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同行 中哈携手点亮文明交融之光
草原广袤辽阔、山河壮美巍峨、人民热情友好、发展日新月异……这里是从古至今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热土——哈萨克斯坦。
这片土地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山间驼铃声声、大漠孤烟袅袅,曾见证各国人民在此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中哈人文交往正不断谱写新的友好篇章。近日,人民网“文化丝路”采访摄制组走进哈萨克斯坦,感受中哈两国在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等领域多元交流大格局,探寻不同文明之间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相处之道。
首倡之地 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中哈民心相通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十余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2023年,中哈贸易额首次突破了400亿美元的大关,达到410亿美元,同比增长32%。
走进哈萨克斯坦,无论是数码商场里醒目的“小米”手机标志,农贸市场里来自中国的瓷器,还是道路上奔驰的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中国品牌汽车,都是中哈贸易畅通的真实写照。正如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往来和货物交换曾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乐章,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贸易通商,也在进一步拉近中哈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
“我关注很多中国汽车品牌。如果有机会,我想去中国的海南旅游。”
“我在阿斯塔纳售卖中国的陶瓷餐具,卖得最好的是茶具,随着中哈关系越来越好,已经越来越多客户去中国选购商品。”
“因为做木材生意,我去过中国五六次。我儿子正在学习中文,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投资。”
……
在哈萨克斯坦街头,记者遇到的多名当地民众都热情地表达着对中国的友好之情。
不久前,“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在中国开幕。当前,中哈之间实现互免签证,双方已建立友好省州和城市26对,民众之间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传承千年的友好情谊更加深入人心。
跨越时空 同舟共济的友好情谊代代相传
在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街。街头拐角处,荷花造型的冼星海纪念碑静静矗立,铭记着一段动人的往事。
1941年,中国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给了冼星海一个温暖的家。在这里,冼星海完善了《黄河大合唱》,还创作了讴歌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2019年,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上映,将这段感人的故事搬上了银幕。
“我常常想,如果我是冼星海,我会不会像他一样坚强。”在电影取景地阿拜歌舞剧院前,哈方艺术指导科曼贝科夫有感而发。电影杀青了,科曼贝科夫感觉自己与中国的距离拉近了。“中方剧组来得早、走得晚,他们的勤奋、专业精神和团队意识让我们深受感染。”
在战争岁月里,拜卡达莫夫一家与冼星海结下了患难真情。哈萨克谚语说,“救人一命,家里的羊会生双胞胎。”这与患难相扶、仁者爱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
今天,在阿斯塔纳的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医者的“仁心”透过耐心细致的中医治疗传递。
“推拿可以通经络;艾灸可以补阳气、祛寒;拔火罐可以祛湿。”在治疗室,从中国留学归国的马文轩细心地为患者古丽日依娜推拿。
——“怎么找到的这里?”
——“都是一个传一个!”
脑梗手术后,古丽日依娜通过病友间的口口相传,来中心进行康复治疗。治疗改善了她的行动能力。在短暂的候诊间隙,她期盼地问起,中心何时扩大、何时引进新的中医疗法。
自2022年12月揭牌以来,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已经累计接诊患者近8000人次,开展国际远程会诊200余人次。当前中心有近10位中哈两国的中医,每天接诊患者约60人。作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在哈萨克斯坦大受欢迎,成为拉紧人民情感纽带的一股“暖”力量。
互学互鉴 点亮人类文明交融之光
哈萨克民族有一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来到哈萨克斯坦,人们会发现,音乐和马文化也是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桥梁——
在阿拉木图的乐器博物馆里,中亚民族的传统乐器冬不拉、西欧的吉他、中国的二胡、南洋的竖琴同馆陈列,共同诉说着多样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故事。
