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留学生:“中国的历史文化需要更多人去认识”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同为重要的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代表,传统友谊深厚,合作密切深入。近年来,两国人文合作成果丰硕,不少印尼人选择来中国留学。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陈佳微、张勇良、南平是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他们近日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还将有更多印尼人想要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我去了故宫两、三次”
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课程中,有一门“中国文化传播”,在留学生中广受好评。留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中国文化,在课余畅游中国,不少人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陈佳微回忆道,她去过上海、杭州、重庆、西安、内蒙古、长沙、广州、深圳等地,而她最喜欢的城市当属北京,因为她对中国历史文化情有独钟。虽然北京现在发展很快,但名胜古迹还是保留得特别好。陈佳微曾到故宫、天坛、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游览,特别是故宫,“我去了两、三次”。陈佳微表示,未来她打算回到印尼当一名汉语老师,“中国的历史文化、汉语语言需要更多人去认识”。
张勇良同样在中国多地留下珍贵回忆。他举例称,在凤凰古城见到了很多苗族服饰,他很喜欢这种华丽的服饰,令他想起印度尼西亚的民族服装。在张勇良看来,中国的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值得在国际上进行传播,需要让更多人看到。张勇良最喜欢的中国城市是重庆和成都,他表示,提到川渝,自然要谈及美食,热辣的火锅正和心意。
每晚8点都要看人民日报公众号
在中国学习、生活,少不了中文的听说读写。在三位留学生中,南平是学中文时间最短的,目前学了两年,但也已经十分流畅。南平已经通过汉语水平考试5级,他谦虚地说,“比其他学生还是低一点。”他表示,汉语水平考试的出题范围包括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中国文化等方面。被问到考试难度,他笑道:“难!但听力方面我觉得还可以。”事实上,南平的硕士毕业论文就写的是听力方面的选题,探讨如何提升听力能力。
陈佳微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好感,起源于小时候爷爷奶奶爱看的中国电视剧,特别是古装剧里的装扮,让她印象深刻。如今她学中文,也少不了电视剧的陪伴。她表示,中国电视剧特别火,赵丽颖、许凯等中国演员也印尼也很红。通过看中国电视剧,能够锻炼听力,通过看中文字幕,也能熟悉汉字的写法。
张勇良学中文另有一套“绝招”。他表示,老师曾经向他们介绍,微信有“公众号”功能。每天晚上8点,他都要打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看《夜读》,通过《夜读》栏目里的暖心故事,他了解了不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投资印尼
2023年,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截至今年7月,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已超400万人次。雅万高铁,这块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承载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助力印尼加速奔向现代化,跑出印尼民众幸福“加速度”,书写了中印尼合作共赢的新篇章。随着中印尼合作不断深化,对许多印尼年轻人来说,学中文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陈佳微表示,当时雅万高铁开通运营的消息在印尼反响很大,“对我们来说,这个是我们第一个高铁,对我们印尼人是有很大帮助的,也特别受我们印尼人的欢迎。”陈佳微认为,现在更多印尼人想要学好汉语,因为印尼出现了很多中国跨国公司,未来,印尼与中国的合作还会更多。
南平此前曾是在北京印尼留学生协会主席,不仅经常参加印尼驻华大使馆的活动,庆祝印尼文化、学习中国习俗,他还在北语举办了多场活动。“我们举办了一个比较大的招聘会,跟很多中国公司合作。”南平说,当前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投资印尼,他们需要会说中文的印尼人才。
监制/王丕屹
策划、审校/牛宁
文案/何洌
后期、运营/陆宁远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叶锦添:我想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 国际最新研究:“细菌吃塑料”或助力缓解全球塑料污染
- 前7个月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1%
- 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我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建成
- 好评中国·大国工匠|抓创新不问“出身”
-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闭幕 :创新成果已可见,更多突破正当时
- 31省份上半年GDP出炉:15地跑赢全国,上海增势最猛
- 更好满足文旅消费新需求(微观)
- 乌克兰外长:近期乌军事政治领导层将发生人员变化
- 中国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
- “中国菜”首次向世界发布 河南10大名菜上榜
- 浙江机场春运预计运送旅客超920万人次
- 重庆将建虚拟电厂助力度夏期间安全可靠用电
- 10多名梅花奖得主亮相越剧春晚 携经典剧目“闹元宵”
- 英国学者:全球南方的崛起为消除和平障碍带来新希望
- 外国游客热衷China Travel 新手进阶不断“探秘”
- (新春见闻)非洲医生河北过节:忙碌中感受热闹中国年
- 三秦沃土吸睛欧洲 中欧企业西安共话农业合作
- 沪滇专家携手成功探索恙虫病临床特点
- 驻美使馆发言人就中国公民入出境美国频受滋扰答记者问
- 热门推荐
-
- 黎以紧张局势暂时结束?最新情况汇总
- (“成绩单”里的中国活力)从购物车里的东盟特色农产品 看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从何而来
- 软体机器人迈向绿色 可生物降解人造肌肉问世
- “一头猪”如何成为多界“顶流”?
- 《秘境回声》数字藏品揭幕,亮点有哪些?
- 新疆独库公路: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自驾的“网红公路”
- 泰国华富里铁路最大连续梁顺利贯通
- (新春走基层)客家人的手工秘制猪肉干:香飘万家喜迎春
- (文化新纪行)四川三星堆: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持续攻关“古蜀谜题”
- 多地明确骑电动自行车须戴头盔 有城市免费赠送
- “国和一号”已实现整机全国产化能力 产业链联盟不断扩大
- 云南光伏并网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
- 国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和IPTV全面取消开机广告
- 157件拿破仑时代文物亮相山东博物馆
- 中银香港2024年前11个月人民币清算量达约660万亿元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750家次
- 法国前总统奥朗德表示不排除再度参加法国总统选举
-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完井工具“智慧工厂”建成投产
- 2023年安徽汽车产业营收1.16万亿元 新能源车产量增逾六成
- 从日常生活到顶级时尚圈,汉服渐成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