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德使馆举办2024“国际中文日”活动
中新网柏林4月21日电(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20日,中国驻德使馆在馆内举办2024“国际中文日”活动。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发表视频致辞。2023年“汉语桥”中文比赛德国赛区选手、在德孔子学院代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德国大学汉学系学生及中小学汉语学习者共计80余人参加。
吴恳表示,汉字古老、优美而多元,历史上曾滋养世界文明,现今亦伴随中国对外交流步伐不断走向世界。中德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人文交流频繁,古老的汉字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两国开展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在德中文教育事业,愿同德方相向而行,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继续强化资源建设,通过中文师资培训、“汉语桥”、奖学金等活动和项目,进一步推动德国中文教育的发展进程。
特里尔孔子学院理事长彼得·迪策(Peter Dietze)在致辞中介绍了节气“谷雨”的由来及汉字的发明,并表示,中文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语言,更是走进中国文化的大门,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受邀嘉宾现场体验了由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特里尔孔子学院、哥廷根大学学术孔子学院和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分别承办的“纸墨之美”、“丹青之美”、“动作之美”和“茶艺之美”中国文化工作坊。“汉语桥”选手也通过歌曲、朗诵等文艺节目展示了自己的汉语水平。
中文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自2010年开始,联合国正式将每年的4月20日确立为“国际中文日”,以庆贺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2024年4月20日是联合国第15个“国际中文日”。(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斯里兰卡议长:中国借“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共建国家发展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夏秋航季预计执行航班超21万架次
- 绿色建筑建材可持续发展与国别合作大会在东方雨虹召开
- 上海2024年度省间绿电交易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创新高
- 国家卫健委:在全国组织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
- 清明假期云南大滇西旅游环线客流明显增加
- 我国5G基站突破400万个
- 彻底查清“假工程”背后的真问题
- 欧盟就俄被冻结资产收益援乌达成一致 尚待制定资金转移机制
- 乌克兰外长:随时可能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 第15届国际基建论坛在澳门举行 外宾畅谈中国基建投资贡献
- 浙江文旅观察:“文化大院”如何助力乡村发展?
- 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聚“信”谋“新”
- 法国电影传奇人物阿兰·德隆去世,曾饰演“佐罗”被中国观众熟知
- 业界: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药走向世界
- 天津港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1.2万标箱 再创历史新高
- “2025 S/S首尔时装周”在韩开幕
- 万里江山一放歌————走进北京茅盾故居
- (新春走基层)高铁列车上的灯谜会:让旅途更温暖
- 每万人不少于3名! 北京制定全科医生“2020目标”
- 热门推荐
-
- 万亿元冰雪产业再迎利好 “冷”冰雪拉动“热”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 农业银行落地首批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债券回购交易
- 成都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工信部:2027年建成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 “三国”题材手游侵权之争 海南法院裁定500万元赔偿
- 日本执政联盟就允许向第三国出口新型战斗机达成一致
- 埃尔多安:如有必要 土耳其可能会与欧盟分道扬镳
- 今年春运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
- 福州海警查获80吨涉嫌走私冻品
- 广西友谊关鲜果飘香 越南荔枝抢“鲜”通关
- 中电联: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9.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左右
- “外行”买地,逆势入局,房地产行业迎来变局?
- 保护文化生态 传承历史文脉
- 话剧《蓟州疑云》用现代悬疑重新阐释经典“水浒”
- “85后”非遗传承人复兴辽瓷技艺 获海外华媒“点赞”
- 拓宽服务贸易“朋友圈”
- “五一”浙东运河游火热 千年文化“可触可感”
- “游目:中法摄影艺术对话展”亮相巴黎
- 国际最新气候变化研究:南极海冰损失导致更多风暴形成
- 重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286.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