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学起源如何形成?国际最新实验研究破解谜团
中新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化学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实验发现,穿过岩石裂缝的热流如火山或地热系统中的热流,能净化与生命化学起源相关的分子。这项实验研究发现,可解释生命最初的基本成分如何从复杂的化学混合物中形成。
该论文介绍,生物聚合物及其成分的形成是地球生命起源的关键时刻。不过,这些过程很难在实验室里复现。通常来说,这些复杂反应下形成的副产物数量意味着生物相关基本成分形成的数量微乎其微。学界之前尝试设计的纯化方法因为特异性而受限,无法一次性分离各种分子。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Christof B. Mast和同事合作,利用受地质启发的有极小(170-µm)裂缝的腔室,从由氨基酸、核碱基、核苷酸等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中分离出与生命起源前生命相关的50多种分子。地壳中可发现由类似裂缝构成的巨大网络,这些网络被认为在生命形成前在地球上大量存在。他们将这种混合物沿着温度梯度过滤,就能因分子结构的细微差异实现特异性分子的分离和富集。
此次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适度的温差也足以分离和纯化多种生命起源前分子类型,包括2-氨唑和氨基酸,使其浓度分别提升10倍和3个数量级。浓度比或可通过扩大裂缝网络进一步提高,且被证明在各种温度、溶剂和pH值下都能成功。该实验条件被证明能促进两种甘氨酸分子的偶联,这是多肽合成的起点,形成起始混合物5倍的浓度促进了这一过程。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他们实验研究的这种方法的成功表明,自然形成的地热热流或在早期地球推动了这种分离过程,并为研究生命起源所需的化合物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形成方法。(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块画布打开心扉 中美青年共绘鼓岭天空
- 2024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启幕
- 山西大同火山群下的石雕匠人:手起刀落石“生花” 传播家乡文化
- 新疆察布查尔县山区逾1.6万亩红豆草收割忙
- 暑期游退热 旅行社错峰上新
- 泰中友好协会会长:泰中两国的友谊天长地久
- 康明斯恩泽赢得澳洲绿氢金属冶炼重要项目
- 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附近发生自杀式袭击 致6人死亡
- 连续举办十八年,看东方雨虹的长期主义与拼搏精神
- (新春走基层)广西凌云:退伍军人生态养殖玉洪清水鸭助力脱贫致富
- 湖南资兴抗洪救灾见闻:架起空中救援通道 全力抢“三通”
- 云南牟定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 广州试点无人机运输苗木化肥上山 造林工效提高18倍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将播:彰显悠悠家国情
- “石雕之都”福建惠安重启雕刻艺术节 已征集海内外作品372件
- 建设银行与腾讯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清明节的冷知识:如何从节气变成节日?
- 北疆文化古籍资源库平台正式发布
- “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作品在泉州展演 带来跨文化跨剧种观演体验
- 德国多地机场计算机系统故障已解除
- 热门推荐
-
- 冷空气抵达 福建迎来“断崖式”降温
- 《城市漫步》国际传播中心在京成立——向世界传播中国城市文化
- “环保警察”:像守护孩子一样守护环境
- 打“空中出租车”还有多远?
- 访原子城、游青海湖 奥运健儿打卡“梦幻海北”:有机会还会来
- 海南进出岛旅客列车9月10日起恢复开行
-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902万人
- 9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数”说中国对外投资稳中有进发展
- 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
- 15国驻华外交官参访海南探寻合作新机遇
- “诗乡歌海”儋州举行东坡诗词朗诵大赛弘扬东坡文化
- 日销蔬果万余吨 新疆重点“菜篮子”基地持续保供稳价惠民生
- 网售移动电源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超35%不合格
- 我国筛选出耐盐碱种质资源1100多份
- 国际人物:“科学家也敢打击犯罪” 她将成墨西哥首位女总统
- 天津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美《通胀削减法案》签署一周年:民众不了解,成效遭质疑
- “愤怒的小鸟”频来袭 飞机如何解危
- 北京中轴线 一条涌动蓬勃生命力的轴线
- 德国:逾25万人请愿呼吁政府停止加码对乌克兰军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