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枪支泛滥枪案猛增,美国校园枪殇之痛何时休?
中新网4月12日电 综合报道,枪支暴力是美国社会的痼疾,校园枪案数量近年来更是猛增,一声声枪响背后,是一个个年轻又鲜活的生命。美媒认为,枪支泛滥不断流入学校,校园中的青少年是受害者,也会成为施害者。双面困局之下,校园枪击之痛正长久地困扰着美国社会。
校园枪殇
“血淋淋的数字”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当地时间9日,2021年牛津高中枪击案15岁枪手的父母被判刑,罪名是非自愿过失杀人罪。这是美国对青少年枪手父母追责的首个判例。
这名中学生名叫伊桑·克伦布利,他当年在校园开枪打死4人打伤7人,并于2022年对24项指控认罪,正在终身监禁中。
牛津高中枪击案是近年来急剧增加的美国校园枪击案中的一起。
根据美国网站“校园安全”(Campus Safety)转引的“K-12校园枪击数据库”数据,自1966年以来,已发生2699起校园枪击案件,造成804人丧生、2221人受伤。
据“校园安全”网站介绍,在过去几年中,美国校园枪击数量猛增,2020年发生了116起,2021年学校开放后共发生256起,2023年有346起记录在案的枪击案。2024年截至4月3日,已有69起校园枪击。
该网站也指出,虽然学校和媒体经常关注外来者的威胁,但学生枪手占总数的39.7%。
《华盛顿邮报》2023年10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前一学年校园中有报道的没收枪支就达到1150支,平均每天没收超过6支。该报道认为,没有被发现的枪支数量会更多。
《华盛顿邮报》还发现,这些枪支无处不在,被藏在书包、储物柜、垃圾桶、浴室天花板等各种地方。一些是偶然带来的,一些是为了炫耀,但在很多情况下,警方称,这些枪是被带去“结束生命的”。
枪支泛滥
“孩子们会好好的吗?”
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田纳西州参议院刚刚通过了K-12学校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可在校隐蔽携带手枪的立法,希望以此保护学生免受枪击伤害。
根据该法,学区主任、校长和“适当”执法机构必须签署有关人员隐蔽携带手枪的授权。
目前这一方案仅通过了投票,处于搁置状态,尚未继续推进。但该方案代表了一部分解决校园枪击问题的观点,即认为允许老师携带武器有利于弥补枪案发生时警察到达学校前的“空缺”。
《今日美国报》报道,有200多名抗议者在参议院表达反对。田纳西州参议员亚布罗认为,这很不负责,老师可能无法应对枪案发生时的复杂情况,必须接受应对此种情况的培训。
还有反对意见认为,这可能让学生面临教室里有枪的风险,也可能导致恐慌危机情况下枪支被偷或被滥用。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华盛顿邮报》的调查指出,美国非法枪支贸易的庞大体系也渗透进了校园。
据报道,一名16岁少年把在佐治亚州偷来的枪带进了在康涅狄格州的高中;一名俄亥俄州高中生带着一把在佛罗里达州偷来的枪现身校园……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也有观点认为,校方和家长承担着预警、心理疏导的责任。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2023年弗吉尼亚州一所小学发生6岁学生枪击老师的案件。枪击发生前,曾有学生报告其持枪,该校前助理校长却未及时行动。
据《国会山报》,牛津高中案枪手的父母被指没有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妥善保管枪支。
CNN报道了该案受害者家人的观点,认为金属探测器、防弹玻璃和透明背包还远远不够,呼吁为公立学校提供额外财政支持,通过威胁评估小组等改善学校氛围、减少学生不当行为。
美国各州有着不同的方案,民众都知道要在枪击发生之前解决问题,但却没有哪个方案真正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校园枪击之痛。长久的讨论核心唯有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华盛顿邮报》中所问的,“孩子们会好好的吗?”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油城”克拉玛依数字转型:“沙漠的美人”舞动“云端”
- 追记因公牺牲民警许树林:从警23年,他像大树一样把根扎进基层
- 400多年前,一位旅游自媒体博主决定远行
- 全国首笔海关电子退税业务在天津落地
- 云南建水:陶旅融合“双向奔赴”
- 岸田文雄召开记者会 正式宣布不会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举办,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 美报告首例人感染禽流感重症病例
- 听障人群康复需求多多 科技助听更具提升空间
- 青海“东大门”:昔日“黑色硅铁走廊”变“满目桃花”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商务部:中国外贸发展仍有很多有利条件
- 2024金鸡电影市场启幕 175个项目签约
- 中新网评:要让怕315这天查变天天怕被查
- 福建首条直飞马尔代夫航线开通
- 中国产业转移蛋糕,印度为何错过?
- (走进中国乡村)昔日甘肃黄土塬 今日玫瑰“浪漫园”
- 重庆发布十大女性灵活就业热力值工种
- 海口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局地降雨量已达82.6毫米
- 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有了能力评测体系 包含7大能力维度、481个细分任务类型
- 多彩贵州走进厦门 探路“卖酒”转向“卖生活方式”
- 热门推荐
-
- A股地产股走强
- 中国警方侦破一批涉节日食品犯罪案件 总案值9.6亿余元
- 2024新疆巴州若羌且末红枣节开幕
- “方舆数字底座”发布 拟打通数字中国建设“基层一公里”
- 科幻作家刘慈欣:中国科幻影视未来前景光明
- 返程客流开始增大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30万人次
- 让“瓦特”变“比特” 山西大同打造环首都核心算力城市
- 2022年度“全国报告文学排行榜”发布 10部作品入选
- 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出梅 雨量达1961年以来第四多值
- 杭州技师学院A320大飞机教具正式启用 价值1500万元
- 如何激发非遗文化活力?代表委员建言:数字化转型、多元化传承
- 外媒:泰国议会拒绝皮塔参加第二轮总理选举投票
- 联防联控机制:优先推荐重点人群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疫苗
- 外媒:多家法国媒体公司将马斯克告上法庭
- 山西八泉峡景区冰雪嘉年华开幕:冬日奇境 欢乐启航
- 2023年德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创纪录
- 湖北将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 “科教大省”湖北激活人才资源 竞速新质生产力
- 中美民间机构携手赓续飞虎情谊
- 国家医保局通报江苏省无锡虹桥医院飞行检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