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欧洲”:时移势易,雄心安在
【记者连线】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中,欧盟一直自认为走在世界前列,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绿色欧洲”计划。不过,这一努力当前正遭遇重重阻力。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政治挑战以及即将到来的欧洲议会选举,都考验着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能力。
碳中和任务艰巨
欧盟委员会2月初发布“2040年气候目标”,承诺相比1990年减少9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此举将确保欧洲进一步履行《欧洲绿色协议》中的承诺,按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因而,该气候目标被外界视为欧盟重申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欧盟始终视碳中和目标为《欧洲绿色协议》的核心。该协议在欧洲有法律约束力,涵盖清洁能源、可持续交通、农业改革、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循环经济等多个领域。为了配合该协议,欧盟提出了“从农场到餐桌”战略、“可持续欧洲投资计划”、《欧洲气候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基于2050年碳中和目标,欧委会在2021年推出“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旨在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5%,并详细列出了实施举措。这些计划和举措共同构成了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增长的综合策略。
“绿色欧洲”也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的一大政策目标。冯德莱恩曾表示:“欧盟希望成为发展气候友好型经济模式的先驱,《欧洲绿色协议》将成为指导欧洲经济的新的发展战略。”
但是,欧洲的环境学者们对欧盟能否实现其雄心并不确定。欧盟气候变化科学咨询委员会由15名顶级气候专家组成,负责为欧盟提供政策建议。今年1月,该委员会在对当前欧盟绿色计划的评估报告中提到,“现在‘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各个国家的行动。距离2030年只剩下6年时间,委员会紧急呼吁各国政府切实加强和实施国家能源和气候计划,确保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5%或更多”。
今年年初,欧委会也在一份类似的评估报告中表示,为了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欧洲减排的步伐仍需加快,并且要完成过去10年平均年减排量的近三倍。报告指出,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的脱碳步伐仍然缓慢,甚至朝着相反方向发展,需要最大幅度的减排。与此同时,土地利用和林业部门的行动至关重要。从过去30年的发展来看,农业实现减排是可实现的,但近年来却缺乏实质性进展,欧洲农业需要进一步实现转变。
农民很不满意
实际上,欧洲的农业要想实现减排,并不容易。今年以来,已有12个欧盟国家的农业从业者举行了示威游行。欧洲各国农民开着拖拉机和卡车来到大城市,阻拦交通并举行集会,表达他们对欧盟绿色环保计划的不满。
在法国,农民对绿色规则、税收负担以及来自国外的不公平竞争表示不满。法国农业生产者全国工会联合会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情况是绿色规则等政策让农民的期望受到损害,欧洲农业的竞争力明显减弱。法国政府对农民的一些要求作出了让步,包括放弃逐步取消农用柴油补贴的计划,以及为葡萄酒生产者提供额外的2.3亿欧元援助。
荷兰的农民抗议主要集中在减少氮排放的规定上。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该国一半的氮排放是由农业产生的。该国政府提出的减排措施包括买断和关闭一些畜牧场,农民因此感到被不公平对待。此前,荷兰农民的抗议活动促成了右翼政党“农民-公民运动”的成立,该党2023年赢得了省级选举,后成为荷兰参议院席位最多的政党。
德国的农民则对政府逐步取消燃油补贴的计划表示不满。这些补贴平均每年能为每户农民节省高达3000欧元的费用。德国农民认为,如果要支持绿色、非转基因农业,就需要提供补贴,或至少对他们生产的食品进行公平定价。
为什么农民对欧盟的绿色计划如此不满?欧盟的评估以及欧洲气候变化科学咨询委员会的报告中都提到类似的观点:如果欧洲要实现碳中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专家表示,低碳意味着欧洲人的饮食习惯需要转变。目前农场动物仍然是欧盟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而甲烷是全球变暖的第二大驱动因素,因此减少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可以直接降低排放量。
欧盟以及欧洲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推动人们更多选择植物性膳食。有环保组织建议未来在肉类食品包装上加上排放标签,就像标注营养或者热量成分一样。也有环保人士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价格来改变欧洲居民的消费,比如,人造肉香肠因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更低而比真肉便宜。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这种转变意味着一场农业革命,农民的收入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此外,欧洲农民还被迫大幅减少不环保的氮肥的使用,因此需要改变农业种植方法以保持农作物产量稳定,这使得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面对接连不断的农民抗议,欧委会只能先作出妥协。欧委会曾在“2040年气候目标”提案的早期草案中提及,欧洲农业需要将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减少30%,并呼吁减少肉类或奶制品的消费,以及削减化石燃料补贴。然而在最终发布的版本中,这些内容都被删除,留下的是关于农业对欧洲粮食安全必要性的论述,以及呼吁欧洲农业为减排作出积极贡献等不痛不痒的话语。
