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转移蛋糕,印度为何错过?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苑基荣 杨沙沙 辛斌】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美国布朗大学高级研究员、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约10年内,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放弃约1500亿美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印度吸引到的份额还不到10%。阿尔温德公布这一论断之时,正值西方媒体热炒印度在供应链上“取代中国”的话题。该论断凸显印度产业自身的多个弱点。在国际大市场中,中国产业的升级迭代到底会释放什么?与印度的产业升级又会产生何种联动?《环球时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是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和缅甸,而不是印度
《金融时报》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流的领域主要包括:服装、鞋、陶瓷、皮具等。其中,服装外流的主要国家是越南、孟加拉国和西班牙。报道称,服装、鞋、陶瓷、皮具、家具——这些都是创造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是印度本应擅长的行业。当中越分别开始大规模出口纺织品和服装时,外国原料占其出口的40%以上,而印度的比例仅为16%。印度政府为阻止进口商品而提高关税,导致印度在全球很难具有竞争力。
另据越通社报道,10年来,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份额不断增加,2021年越南超过孟加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仅次于中国。
印度《经济时报》称,孟加拉国表现良好是因为它正在追随以前“亚洲四小龙”的道路,越南也是,两国基本都在效仿中国。印度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不去生产低端产品,这些制造业岗位原本可以吸收大量适龄劳动者。印度在关键的低技能纺织品和服装制造领域丢失的产值达到1400亿美元,约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报道称,如果印度计算机软件出口额消失一半,将会带来轩然大波。但这笔损失与每年放弃掉的低技能产品出口额不相上下。印度决策者不愿承认,从未诞生的鞋厂和服装厂原本也可以赚取美元并创造大规模就业。这些岗位本来能够提供一条从农村永远迁居到城市的途径。孟加拉国适龄劳动妇女中有2/5加入劳动力大军,是印度妇女参与率的两倍。
中企讲述亲身经历
接受采访的中国企业也印证了印度错失的良机。一位在孟加拉国和印度都有纺织品制造业务的公司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选择印度是因为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棉花生产与纺织业大国。但受限于印度小手工业者和贸易保护等政策,印度现代纺织业规模一直没有起来,在国际上竞争力有限。
际连集团曾帮助200余家中国企业在印度注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万君对《环球时报》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是东南亚,以及南亚的孟加拉国和印度,其中越南最多。
万君表示,际连集团曾接待过一个做服装的客户,原本准备2020年前往印度开设工厂,但是2020年4月印度实施FDI(外国直接投资)新政策,很少有中企能通过审批,中企赴印投资数量在这一年开始断崖式下跌。该客户最终放弃去印度,选择去越南投资建厂。
曾在印度班加罗尔经商的中国商人李先生,2019年回到中国。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印度曾经营一家蚕丝被原料工厂,但疫情暴发后,印度不给中企人员发签证,“回来了也就不想再去印度了”。据他透露,2017年、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发生后,在很多印度人眼中“折腾中企就是政治正确”。此后,中印关系一直没恢复,印度对小米、中兴等中企投资施加限制,越来越多的中企卷入到印度的税务审查中。李先生透露,在大环境极差的情况下,不管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型还是科技型企业投资都受到极大影响,“据我所知,几乎所有的中资企业在印度的日子都不算好过”。
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洪伟2008年就开始在印度工作,前前后后已在印度工作生活12年。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目前中印关系导致经贸停滞,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备受打压,但他们依然不后悔选择印度市场。于洪伟这3年并没有去印度,而是以跨境电商的方式在印度经营,雇用印度员工开拓印度市场及周边市场。在于洪伟看来,中国物美价廉的施工能力、工业产品和机械设备,能够帮助印度快速和低成本地追赶世界发展的步伐,尽快实现工业现代化等目标。但很可惜,印度走了另外的路。
