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企业蜕变为跨国巨头,双汇的“三把金钥匙”
中新网8月11日电 王中王、玉米热狗肠、台湾风味烤香肠、Q趣儿、泡面拍档……这些陪伴了一代代人的产品,都来自双汇。
很多人不知道,双汇原本是一座濒临破产的小小肉联厂,但如今已蜕变为全球知名的猪肉跨国巨头。
依靠着改革、开放、创新这“三把金钥匙”,“双汇”一路砥砺前行,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中国新闻网“走进民企”栏目近日走进双汇,揭秘双汇。
改革突破,敢为人先求生存
“双汇”总部在河南漯河,沙河、澧河在此交汇而过,“双汇”由此命名。
走进双汇,你很难想象,它曾经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双汇的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漯河肉联厂。彼时的漯河肉联厂规模很小,连年亏损,淡季长期停工待料,一年有半年的时间烟囱不冒烟。
1984年,伴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漯河肉联厂成为第一批走向市场、由省管下放到地方的小型肉联厂。那一年,经过民主投票,1968年就进厂当工人的万隆当选了厂长,打破铁工资,打破铁交椅,打破铁饭碗,“砸三铁”的改革措施给企业带来了新气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停工待料问题,必须推出更具勇气、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改革措施。当时的猪肉市场还没有放开,因为猪价低,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当时的生猪收购价由国家统一规定,不是一个小小的肉联厂能够决定的。
但国家当时出台的一项政策让万隆看到了希望,政策规定企业在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之后,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购进一些原材料。这意味着原料价格将会放开,万隆决定先行一步,将生猪收购价格每斤比国家规定价上浮2分钱。这对农民产生了不小的“诱惑”,方圆百十里乡村的生猪源源不断地涌进漯河肉联厂,停工待料、无米下炊的漯河肉联厂一下子变活了。
“两分钱的故事”让漯河肉联厂起死回生,当年,漯河肉联厂奇迹般地扭亏为盈。
双汇发展副总裁周霄对中新财经表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这也是决定一家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正是由于敢为人先,一个资不抵债的小厂迎来希望的曙光,一路走来,华丽蝶变。
1989年双汇品牌创立;1994年组建双汇集团;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双汇实业股票上市;2012年双汇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整体上市;2014年双汇国际更名为万洲国际,在香港整体上市;2016年万洲国际进入世界500强;2017年万洲国际股票入选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成为大蓝筹。
开放带动,稳步走向国际化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家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借力开放,双汇不断推出王牌产品,并上演了“蛇吞象”一举成为国际巨头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格局动荡,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时期。刚刚从生死线上挣扎出来的双汇,需要有新的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1992年,经过对市场的周密考察和深入研究,双汇拿出了当时仅有的1200万元家当,一次性从日本、德国、瑞士引进火腿肠生产线10条,快速启动火腿肠项目,并命名为“双汇”。“孤注一掷”取得巨大成功,从1992年2月10日第一根“双汇”牌火腿肠问世,到1993年底,在一年时间内,“双汇”就跻身国内火腿肠市场前三强。
1994年,双汇与香港华懋集团合资,引入资金1.27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大楼,当年生产能力就增长了104%。这一时期,先后在双汇投资的有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加拿大、德国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建立了30多家合资公司,合资给双汇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
随后,双汇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投放市场。其中,以双汇王中王、鱼肉肠、力博肠等为代表的一批产品,成为主导城市市场的主要创利产品;而普通火腿肠则打开了广阔的农村市场。双汇火腿肠年产销由1992年不足1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30多万吨,一举奠定了双汇在中国肉类行业第一的位置。
进入21世纪,双汇意识到,跨国经营将成为中国大型肉类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有配置全球资源、整合全球资源,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13年,双汇作出了惊人的决定,收购世界上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
当时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总资产100亿美元,净资产42亿美元,销售额131亿美元;而双汇国内业务的全部资产为20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30亿元,销售额400多亿元。这无疑是一个“蛇吞象”的壮举,但双汇历时4个月,成功完成了收购。从此,双汇由中国企业变成跨国公司,由国内经营变成跨国经营,由中国最大的肉类企业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双汇也从此进入了跨国经营的新阶段。
