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面面观丨四国元首同期访华参加 阿拉伯国家为何如此重视这一论坛?
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5月28日至6月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消息一经发布,引来中东地区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各大电视台和报社提出了共同的问题,阿拉伯国家为何如此看重这一论坛?
中阿合作论坛生逢其时 二十年来成果丰硕
2004年1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埃及开罗的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共同宣布成立中阿合作论坛。
可以说,成立论坛是中国和阿盟着眼中阿关系长远发展做出的战略抉择。彼时美国发生“9·11”事件不久,美方把“反恐”作为其外交首要任务,同时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两场战争,以“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为由,大张旗鼓推行所谓的“大中东计划”。阿拉伯乃至伊斯兰世界承受巨大压力,亟需寻求友好国家的支持,扩大外交回旋余地。
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阿拉伯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既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中阿双方共同利益之所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中阿合作论坛应运而生。
吴思科曾经担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多年,他的回忆无疑是对中阿合作论坛过去二十年的最好总结:“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和中东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阿合作论坛像一艘巨轮在狂风巨浪中坚定前行,成为推动中阿关系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外交部发布的消息则显示,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已建立起19项机制性活动,涵盖经贸、能源、民间交往、技术创新、医疗卫生、卫星通信等诸多领域。
不仅如此,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阿贸易额从2004年的36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3980亿美元,增长约11倍。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实现全覆盖,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实施了200多个大型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
政治共识引领全方位合作
论坛成为“金字招牌”
从记者长期在中东工作的观察来看,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对于阿拉伯国家有着巨大吸引力。多位政治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中国不是通过战争、殖民、建立同盟等方式,而是通过和平实现发展,特别是支持阿拉伯国家独立自主寻找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沙特著名政治学者穆罕默德·哈勒比近期在《中东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集中体现了阿拉伯世界的共识。他表示,中国已做出表态,将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上展示“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共同声音”。多数西方大国在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中“无条件支持以色列”,而中国始终坚持停火止战的立场,在加沙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之时,本次会议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加强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联系,甚至“超越这种联系”,对全球局势产生影响。
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政治共识远不止于此。外交部副部长邓励近期在媒体吹风会上的表态对此有集中的体现。他说,“中国从来都认为中东没有真空,中东的主人是中东人民”。事实也是如此。纵观中阿关系发展史,中国在中东努力促进和平,从来未曾缺席,中国在中东的外交是从人道主义、公平正义、中东的和平稳定出发。一位科威特外交官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就提到,阿拉伯国家与印度、非洲、美国、日本等建立了很多双边合作论坛,但其中最好的还是中阿合作。
四国领导人同期访华
阿拉伯国家从“向东看”到“向东行”转变加速
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来宾中,巴林、埃及、突尼斯、阿联酋领导人四国领导人格外引人注目。在中东主流媒体看来,这与中国同相关国家双边关系适逢重要节点密切相关。
今年,这四个国家与中国都恰逢双边关系的纪念性节点——中巴建交35周年、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突建交60周年和中阿建交40周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埃及总统塞西开启新任期后首次访华,也是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就任以来首次访华。
上述四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鲜明代表性也不言而喻:从地理位置看,巴林与阿联酋来自海湾地区,埃及与突尼斯来自北非;从身份看,埃及、阿联酋不仅是地区重要国家,还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新成员。巴林则是今年阿盟峰会主办国;从与中国关系看,埃及还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埃及、阿联酋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四国也都是“一带一路”共建国。