选举氛围变了
欧委会的妥协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农民抗议,也是为了顾及今年即将到来的欧洲议会选举。本届欧洲议会议员是在“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发起的“青年游行”最高潮时选出的,当时的舆论氛围将气候变化推向了政治主流,甚至推动了绿党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发展壮大。迫于应对全球变暖的舆论压力,冯德莱恩上任后推出了《欧洲绿色协议》,宣称这是欧盟的“登月时刻”。
然而就在2月19日,冯德莱恩在讲话中又承认,自从她第一次进入欧盟委员会总部伯莱蒙特大楼以来,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当今世界与2019年完全不同”。绿党在民调中的支持率有所下降。欧洲人现在更担心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稳定、移民、生活成本上升以及俄乌冲突,而不是气候变化。
冯德莱恩所在的欧洲议会党团欧洲人民党也是暂停环境立法的最坚定倡导者。作为欧洲议会中最大的政治团体,欧洲人民党对欧盟提出的2040年削减90%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表示强烈不满。欧洲人民党的议员们质疑欧盟委员会为何在当前抗议活动频发和欧盟选举即将到来之际提出这一目标。他们认为,这一目标可能加剧农民的抗议,并被极右派政党利用,从而对商业和农村社区造成破坏性影响。尽管欧盟气候法律要求欧盟委员会在联合国气候行动评估完成6个月内提出2040年气候目标,但该党派的成员仍然质疑目标的必要性,并呼吁实现更加现实和亲商业的绿色议程。
与此同时,来自右翼的党团自然不会放弃在选举来临前利用这一矛盾来拉拢选民的机会。来自右翼党团“身份与民主”的丹麦欧洲议会议员安德斯·维斯蒂森日前在欧洲议会上直接表示,“你们还没有意识到吗?这项气候政策已经失控。在大街上,从巴黎到柏林,从罗马到华沙,农民、工人、养老金领取者都在抗议这种怪诞的气候政策。”“身份与民主”甚至提出了一项并不具备实际效力的提案,要求废除《欧洲绿色协议》。
2月19日,冯德莱恩宣布,希望竞选连任欧委会主席职位,但是很多欧洲议员都在她当天的演讲中看出了一些端倪——如果她继续担任欧委会主席,那么她的第二个任期将聚焦竞争力和防务,这或许意味着欧洲的绿色计划会作出更多妥协。
(本报赫尔辛基2月26日电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抒扬呼吁社会关注罕见病 推进立法保障
- 安徽庐剧现代戏《情系淠史杭》上演
- (新春走基层)宁夏永宁:赶一场文化大集 赴一场文化盛宴
- 哈萨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签署同盟条约
- 第七届进博会明天开幕 “尖货”“新品”先睹为快
-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以方预计冲突或将持续一整年
- 饮品界“流量密码”椰子水真的不安全吗?
- 收大葱、收晚稻、修水利……“迎冬小雪至” 农事活动忙
- 央视电影频道重播影片《喀什古丽》
- 文明的坐标丨体量最大玉龙现身“玉龙故乡”
- 上海多措并举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 我国适龄儿童甲肝、乙肝疫苗接种率均已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 历经99天重建 四川雅康高速日地沟大桥恢复双向通车
- 念想——赵准旺故乡风华60载画展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 千年古运河焕新颜 湖南常德穿紫河“灵动”一座城
- 四成游客把五一拼成8天大长假
- 中国日报网发布《China Travel Guide》实用指南
- 马来西亚探讨大学日常纳入远程教学
- “保交楼”完成情况到底如何?来看最新数据
- 热门推荐
-
- 政府引导各界力量形成合力 受灾地区工业加速恢复
- 天津港增开直航菲律宾新航线
- 中外学生上海比拼区块链技术开发、创新能力
- 北美票房:《超能敢死队:冰封之城》首映夺魁
- 前公司使用肖像却不支付报酬 网红主播的脸谁做主?
- 一颗水蜜桃的共富经:“淘”出产业发展新业态
- 泽连斯基:乌军成功袭击克里米亚半岛占科伊机场
- 新疆兵团父女演绎当代“子承父业”故事
- 《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出版 讲述宋城故事
- 新疆英吉沙县17万亩杏花绽放 开启春季赏花游园季
- 人社部: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整体谋划、统筹推进
- 卡牌价格炒上数万元坑害青少年,本土品牌发展受制于人
-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在广州交付
- 员工上厕所不报备被开,公司缘何属于“合法解雇”?
- 西南地区雨势增强 14日起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北地区
- 以“迅”应“汛” 浙江多地聚力守好防汛“安全线”
- 从5A级景区的无废实践看海南生态保护:人与美景的和谐共生
- 甘肃欲新培一批5A级旅游景区 营造丝路“旅游+”多元消费场景
- 数量寥寥、题材失衡 儿童电视剧怎样才能“热”起来?
- “天照”粒子:新的宇宙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