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或比现有技术更有优势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同期发表两篇相关生物技术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在用户指定的基因组位点插入、倒位或删除长DNA序列,能实现这些基本DNA重排的单步法或提供一种更简易的基因组编辑方法。
这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或比现有技术更有优势,比如,有望比现有技术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大规模基因组编辑,以及能介导重组而不是造成需要修复的断裂。
据论文介绍,用于重排基因组中长DNA序列的可编程系统或成为基因组设计领域的一个有用工具,而大规模基因组重排通常由重组酶(催化DNA断裂和重组)或转座酶(将DNA片段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这类酶来完成。如果这些酶可通过编程靶向特定位点,就可能成为有效的基因组编辑工具。
第一篇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rick D. Hsu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研发出一种将可编程重组酶用于基因编辑的技术,这些重组酶由RNA引导,RNA则作为引导重组酶靶向位点和促进预选编辑的“桥”。
这个RNA“桥”含有一个指定供体DNA序列的区域以及另一个指定基因组插入位点的区域,两个区域都能通过独立重编程识别并结合不同的DNA序列或插入位点,并对不同类型的DNA重排使用一种通用机制。这个“桥”RNA比使用常规重组酶的现有基因编辑技术更易修饰,现有基因编辑技术需利用更复杂的蛋白质-DNA结合位点。
另一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日本东京大学西增弘志( Hiroshi Nishimasu)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他们用冷冻电镜解析了第一篇论文中这种重组酶的结构,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概述。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鉴于这项最新研究演示了对细菌的基因组编辑,后续仍需进一步评估该技术在不同物种和细胞类型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包括哺乳动物细胞。他们认为,该技术“是大规模基因组修饰领域的一次令人欣喜的进步,今后有着许多值得探索的应用”。(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5.4级地震 东京震感明显
- 澳大利亚7月新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产新车销量增长130%
- 音乐剧《诗经·采薇》承古融今唱响传统文化 将打造《诗经》三部曲
- 瑞安市公安局回应“小学废弃校区内现多封举报信”
- 韩最大在野党将向公调处举报总理韩德洙涉“内乱罪”
- 西江流域2024-2025年度水资源统一调度启动实施
- 加拿大9月份通胀水平扭转升势
- 财经观察:夏粮丰收,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 中国作协启动“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
- 文化中国行|南通举行“共赏一轮月 五洲一家亲”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 网售减肥胶囊添加违禁成分 浙江宁波查办一批食品违法案件
- 国家文物局:已促成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 渣打集团2023年对中国相关投资效益显著
- 《绘画三故事》 从文学进入绘画的三种可能
- 洪水防御中,一群水文人默默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 南农大宿迁研究院培育“枸杞番茄” 江苏首种成功挂果
- 投洽会观察:“高光”之下 RCEP发展快车如何“高质”运行?
- 贵州: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守好基层健康“门”
- “叶圣陶教师奖”获得者卫晓萍:我为什么要在幼儿园里建生活体验馆?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遭袭5死18伤 俄军拦截14枚火箭弹
- 热门推荐
-
- 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一周年 “漫游卡”游客平均游园超17次
- “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儒家思想方法论的永恒魅力
- 美总统参选人黑利祝贺特朗普,但称“比赛远未结束”
- 越南消费者趁“双十一”忙淘中国货
- 亚太为何要打造这两个新招牌
- 化身“苏轼”,辛柏青领衔田沁鑫大戏《苏堤春晓》杭州首演
- 一碗腊八粥传递“文化味” 上海玉佛禅寺连续15载施粥祈福
- 湖南公益慢火车上开集市 十年助农“带货”逾千万斤
- 利率低至3.25% 银行消费贷开“卷”黄金周
- 北京援建雄安宣武医院进入筹备开诊阶段
- 广西超万人次报销辅助生殖费用逾2217万元
- 人形机器人:考验中国“硬科技”
-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西部造成油库起火
- 滇桂黔携手探索文化旅游新玩法
- 三江源牧民生态管护员: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 山西晋中打好“农高牌” 现代农业向“新”而行
- 日本海上自卫队:两机坠毁事故已致8人死亡
- 天津蓟州盘山景区恢复开放
- “2025,电影院见!”2024贺岁元旦档电影片单发布会举办
- “十四冬”火炬手杨宏峰:传递现场距离破冰救人地仅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