印度的反思
在印度为什么错失中国良机问题上,业内人士和专家看法基本一致。作为中印交流的桥梁,际连集团与印度驻中国大使馆等机构一直保持友好关系。际连集团了解到,印度这两年也在反思,中国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越南才是。“印度这10年如果全盘接住中国释放的机会,能够带来大量就业,拉动GDP增长,部分供应链会相对成熟。”万君称,近年来,印度的手机制造业能够获得发展,主要得益于中企在当地的产能扩张。印度想实现在本土市场用“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目标,至少要打造出和中国旗鼓相当的产业链,但这恐怕需要超过10年甚至20年才能实现。
“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上,印度可能压根就没想承接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一直想在经济上实现弯道超车,即用印度发展最好的以IT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反哺落后的第二产业。印度的这种经济发展理念和战略,也让印度错失机遇。
此外,现实条件也阻碍印度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刘宗义认为,首先,印度的法律和土地私有等制度,制约着印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二是印度劳动力素质较低,仅以语言为例,印度初中和高中水平与中国完全不一样,会英语的印度人仅占总人口10%左右;其三是印度妇女工作参与率在全球最低,这限制了印度人口红利的发挥;其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充足的电力和人力保障,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劳动法等,限制了这些产业发展。
万君告诉记者,印度当下制造商仍然依赖中国提供的机械零部件,向价值链上游的转移并不容易,要实现供应链本土化更加艰难。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乌局势进展:普京会见非洲国家代表团 乌军称对俄军集中区发动14次空袭
- 出海印尼,“下南洋”故事启新篇
- 未来五天北京市最高气温仍在30℃以上
- 马来西亚上半年对外贸易走跌
- 2023年外贸“成绩单”出炉!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0.2%
- “坐着火车游云南”旅游专列首发
- 时隔十个月!央行连续“降息”,啥信号?
- 高压不减!开年已有多名医疗系统干部落马
- 浙江杭州水上黄金游上新 以“三江两岸”为媒推“二十景”
- “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 北京CBD区域内商务楼宇全面复工、商圈恢复开放
- “0元提货卡”成新型诈骗手段
- 锦绣中国年 | 春节假期进出京客运量达2419万人次 创春节假期新高
- 博物馆里的文化年
- 第四届新疆国际畜牧暨奶业展览会开幕 吸引逾180家企业参展
- 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区全面排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 防范“黑维修”有新渠道:“中消协帮您查”小程序上线
- 山西持续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 广西米花山红军烈士墓守护人: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 安妮·埃尔诺回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感到高兴与自豪
- 热门推荐
-
- 出游旺楼市淡 中国35城“十一”假期日均成交量同比降约两成
- 长胖就是不自律?近八成受访者希望社会对肥胖人群多些包容
- 本想关弹窗却下载了无用App 社交App适老化现状调查
- 第五届“海丝杯”翻译(口译)大赛启动
- 德意志银行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熊猫债券 金额达10亿元人民币
- 古镇开发需守正创新
- 浙江开化“蜂二代”夏晨:把甜蜜事业做得“蜂”生水起
- 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96项
- 福州成外国人过境免签口岸城市 加快设立市内免税店
- 多地集中开行务工专列 送务工旅客及时返岗
- 重庆女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 助力“巾帼优品”出海
- 上海推出实体卡缓解入境人士移动支付难
- 首届“信任与信心”鲁英产业合作系列对话开幕 推动石化产业国际合作
- 成达万高铁9标段最长连续梁成功合龙
- “中国的道路要由中国人来选择,外人无权指手划脚”——三度出任西班牙驻华大使、“破冰者”欧亨尼奥·布雷戈拉特
- 云南消防已搜寻出10名昭通镇雄山体滑坡失联人员
- 韩美日举行联合空中演习,美B-1B战略轰炸机参演
- 普京曾在瓦格纳事件后会见普里戈任
- 2024影响力气候大会:“不‘谈’气候,难成气候”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阿根廷 与多国领导人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