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印度发现4700万年前古蛇化石 或为史上最大蛇类之一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印度发现的距今约4700万年的古老蛇类化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蛇类之一,其体长估计在11米到15米之间,是现已灭绝的巨蛇科(madtsoiidae)成员,代表了一支起源于当地的蛇类独特世系。
论文由印度理工学院鲁基分校Debajit Datta和Sunil Bajpai共同完成,他们描述了一个发现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卡奇县帕南德罗(Panandhro)褐煤矿的新样本,其年代可追溯至约47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时期。该化石新物种被命名为Vasuki Indicus,取自印度教神湿婆颈上的神话中的蛇。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描述了27段保存最好的脊椎,其中一些有关节连接,看上去来自一只完全成体的动物。这些脊椎长度介于37.5毫米和62.7毫米之间,宽度则介于62.4毫米至111.4毫米之间,表明它有一个宽阔的圆柱形躯体。
论文作者据此推断,估计该化石古蛇体长可能在10.9米到15.2米之间。这与已知存在过最长的蛇——已灭绝的泰坦巨蟒(Titanoboa)体型相当,但也强调这些估计值尚存不确定性。他们进一步推断,该化石古蛇的巨大体型使其成为一种行动缓慢、类似于森蚺的伏击捕食者。
论文作者还鉴定出本次研究的化石古蛇属于巨蛇科,该科在晚白垩世至晚更新世存在了约1亿年,地理分布广泛,分布区域包括非洲、欧洲和亚洲。他们认为,该化石古蛇代表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大型巨蛇类动物的一个世系,在始新世(约5600万年至3400万年前)经由欧洲南部扩散到非洲。(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不合理低价游为何禁不住 专家: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斩断灰色利益链
- 金正恩视察朝鲜金化郡地方工业工厂
- 上海自贸试验区效应扩容 徐汇区依托前沿科技等产业吸“金”
- 江西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造福老区病患
- 中国首条直飞法国马赛航线开通
- 涉农职业教育,人才如何“向农而行”
- 12月2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30个点
- 新中式的火与美
- 内蒙古电网首座数字孪生智能化变电站投产
- 建设全国航空职业技术院校通用机场 专家吁加快培养航空高新技术人才
- 欧盟宣布向加沙地带紧急追加50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宁夏:乡镇来了“博士团”
-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新签约8个项目 签约金额48亿元
- 七夕释放消费新活力,滴滴网约车订单上涨41%
- 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海南省调整2019年10月8日之后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
- 女演员被困厕所自救脱困 五星级酒店致歉称原因无从判定
- 解读冼星海的艺术人生:《黄河大合唱》背后有哪些故事?
- 西藏昌都开展年度森林草原灭火实战演练
- 涉案2100余万元 银川警方打掉一“跑分”犯罪团伙
- 热门推荐
-
-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在法国巴黎开幕
- “德武之乡”湖南东安举办乡村龙舟超级联赛
- “铺路”新能源交通 杭州“密织”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近一周已签发临时入境许可超700份
- 沪苏湖铁路进入轨道施工“快车道” 铺轨作业一天一万米
- 首届北京动画周展映展播数百部作品 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破亿
- “人生的舞台上”征文比赛获奖作品揭晓
- 科技与自然碰撞,擦出怎样的乡村“火花”?
- 泰国总理:泰前总理他信将于18日获释
- 暴雨致厦门城区内涝 消防紧急出动排除险情
- 巴西庆祝独立202周年
- 今年一季度北京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三倍
- 民生与发展并重 看政策“组合拳”如何助力房市止跌回稳
- 宁夏前三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二
- 俄国防部成立边境地区军事安全协调委员会
- 上半年广东消委会处理投诉逾18万件 旅游住宿成投诉热点
- 奥巴马为拜登竞选连任造势:让我们开始工作吧!
- 抖音电商全年销售154亿单产业带商品,830个产业带销售额过亿
- 银川海关截获旅客违规携带象牙制品
- 广东打“组合拳”保护生物多样性 绿美生态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