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牛苹果更“牛”了(新春走基层)
人民日报 记者常钦 王锦涛
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我们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实干者的姿态永远向前。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行走山川大地,触摸发展脉动,感受万家灯火,以“时时在现场”的状态,真实记录广大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为梦想拼搏的奋斗印迹,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不看不知道,甘肃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罗家沟村,海拔1500米的沟沟坡坡里,藏着一条“苹果轻轨”!
6.1公里长的轨道,连通130多块山间台地,串起710亩果园。
1月13日,趁着好天气,天利仁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天恩忙着调度轨道运输车往山上拉肥料,“边整园子,边备农资,就等年后追肥。”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咱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勉励我们‘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我当时就在现场。”二十里铺村种果大户武正全记得真。
“今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又点赞‘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听了甭提多高兴!”武正全信心满满,“有了轻轨,花牛苹果更‘牛’了。”
“轻轨去年9月通车,苹果舒坦,咱也舒坦。”董天恩指着轨道说,以前山高路陡、人背车拉,苹果“下山”磕磕碰碰。现在,果子才下枝头,就“乘”轻轨,“零损伤”进冷库。
“3个汽油机头、6节简易车厢,一个班次拉2400斤。”董天恩算账,“下山运苹果,上山拉农资,往返只需一个钟头,经济效益提升了一大截。”
走进花牛苹果基地,新鲜事不止这一桩。
当地果农津津乐道的,还有“一棵苹果树和三位教授”的故事。
“陇原工匠”、天水师范学院教授呼丽萍,手把手教病虫害防控;甘肃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佰鸿,瞄准果园精细化管理;省农科院果树专家马明,把关水肥调控。
“专家把脉开方,生病的果树缓过了劲,还成了丰产树。”武正全连连点赞。
冬阳下,果园里的防雹网闪着光,埋在地下的滴灌管网,把水分、营养“喂”到果树根系……
科技扎根,果农挑上“金扁担”,花牛苹果驶入提档升级“快车道”。天水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主栽品种更新到第六代,优质商品果率超过80%,标准化果园种植面积达50万亩。
花牛苹果更“牛”了,离不开金融活水。
“果园上规模、提品质,‘苹果贷’帮了大忙。”武正全说,利息低、还款灵活,50万元以内,凭信用就能贷。
南山花牛苹果基地种植面积超15万亩。近3年,农业银行天水分行发放贷款2.75亿元,扩种植、购农机、买肥料,基地合作社200余户会员、二十里铺村300余户村民受益。今年还将推广“果园防灾贷”,为苹果产业持续护航。
花牛苹果“牛”起来,新兴业态火起来。
好苹果咋卖好价钱?紧盯需求侧,每年采摘季,合作社派出“信息员”,北上广,主销地,收集消费需求,按果形大小、色泽深浅、糖分含量,分级分类、定向供货。
“让每颗苹果找到最适宜的买家”。线下“私人定制”,带动4万多果农受益。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年人均果品纯收入超过8700元。
麦积区甘江果蔬保鲜库,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花牛苹果正验单发货。
第1500亿件快件!去年11月17日,张鹏飞发往重庆的一箱花牛苹果,成为全国快递业务量新纪录的见证者。电商触网卖果,张鹏飞去年光苹果就卖了6万多单,10多户脱贫户跟着他学直播带货,收入翻番。
“牛”起来的花牛苹果香飘海外。“我们现有4个海外仓,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天水嘉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闫刚说,2024年销售额增长50%,创汇近亿元,六成销售额来自花牛苹果。
丰收账托起新愿望。
“建智能防雹网800亩,购置新一代防霜机,安装植保弥雾系统,推广水肥一体化200亩……”武正全的生产计划满满当当。
“上马智能分选线,新建一个海外仓,让花牛苹果成为‘国际果’。”这是闫刚的新憧憬。
麦积区果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永新,自称“果保姆”。苗木繁育企业2家、苹果分级包装初加工企业73家、重点仓储龙头企业22家、苹果深加工企业2家……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老高信心足:“新时代,攒劲干,让花牛苹果‘牛’下去!”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点水成“金”生态富民 浙江安吉交易水生态产品1.46亿元
- 清雪除冰后,铁路“除障青年”又忙上“春山”
- 约瑟夫·马奥尼:无法有效解决自身问题的社会,往往喜欢将责任归咎于他人
- (新春走基层)青岛王哥庄大馒头:500年历史传统美食创“亿元”产业成经济新引擎
- 陈明龙:管理房颤 需早发现、早治疗
- 中蒙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新货运通道启用
- 2023年曼谷国际时装周隆重举行
- 俄称俄乌和平谈判的障碍在乌方 乌称目前没有与俄谈判可能
- 海内外旅游业界人士相聚厦门文旅推介会 共谋新发展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今天发布
- 东北地区首个涉铁公路“双T构”梁转体成功
-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普京从政大事记:下一个六年怎么走?
- 上海多项创新助企业“体面”退出并涅槃重生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生态环境部:将实施“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人才互通计划
- 中新健康丨中国多学科专家率先绘制“多维组学图谱” 形成乳腺癌“立体式”精准诊疗策略
- 北京市首批“社银合作”试点在丰台启动
- 安徽侨乡特色咖啡飘香 民宿一房难求
- 广西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建议船只回港躲避“派比安”
- 湖北与央企新签合作项目97个 总额逾3214亿元
- 微短剧新规来了,带来什么变化?
- 热门推荐
-
- 国际社会应着力推动巴以冲突降温
- 湖南靖州乡村抱团联盟“强”产业 集体经济“暖”民心
- 打造开放高地 江西赣州国际陆港“融湾”再加速
- 戏曲大省山西多举措守护“中国符号”
- 湖北省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
- 半影月食5月5日登场 中国大部因天气无缘“月亮变脸”
- 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 中国首艘大型Mark III Flex薄膜式LNG船在沪交付
- 【统战地标 上海】一百多年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这里提出
- 俄警告:将击落乌克兰上空的F16战机
- 浙江戏曲电影展在香港开幕 展映《汉文皇后》等经典
- 韩晶:多措并举拓宽毕业生就业路
- 观天下·美国政局 | 拜登:别斗了 麦卡锡:不撕他讲稿
- “这样做国家会灭亡”逾7万人签名反对日本增加防卫费
- 优化升级!12306网提高旅客候补购票成功率
- 春运大幕今日正式开启 这几个方向抢票要“拼手速”!
- 中新健康丨2024年上海孤独症儿童关爱宣传周在闵行启动
- 我国施行产品召回制度20年 累计开展缺陷汽车召回三千多次
- 福建口岸首次出口混合碳四
- 海南发布实施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提高防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