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海内外专家共议发展中国新质生产力
中新网广州12月3日电 (张璐)3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举行“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平行研讨会。会上,海内外专家就智能时代中国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首先发表主题演讲。他详细阐释了新质生产力涉及到的三个核心环节: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其中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数字智能经济、新材料、新生物医药和新高端制造。
黄奇帆称,新服务中最关键的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当前中国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不到三分之一,远低于欧美50%左右的比例,这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的短板之一。新业态最重要的是与世界的潮流紧密相连,全方位实现内循环、外循环一体化,实现内贸、外贸同线同质同标。他认为,“数字贸易也是中国的短板之一,但也是未来巨大的增长极。”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就如何保持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发表演讲。他指出,提高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制造是重要方向,以此开创一个财富绿色增长的新纪元。
“生物制造在基础工艺上可以减少对化学助剂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将传统的化学工业转变成可持续的生态工业,并推动传统农业模式的转变。”马延和说。
“我们在欧洲看到这样的事实,就是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力非常突出,非常强大。消费者都认为中国这些电动车确实是很好,价格也很合适。”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表示,中国经济展现出很大的韧性和灵活性。
新加坡相圣学院联合创办人傅宝联从传统文化看经济的发展,并从文化角度去看人工智能。他表示,人工智能在我们的认知里面,是知识的总汇,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所以人工智能危不危险,就看人的智慧,智慧来判断人工智能是否危险,要从人心和传统文化进一步理解。(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京启动经济“摸家底” 新增数字经济调查内容
- 总台记者专访丨塞尔维亚总理及议长:中国发展惠及全球
- 冬季如何避免鼻炎发生?
- 26国智库学者广西感受“智”造魅力 盼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
- 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规模创纪录
- 西藏机动车保有量超92万辆 新能源车增长迅猛
- 海外网评:顶住多重压力,中国外贸显韧性
- 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粮油产业向营养健康转型升级
- “非遗”高甲戏《围头新娘》将进京演出 用两岸故事讲述“平民史诗”
- 塔克什肯口岸:查验零延时 通关零等待
- 金融支持力度加强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往昔“远东第一大水厂”迎140周岁生日
- 山西:60种药品327个产品降价 平均降价48%
- 英国伦敦发生枪击事件 致1死2伤
- 瞄准新能源汽车市场 外企加快在安徽布局
- 以坚韧与诚意赢得信心!
- 美媒:OpenAI董事会与阿尔特曼讨论让其重返CEO岗位
- “超大特大城市俱乐部”,又扩容了
- 报告称,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产业已迈向高质量出海新阶段
- 文旅部推出“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活动
- 热门推荐
-
- 国开行发布国家助学贷款手机客户端
- 信用评级下调折射美国治理失能
- 菲美“肩并肩”联合军演启动 专家忧危及地区和平稳定
- 台风“康妮”逼近 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3月29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国际锐评|起底美国的对外“人权战”
- 深圳规模最大棚改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 中新健康|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完成罕见肿瘤样钙质沉着症切除手术
- 7月份北京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 同比上涨0.1%
- 开放型外贸新体制逐步完善
-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何升高?研究发现火灾也是“罪魁祸首”
- 中国电影家协会就吴亦凡案发声:坚守道德底线 不越法律红线
- 纪念原著出版80周年 图像小说版《小王子》带来文学和艺术双重审美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第三届“文化旅游看河北——传统村落我的家”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达人西游”踏遍天山南北胜景
- “中巴青年故事会”:云端展“看中国”万千气象
- 视障人士结婚登记首用无障碍制式文件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启 “四个第一”为十年首次
- 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丰富金融领域“上海价格”“上海指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