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用关税打压中国车,欧盟此举为何不得人心?
“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来说,欧盟这一决定弊大于利,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13日,针对欧盟委员会宣布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8.1%临时反补贴税一事,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向《国际锐评》表示,欧洲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而不是搞保护主义。
不只大众,奔驰、宝马等欧洲车企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发展,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欧盟中国商会也发布声明,对欧方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可能导致中欧贸易摩擦升级、冲击中欧经贸和商业关系表示担忧。
欧洲车企作为被欧盟“保护”的对象,此次集体发声反对,足以说明欧盟的这一决定根本不是为它们着想,而是在搞政治操弄。这一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可谓损人害己。
事实上,自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起,欧洲内部就出现巨大分歧。德国、匈牙利等国明确反对,认为这么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欧方初裁披露来看,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中国电动汽车给欧洲带来的“冲击”,并不像一些人渲染得那么严重。来自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为8%。而2022年,欧洲品牌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达到6%。两者相差不多。既然如此,欧方为何不顾反对声,执意用关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呢?这背后,既有欧洲内部复杂的利益博弈,也与欧方一些人的三种心态有关。
其一,打压中国发展的心态。在欧洲,主张中欧合作是主流声音,但同时也存在一股反华势力。这些人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刻意夸大中欧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分歧,一味渲染中方在中欧合作中“占了便宜”,设法阻挠中欧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特别是在当前欧洲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升温的背景下,这种噪音似乎找到了空间。从阻扰中企赴欧投资,到用关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逢中必反”成了欧洲某些人的政治正确。
其二,惧怕公平竞争的心态。欧洲长期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优势明显,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欧洲一些人惧怕中国实现“反超”。欧洲一些媒体直言,把中国汽车“挤出去”,能为欧洲汽车生产商赢得更多发展时间。事实真是这样吗?
表面看,欧洲车企似乎能短期获益。但长期看,用不公平手段打压竞争对手,不仅会增加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也难以真正提升欧洲车企市场竞争力,对欧洲自身伤害更大。美国金瑞基金高级投资分析师安东尼·赛新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效率很高而且保持领先,欧盟的关税不会给它们带来太大影响,中国汽车仍然比欧洲汽车更有竞争力。
其三,对美国亦步亦趋的心态。欧洲曾是美国贸易保护行为的受害者,这次摇身一变为贸易摩擦的发动者,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压力。最近一段时间,美方一边炒作所谓“产能过剩”的虚假叙事,一边把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大幅提高到100%。同时,美方还拉拢施压盟友,构筑围堵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小圈子”。
上个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欧时,就呼吁美欧联手应对中国电动汽车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分析称,欧方此次效仿美方加征关税,也是为了给美方一个交待。但欧方需要冷静想一想,以牺牲中欧合作大局为代价,去迎合美方对中国的打压,究竟值不值得?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近年来,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纷纷拓展在华新能源汽车业务。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城等中企已经或计划在欧洲投资建厂。通过良性竞争与合作,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有利于提升欧洲产业竞争力,也符合欧洲追求能源转型、减碳发展的愿景。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关税带不来竞争力,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优势是通过充分竞争拼出来的,而不是靠产业补贴补出来的。欧方应认真倾听各界客观理性声音,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如果欧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捍卫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
- 锦绣中国年|俄罗斯一家人沉醉江南古镇:“中国年很浪漫”
- 黄埔一期曹渊孙女: 祖父牺牲后周恩来叶挺照顾遗孤
- 高新发展收购计划疑搁浅 股价一字跌停
- 过冬的“电子羽绒服”,你准备好了吗?
- 东北亚氢基能源加注基地项目在大连长兴岛正式启动
- (国际观察)日本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贻害无穷
- 长安本地荔枝将上市 预计价格在每斤30元以上
- 绩效考评不满60分,是否就是“不称职”?
- 养海鲜 种水稻 塔克拉玛干沙漠何以化腐朽为神奇
-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迎来两周年
- 两辆小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驶出主路 北京交警通报
- 普京:如美国在德国部署远程导弹 俄将考虑重新部署中短程导弹
- 文旅为“媒” 长江中游经济区“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架起发展连心桥
- 重庆法院通报:“零包贩毒”仍是主要形式
- 开门升温 业内看好10月房地产销售数据
- 胡塞武装称袭击美国军舰 美称拦截胡塞无人机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海内外专家共议发展中国新质生产力
- 昆明动物园猴山内2只猫疑似被猴群欺负?官方回应
- 让云南戏曲“活”起来 政协委员建议开展戏曲电影工程
- 热门推荐
-
- 录取通知书寄往下一个“钱学森”
- 巴基斯坦“洋经理”的中国梦:看我的照片,让你一秒爱上中国!
- (乡村行·看振兴)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山西襄垣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为香港紫荆书院学生访问团举行欢迎交流活动
- 第三届爱莲国际青少年芭蕾舞比赛落幕 为孩子们打造展示平台
- 丰富“电影+”文化产品 “京演1号厅·剧汇暑期欢乐季”开启
- 中消协舆情报告:平台住宿预订退订暗藏“杀招儿”
- 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住建部:每个省份力争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
- “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四川成都开展
- 众行致远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 涉案流水超12亿元 内蒙古警方破获特大非法经营案
- 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4亿吨 同比增长3.1%
- 探访丝路古道上的山丹汉明长城
- 大熊猫为什么不冬眠?
- 两部门联合出台政策 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 湖北将出现今春首场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 5人死亡 山西挂牌督办上党区“1·29”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 干眼症患者人数众多 上海探索为患者建“干眼症档案”全程跟踪诊疗
- 消费贷进击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