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龙:管理房颤 需早发现、早治疗
中新网6月7日电 6月6日为中国房颤日,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心力衰竭、中风等严重并发症,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是常人的5倍。房颤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这一“老年病”?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兼心内科副主任陈明龙在中国新闻网“中国房颤日·心脑健康特别节目”中予以解读。
该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中国新闻网主办,强生医疗科技支持。活动邀请了卫生健康领域部委领导、临床专家、学界及行业代表,深入探讨健康中国建设、公众健康意识、医疗技术创新等话题,普及房颤防治健康知识。
“房颤确实是老年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生率在10%以上。”陈明龙解释称,除了随着年龄增长,心房纤维化引起房颤以外,老年人本身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或多或少累及心脏,促使房颤的发生。
房颤要如何预防?陈明龙说,除了年龄增长这一自然过程,主要还是要进行危险因素的管控,这包括对不良生活习惯的管理等。“比如高血压病人要好好控制血压,冠心病病人要把心肌缺血解决好,对糖尿病、高血脂等的管理也应该加强。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房颤本身的发病率也是可明显减少的。”
陈明龙强调,房颤的控制并不是单纯为了控制房颤本身,而是把引起房颤的发病危险因素控制好,这才是真正所讲的上游治疗。
那么对于家有老人的年轻人,能为父母做什么?
陈明龙指出,对于还没有房颤,但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的老人,子女应该主动关注、定期体检,早发现、早纳入规范治疗很重要。更早发现才能更早干预,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已经诊断为房颤的病人,则应配合医生认真把房颤疾病管理做好,而对于已经酿成后果的患者,比如已发生中风等并发症,更要做好积极干预。”陈明龙说。(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门女警”王一凡:从警12年 坚守口岸一线卫国戍边
- OTA平台酒店评分机制引消费者质疑 涉事宾馆下架
- 浙江省防指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
- 秘鲁学者:秘中两国务实合作 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丨世界观
- 进入花粉高峰期,花粉过敏怎么办
- 广西与东盟各国共拓大健康产业市场
- 当心!她每天跳绳4000个减肥 结果进了手术室
- 辽宁招商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10亿美元
- 打通实体经济的物流“筋络”
- 国庆假期:文旅消费热 市场活力足
- 在叙华侨华人向叙地震灾区捐赠物资
- 辽宁民政发布5起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涉及养老机构、殡葬管理等领域
- 中国国开行向尼日利亚卡卡铁路项目发放首笔贷款
- 台风“格美”来袭 辽宁七月底前还有三次强降水过程
- 剧作家何冀平:从北京到香港,从京腔到粤语
- 中国珠宝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与东盟贸易日趋活跃
- 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广东 粤海面风力持续加大
- 2025投资泰国交流会(陕西专场)举行 助力陕西与泰国经贸合作
- 打造立体化发展模式
- 广西梧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一亿吨
- 热门推荐
-
- 非洲葡语国家议员感受贵州美丽乡村 乡村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 多地启动HPV疫苗免费接种:为何选中二价苗,产能充足吗
- 宁夏推动旅居养老 打开“银龄生活”新方式
- 2023年我国最冷、最热纪录均被刷新
- 从辍学打工到斩获全国金奖
- 在12306公众号疯狂留言就能候补车票成功?铁路官方回应
- 天津举办“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暨“全民义务植树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 集大原高铁“三最”连续梁成功完成转体
- 又到一年花开季 赏花经济竞绽放
- 时隔八年!乌鲁木齐至伊斯坦布尔往返客运航线复航
- 空腹晨跑 是否更减肥?
- 英国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迎中秋”:了解中国文化 才能拓展中国市场
- 七夕节七对新人西安华清宫体验唐宫婚典
- 泰国迎来首个中国出境旅游团
- 1-7月中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7.4%和7.9%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4年3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
- 中美合唱团联袂在深圳上演大型交响清唱剧《大风歌》
- 希腊学者:文明交流互鉴应避免落入“选美比赛”悖论
- 快递小哥宋学文:小快递有“大学问” 超30万件包裹零误差
- 共商数字化转型助力航空发展 多项重磅成果在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