出现不利于欧盟内部整合的政策。
除此之外,在法国国内,民众要求公平、改善福利的呼声,以及移民、安全等问题都将成为新总理和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法新社此前在报道中称,马克龙可能希望巴黎奥运会能给他陷入困境的政治命运带来一线生机。然而,尽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缓解了法国国内的低迷情绪,但分析人士认为,这能否给马克龙的困境带来转机,还很难确定。
路透社此前援引分析称,法国需要一位“能够与中间派、右翼和左翼对话的人”作为总理。如今,新总理能否肩负起这样的任务,为法国政局增加更多稳定性,仍有待观察。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观察:美国制裁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车轮
- “大成国学基金五学并举之礼射校园计划”在江苏徐州签约启动
- 2023年乌鲁木齐国际互换局共处理国际邮件逾740万件
- 收录王蒙、梁晓声等32位作家自选作品 经典中短篇小说集“年轮典存”丛书出版
- 酒类行业唯一 青岛啤酒第四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中国新貌)从“一缕药香”看中医药传承创新
- 科技助力许多废弃物“改头换面” 服务衣食住行
-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东盟愿与中国共同努力促进地区共同繁荣
- 英媒:拜登政府外交失败暴露无遗
- 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展亮相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 重庆警方抓获一名潜逃24年的命案逃犯
- 江西南昌:冬种小麦夏种稻 “稻麦轮作”促增收
- 如何识别以及应对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重症和危重症?
- 厦门出台国土空间责任规划师管理办法
- 辽宁将举办俄罗斯食品文化节
- 助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高质量发展 中国光大银行深入开展2024年“3·15”金融消保教育宣传活动
- 北京牛街美食文化节开幕 国潮文创抓眼球
- 报告称美国校园暴力和安全问题恶化 更多学生受到威胁
- 中国驻英使馆就英澳联合声明涉华言论答记者问
- 天山脚下校园刮起“冰雪旋风”
- 热门推荐
-
- 沟通渠道再“升级” 民营企业诉求“一键达”
- 从“兜底对象”向“低边弱势”覆盖 青海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 通往夏朝的道路
- “98后”青年艺术家懿晏:以“奇思妙想”绘幻境世界
- 浙江上虞打造“青春之城”:年轻产业吸引年轻人
- 关注青少年护牙健齿 家长切莫排斥“窝沟封闭”
- 张学友时隔八年回归大银幕
- 土外长:土耳其可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申请进行分别评估
- 元旦假期“南北互换”式跨年成潮流
- 《自然》最新论文:2023年夏季是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两千年来最热夏天
- 广西汽车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才融合”创新发展
- 50余位侨商海南行 集中签约7个项目132.7亿元
- 哈尔滨市:今年1-9月新开办企业4.29万户 增长率居东北四市之首
- 中新健康|男生被催眠后眼睛无神 专家:不建议轻易尝试
- 搭建国际友谊桥 2024宁夏国际青年友谊营开营
- 仙侠剧如何摆脱套路?《与凤行》作者:故事情节很关键
- 重庆22条政策支持台湾青年赴渝圆梦
- 越南北部一架直升机坠毁 至少3人遇难
- 以色列进攻加沙最大医院 敦促哈马斯投降
- “乌兰牧骑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活动在马尼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