在哈萨克斯坦汉学家哈菲佐娃眼里,《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中,明显体现出了马与英雄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与哈萨克斯坦历史上勇士和坐骑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以‘马’为题材的雕塑、绘画、音乐等文艺作品,拉近了黄河流域民族和游牧民族等其他民族文明的距离。”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互相分享文化交流的成果。哈菲佐娃说,为了实现共同发展,人类应该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今天,中哈之间的文化交流正以更多的形式展开。
5月下旬,每周一到周五,阿斯塔纳电视台的观众都可以观看到译制的中国电视剧《上阳赋》。到6月,则由另一部中国电视剧《狼殿下》接班。节目制作人阿谢尔·努基舍娃说,通过影视剧,哈萨克斯坦人可以看到,中国人如何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交流是双向的。今年4月,哈萨克斯坦剧组《至少在电影里》来到浙江横店影视城拍摄,受到热情关注和欢迎。2023年7月,晚会《富饶的家乡》在新疆人民剧场登台,将哈萨克斯坦多彩瑰丽的歌舞带到中国。
在阿拉木图“尚斯书店”,1000多种关于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图书整齐排列,琳琅满目。负责人扎娜尔·哈基莫娃介绍,随着“中文热”的升温,书店生意越来越好。“卖得最好的是介绍中国的系列百科全书,其次是作家王蒙的《这边风景》等小说,已经多次卖完再重新印刷、订购。”
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东方系教师古来娜·杰恩斯是书店的常客。看到合适的书籍,她会在课堂上推荐给学习中文的学生们。她的学生别克扎达·萨尔善拜娃则说,自己因为汉字像一幅“画”而大感兴趣,现在,她已经学习了偏旁部首、拼音,了解了象形文字的内涵。
当前,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分校落户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鲁班工坊在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成功落地,在哈5所孔子学院顺畅运营,中哈两国还联合组建考古队。正如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所指出的,越来越多的生动成果表明,中哈已搭建起立体文明互鉴格局,两国睦邻友好的民意基础更加夯实,为加强文明交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树立了典范。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到今天共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这对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必将携手并肩,不断谱写两国世代友好新的美好篇章。
(刘慧、刘宁、徐祥丽、俄布拉依·对山、涂敏、许峥、褚梦琦、邓洁、阿尔达克、李明琪)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何以加速协同创新?
- 《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公布 推动公共服务高效化
- 中新真探:喝可乐可以溶解肾结石吗?
- 落实税惠政策提振信心
- 生动讲述红色题材故事 电影《高君宇》在山西正式启动
- 甘肃省博物馆发声明:已致函百胜(中国)要求立即停止涉嫌侵权行为
- 《不期而至》收官 情感悬疑叙事引人入胜
- “母亲”形象的吸引力法则
- 这个民营经济大市,为民企接班操碎了心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美国航空公司全国范围内停飞所有航班
- 未来三天华南沿海有较强降雨 华北东北等地多对流性降雨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 | 山行资本徐诗:中国有望涌现一批世界级企业家
- 西门子2023财年净收益创纪录达85亿欧元
- 打出效能“组合拳” 广西无纸化审核地图3.6万幅
- 中国铁路12306已累计售出黄金周车票1.1亿张
- 全国护肤日(国际爱肤日):关注内外抗衰 远离皮肤疾病
- 哄抬连花清瘟、抗原检测试剂价格? 广州4家药品经营者被立案查处
- 拜登又口误!“俄罗斯应停止对‘俄罗斯’的攻击”
- 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更多地区经济动能不足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 水产专家研讨养殖业“上岸”“下海”新方向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丰县:百亩瓜蒌结出富民兴村“黄金”果
- 新疆葡萄丰收季 合作社助农采收销全国
- 哈马斯要求以色列遵守7月收到的停火方案
- 中国—东盟数字生态合作论坛在曼谷召开
- 江西最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钢箱拱桥主桥通车
- 红土地上振兴路:乡贤返乡擦亮万载百合“金字招牌”
- 暑假过半,孩子“机”不离手该咋办
-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探寻合肥 赞叹科创 流连人文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间收藏现“宝物” 海南民众掀起“鉴宝”热
- “百列万人”游新疆暨“京和号”旅游列车发车仪式在京举行
- 集团陷欺诈风波 特朗普及其子女或将被传唤出庭
- 全球市场持续向好 1200余名海外客商相聚第六届徐工国际客户节
- “花好月圆”中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越南
- 山东冠县警方通报网传“9岁男童疑遭故意伤害”案件
- “投资安徽行”外资企业圆桌会频传合作佳音
- 端午假期福建沿海水路运送旅客近39万人次
- 日本茨城县附近海域发生4.8级地震 福岛县有震感
- 沙特国家新航司利雅得航空:计划开通多条中国直航航线
- 以色列再次空袭加沙地带 两天超过20人死亡
- 乳房再造“援”梦公益救助行动:医学专家建言“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