沙特最大的阿拉伯语报纸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表示,阿拉伯国家都渴望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并且都在经历转型升级,特别是产业、绿色、数字的三重转型。在此过程中,除了希望延续传统合作,也希望借鉴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以阿联酋和巴林为例,阿联酋官方发布的消息显示,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在访华期间将出席中阿建交40周年庆祝活动,并与中国领导人讨论如何进一步深化友好关系,加强经济合作、发展战略对接和人文交流。巴林方面则介绍称,两国领导人将讨论双边合作以及第33届阿盟峰会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巴林还在5月28日开通首个两国间的直航航班,进一步方便人员往来。巴林旅游大臣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她本人亲眼见证巴中建交三十五年来两国关系的飞速发展,而直航的开通也将极大程度便利巴林乃至整个中东地区与中国的人员往来,期待着能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者来到巴林,助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所有行业的发展。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着力加强战略对接
放眼未来前景可期
从2022年12月举行首届中阿峰会到四国元首访华、中阿合作论坛部长会召开,中阿关系越走越近。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东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中阿密切合作对地区与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而此次部长级会议即将达成的成果也令阿拉伯国家十分期待。
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28日在政论节目中重点展望了中阿合作的前景。参与嘉宾表示,在“全球南方”、金砖国家以及联合国等机制下,中阿合作有助于解决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而规划下阶段合作以及共商地区冲突解决之道将是本次部长会的重点议题。
巴林—中国友好协会主席贾瓦德·哈瓦吉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如何加强发展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会否在本次部长会上取得进展非常值得关注。而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何时召开也是部长会的一大看点,中阿双方在供应链、清洁能源、金融、粮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规划则是企业家们热议的话题。
正如外交部副部长邓励在媒体吹风会所说,四国元首同期访华并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充分体现了中阿双方团结合作、推动中阿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共同愿望”。
监制丨穆莉
制片人丨李超
记者丨李超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发改委: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 德黑兰传出巨响 以色列称对伊朗军事目标实施打击
- 商务部:当前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总体稳定
- 参加“我的葬礼”,来一场自我死亡教育
- 美国加州野火仍在燃烧 至少27人因火灾死亡
- 美华社“金灯笼奖”表彰华裔社区贡献
- 湖北省政协委员建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第20届长春汽博会首次单设新能源汽车馆
- 又来了!特朗普可能要退这些“大群”
- 大国魅力迎来机遇:中国何以打动海外游客
- (身边的变化)闽北阳光玫瑰葡萄大丰收
- 广西柳州螺蛳粉引台青“登陆”学厨
- 江北嘴昨日“立春”
- 诚品书店发布2022年度阅读报告:“天宫课堂”带动科普书籍热销
- 拜登将前往缅因州 慰问大规模枪击案遇难者家属
- 道德绑架式“直播带货”当休矣
- 2023年气象信息挽回损失5600亿元
- 铁路部门加开高铁列车 看“中超”更便捷
- 因涉嫌贿选 韩国检方提请逮捕最大在野党前党首
- 湖南永兴:“四张清单”解“急难愁盼”办民生实事
- 热门推荐
-
- 两部门发文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
- 174家景区接待游客超136万人次 大年初一的北京有多“热”?
- 伊朗总统签署命令实施有关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法律
- 云南省五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接诉即办”
- 青海2023年完成20项各类考古调查及勘探
- 福暖中国丨“洋年货”迎销售旺季 广州南沙口岸进口超10万吨车厘子
- 2024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第二届京津冀航空职业技能大赛举办
- 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文旅达人:江源玉树,美得不想回家
- 遇事睡不着? 别让焦虑控制您的失眠
- 新疆巴州戈壁滩上逾1万峰骆驼换“夏装” 牧民采绒忙
- 不吃油能减肥降脂吗?天天吃白煮菜到底行不行?
- 岳麓峰会十年:新兴产业崛起 湘商回归加速
- 贵州:小小村医室服务千万户
- 最新研究:首批温血恐龙可能出现于1.8亿年前
- 痛惜!江苏富豪去世,享年72岁!曾上演”豪门父子内斗”
- 瓣瓣同心|十年科创硕果累累 京津产业融合唱响“双城记”
- 菲律宾船只非法侵闯仁爱礁 中国驻菲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重开陆路口岸运送人道救援物资
- 委内瑞拉限制荷法意三国外交官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