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特朗普可能要退这些“大群”
中新网12月23日电 距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住白宫不足一个月。在这关键节点上,美国拟“退群”消息再次传来。
回顾其首个任期,特朗普政府曾先后退出多个国际组织或协定,这一次,特朗普会不会重蹈覆辙?在其第二任期会否变本加厉?
二任总统又要“退群”?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
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2月22日报道称,特朗普的团队成员表示,他们有意推动特朗普在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当日宣布美国退出世卫组织。他们还希望启动退出程序后,加快行动速度。
·《巴黎协定》
美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1月8日报道称,特朗普的气候和环境过渡团队已准备一系列关于气候和能源的行政命令和公告,其中包括再次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据《印度教徒报》消息,当地时间12月8日,特朗普呼吁俄罗斯与乌克兰立即停火,并再次警告称,他想让美国退出北约。特朗普还称,如果美国盟友的防务支出“不达标”,美国“绝对有可能”退出北约。
特朗普退过哪些“群”?
·世卫组织
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启动了退出世卫组织的程序,但这一程序并未完成。2021年1月,拜登在就任总统首日宣布美国停止退出世卫组织。
·巴黎协定
2017年6月,特朗普在就任总统后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2020年11月,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2021年1月,拜登就任总统首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10月,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由包括美方拖欠会费不断增加、教科文组织带有“反以色列偏见”。202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恢复美国的会员国身份。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2018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重新启动因这一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制裁。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称该理事会对以色列“存在偏见”及“无法有效保护人权”。2021年,美国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中导条约》
2019年2月,特朗普政府以“俄罗斯违反条约规定”为借口,单方面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最终于同年8月正式退出该条约。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凡人微光点燃情感共鸣 微纪录片《追光者3:这就是高手》上线启动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扎根新疆六十载 “马背医生”与牧民的“双向治愈”
- 《来看我们的演唱会》让音乐有温度
-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 2024重庆秋交会线上开幕 推多项购房优惠
- 中国铁塔科协成立大会暨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发布系列优秀科技成果
- 巨头“抢滩”线上购药医保支付业务
- 上海探索延伸服务触角 民众足不出小区办理个人政务
- 国潮风起 非遗焕新
- 天津2024年法考报名人数1.7万余名再创历史新高
- 日媒:日首相岸田将于21日突访乌克兰 会见泽连斯基
- 你会为了省中介费自主买卖房屋吗?
- 吸高压氧提高学习成绩?当心适得其反
- 日本《朝日新闻》:美国独断专行的态度令人难以容忍
- 兰州榆中山沟沟里开“金花” 万亩黄芪铺丰收致富路
- 上海补贴1.5亿元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 从长白山到都江堰 多地冰雪游热度不减
- 中国三江源发现哺乳动物新物种——玉树管鼻蝠
- 广西遭遇强降雨多地内涝 降雨量破纪录
- 破解人才培养难题 养老护理员何时能评上“八级工”
- 热门推荐
-
- 刹住“狂飙”的电动自行车
- “打印技术”进军美妆界 最快30秒美甲
- 鲁奖得主李修文推出最新长篇《猛虎下山》 凝练“身经”记录时代
- 西江流域今年11月来水总体较多年同期或偏少一到二成
- 中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发布
- 2月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23287.9万人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就美涉疆错误言论表明严正立场
- 首只在俄出生大熊猫“喀秋莎”体重已达20公斤
- 【我们的家园】十年造林200万亩 拉萨打造生态宜居高原城市
- 多读书,读好书!北京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
-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送电突破200亿千瓦时
-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在日照启动
- 特朗普自称因“机密文件门”遭起诉 下周将出庭应诉
- 四川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火山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外媒称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将很快举行
-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开幕 除了娱乐“游戏”还有更多可能性
-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已达49只
- 让青少年做主演 音乐话剧《绘画改变人生》在舞台上推进美育
- 国内外低氧与高原医学专家参加“一带一路”高原医学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