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朔尔茨再次访华,这些特别之处值得关注!
中新网4月14日电 (记者 甘甜 彭大伟)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重庆,展开访华之旅。这是朔尔茨自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此次朔尔茨携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作为代表团成员一同访华,此外,由西门子、宝马、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也随同访华。
正值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朔尔茨此访有何特殊考量?
多名国际问题专家分析称,朔尔茨携“豪华”代表团访华,传递了与中国继续保持合作的意愿。德方应当摒弃部分美西方政客炒作“去风险”的杂音,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处分歧,“拆墙、筑路、相互走动”。
两个特别之处
这是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按计划,于4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根据德方公布的行程,他将先后前往重庆、上海和北京。
他此次访问有两大特别之处:
一、朔尔茨“从未对一国进行如此长时间的访问”。
对于此访,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评论称,朔尔茨“从未对一个国家进行如此长时间的访问”。
华东德国商会总经理布特克在一份声明中强调,朔尔茨访华时间如此之长,且访问三个城市,释放出强烈信号。
德国政府发言人赫伯斯特莱特则表示,此次访问将更多地体现“德国政府立场的连贯性”。
自就任德国总理以来,朔尔茨已多次就德中关系表态。
就在2月,朔尔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曾表示,德方愿同中方筹备好今年的高层往来,推动取得更多实质成果。德方反对保护主义,反对脱钩断链,乐见中国发展振兴,愿为其他国家在德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
二、朔尔茨是新冠疫情以来,唯一两度访华的G7国家领导人。
朔尔茨上次访华,是在2022年11月4日。他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也是中共二十大召开后首位来访的欧洲领导人。
自其首次访华以来,中德两国达成许多重要共识:新一轮中德政府磋商成功举行,各层级对话交流快速恢复,合作项目持续推进。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表示,“朔尔茨今年再度率团来华持续多日访问,表明了:德国尽管对中德中欧关系的看法已转为去风险,但没法脱钩,需要与中国维护和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针对重多经贸及国际的热点问题中德间进行沟通磋商有益双方,有利维护中德与中欧关系。”
他进一步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中欧关系前段回暖企暖势头得以持续,对华不能脱钩成为共识,但仍面临复杂形势。经济复苏乏力,德国乃至出现停滞和下滑,民生维艰;极右翼民碎势力崛起,面临6月欧洲议会大选,对传统建制党派形成巨大压力;俄乌局势持续胶着,欧洲政坛主流应对进退维谷;特朗普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并呈现不错势头给欧美关系带米不确定性,一系列事件,都对中德乃至中欧关系带來了机遇与挑战。
随行成员阵容豪华
另一方面,朔尔茨此次来访也延续了此前风格——随行代表团阵容高规格,堪称豪华。
据路透社透露,代表团成员预计可能包括,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以及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森等多家知名德企高管。
德媒还报道称,陪同朔尔茨访华的可能还有,绿党籍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长厄兹代米尔和自民党籍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等。
对于朔尔茨来说,在此时机,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德国连续多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进行访问,其意义不言自明。
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创纪录的11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4.3%。2023年,德国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0.3%,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表示,中德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两国发展关系的基石。当前,德国经济面临衰退的困难局面和转型压力,更需要巩固和扩大对华经贸合作。
比如,中国强大的新能源产业,可以为德国的环保和能源转型提供低价而优质的技术和产品。“从随行名单也可以看出,双方有望在这些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胡春春说。
丁纯也认为,迄今为止,经贸往来仍然是促进中德互利合作的有力的主要“抓手”。目前,尤其是德国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包括汽车企业在内,仍从自身经济经营逻辑和全局布局出发,对华开展投资与贸易态度比较积极,在欧洲对华投资中"一枝独秀",反对“脱钩”呼声高,态度明确,主张开展正常交往。
“是时候拆墙、筑路、相互走动”
专家们也注意到,中德之间原本良好而互补的经贸关系,也掺进来一些杂音。
胡春春指出,西方国家近些年逐渐以地缘政治零和博弈思维取代全球化思维,欧盟和德国政界也有人炮制对华经贸交往需要“去风险”的话语,鼓吹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性”。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又于2023年7月公布了所谓的“中国战略”,鼓噪对华“去风险”,并采用了欧盟委员会描述中国的“三合一”词汇,声称中国“同时是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
事实上,把稳中德合作之“舵”,需要理性务实的精神。作为两个大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德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正如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此前所称,放大矛盾分歧、煽动意识形态对立、贩卖对华竞争焦虑极具危害性,不合作才是最大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通过更加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才是“去风险”的应有之义。
“现在到了拆墙、筑路、相互走动的时候了。朔尔茨此次访华,希望能够释放出开放与合作的精神。”胡春春表示。(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次尝试失败,这家美国公司再度推迟3D打印火箭发射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七月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快速增长
- 中莫合作示范区项目签约 将建设大宗商品加工交易园区
- 中法“双向奔赴”实现全方位合作 推动文化交流“多点开花”
- 体检查出肺结节别恐慌,但有种结节需警惕
- 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一电车发生事故 致15人受伤
- 图解: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 消费需求稳步释放 河北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7000亿元
- 湖北新增一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 严查神医神药广告、开展医美治理,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 龚艺:面向市场专攻“做不了的钢”
- 国际识局:多名美议员和用户发声:反对封禁TikTok!
- 妻子在丈夫离世后“被净身出户”!曾有人冒充自己离婚并过户房产
- 江西113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6805亿元
- (新春走基层)福建永定:蝴蝶兰小镇兰香醉客
- 湖北赤壁联手武汉大学打造国内首个“遥感小镇”
- 让少年健康奔跑 天津开展青少年“三姿”筛查
- 外媒:尼日尔总统被警卫“扣押”
- 旅游复苏推动酒店产业发展 今年前九月新注册企业量同比增长46.2%
- 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历史同期首超32万亿元
- 热门推荐
-
- 国际识局:美日韩搞“小圈子” 戴维营峰会危及东亚地区稳定
- 甘肃陇南:交管服务破地理限制 山区民众尽享“数字礼包”
- 山东青岛发布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 系中国首个计划单列市发布
- 宁夏将家电、家居质量安全纳入“铁拳”行动整治范围
- 名家与读者共聚“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 从文学中汲取力量
- 吉林省推动“银辉人才”资源 释放创新创业创造潜力
- 民调: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过去四年美国在关键领域退步
- 江苏睢宁上演育秧“擂台赛” 以“技”兴农竞风流
- 《情满九道弯》研讨会举行:呈现京味儿故事的文化底蕴
- 涉企案件审判质效提升 天津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签署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 晋俄企业项目对接会“云端”举行 推动两地经贸合作
- 覆盖上亿人 多地长护险补短板
- 智利大火蔓延已致99人遇难 总统宣布:全国哀悼两天
- “清风窗口”培育营商沃土
- 南侨机工回国抗日85周年:赤子之心常在
- 日本著名音乐人坂本龙一去世 终年71岁
- 日本自民党超10人有意竞选新总裁
- 导演胡玫回应新《红楼梦》选角争议:观众心中有自己的宝黛
- 李盈莹:希望再次站上奥运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