周霄表示,并购成功只是企业走出去迈出的第一步。双汇通过构筑全球管控体系,实行本土化管理,输出双汇管理文化,发挥全球协同效应,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双汇技术相关负责人对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的变化感受颇深。“媒体上很轰动,从上到下我们都很激动,也很光荣和自豪。当时能够成功收购十分不易,收购后企业规模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我们整合了全球资源,对国外的各种先进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包括质量控制、车间布局、工人培训、过程控制等方面,让企业整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创新引领,迈向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一家企业持续引领行业潮流的重要保证。
在产品创新上,双汇有两大突破:一是率先把冷鲜肉引入国内,由冻销变鲜销,由热鲜肉向冷鲜肉转变,引领中国肉类行业的变革,开创中国肉类品牌;二是大力发展西式高温产品,以王中王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大生产,丰富了市场,方便了消费。
随着科技创新广泛应用,市场消费观念升级,食品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态势,对传统肉类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漯河双汇工业园产品展厅,货架上的产品琳琅满目,除了耳熟能详的双汇王中王、玉米热狗肠,还有挑战味蕾的“辣吗?辣”、年轻个性的火炫风刻花香肠、休闲时尚的手撕蛋白肉/素牛排等年轻休闲产品。
“随着消费升级,有人说大家对火腿肠的需求有所下降,但其实王中王等拳头产品这几年一直在增长。所以想要产品长久不衰,得把味道、各种资源整合得很好。” 双汇技术相关负责人说。
“依靠创新,双汇很多产品引领了一个时代,”该负责人举例说,王中王火腿肠引领了一个时代,玉米热狗肠、香辣香脆肠、Q趣儿引领了中低温产品的一个时代,还有台湾风味烤香肠,也是标志性的产品创新。100~108度低温杀菌的“泡面拍档”,引领了“吃方便面必须吃火腿肠”的消费习惯。
他还表示,为适应消费多样化,双汇通过技术创新,不仅生产了无淀粉火腿肠,还研发了儿童系列鳕鱼肠、健身系列的减肥鸡胸肉、低脂低盐的轻咔能靓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并围绕中式产品工业化,开发培育了猪头肉、猪蹄、烧鸡、牛肉等主导大单品,促进中式产品工业化进程。
当前,火腿肠行业面临预制菜、外卖等的冲击。其实,对于预制菜,双汇也在积极布局,新建预制菜研发中心、第三工业园,围绕餐饮预制产品开发丁丝条片及腌制调理类产品,围绕宴席菜肴开发红烧肉、梅菜扣肉、香菇贡丸等,围绕酒店餐饮及家庭消费,开发培根、火腿片、西式香肠等。
目前,双汇每年新产品销量占到10%以上,拥有200多种冷鲜肉、10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双汇冷鲜肉、香肠、火腿、培根、中式酱卤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周霄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双汇没有停歇,持续优化发展格局,提升创新能力,加速转型升级,努力寻求发展新机遇,不断地拓展发展新空间,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6日至8日甘肃宁夏陕西将出现持续暴雨
- “中国发展论坛·2024”在昆明举办 聚焦完善产业转移机制
- 湖北举办北斗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大会 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 16死5伤!河南平煤十二矿“1·12”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梦回长安 《大唐狄公案》官宣定档
- 为何传统产业不能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 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部作品如何剖析牡丹文化?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如何提高政府投资的使用效益?国家发改委回应
- 前7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增长34.4% 对RCEP其它成员国进出口增速超6成
- “回头客”续前缘 海内外客商掘金“绿博会”
- 预计五一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6350万辆
- 构建全球自由贸易港 为全球开放发展注入信心和活力
- 百年大戏《龙凤呈祥》来袭,国粹+科技跨界双赢!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0年增长115%
- 山东推出123个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1355亿元
- 银川兴庆区:奏好改革“交响曲” 探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 暴雪蓝色预警:河南西北部西藏西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雪
- 围炉煮茶、篝火晚会、赏雪雕、挂灯笼……仪式感拉满 传递浓浓“年味儿”
- 点“绿”成“金”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热门推荐
-
- 北京首店关闭,维密失宠?
- 汲取“指鼠为鸭”教训 莫在“鸭眼球膜”上翻船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苦瓜蒌成为富民“甜”产业
- 鉴真像“东渡”日本 见证中日两国文化交流
- 埃及小伙儿带你看中埃文化交流大场面!
- 中小银行密集跟降存款利率,2024年是否还有降息空间?
- 再续增长 东方雨虹2023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2.22%
- 广州:全市购买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不再限制购房套数
- 江西瑞昌:创新运输廊道节地技术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 肌肉组织驱动的两足机器人问世 能模仿人类步态行走和急转弯
- 全球领先混合滚装船“ECO SALERNO”轮在江苏扬州交付启航
- 家政服务上新 年轻从业者改变公众刻板印象
- 端午节长三角人钱花在了哪儿:“五红”畅销 休闲游热
- 乡贤助力 江西玉山聚焦“电商经济”赋能乡村发展
- 更多数据融起来 商贸流通正变得越来越高效、便捷
- 印尼乌大孔院举办闹元宵活动
- 2023年中国累计建成28.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 新可来®在华上市为患者增加有效、安全治疗新选择
- 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308.905吨 同比增长5.94%
- 新疆“十二木卡姆的故乡”女舞蹈演员:舞蹈可展示漂亮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