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毒根”难除?
三年前的2021年2月,美国俄勒冈州正式实施了号称“全美最宽松”的毒品法规——“110号法案”,允许居民持有少量毒品。
而三年后的今天,由于毒品严重泛滥和吸毒过量致死人数持续增加,俄州议会又考虑叫停毒品“合法化”了。
这一放一收,不仅揭示了美国“毒根深种”的社会现实,更暴露出了美国“毒根难除”的荒唐本质。
全美吸毒选民“争夺战”
俄勒冈州对毒品管控之松,在美国是有名的。它不仅在1973年就成了美国首个将持有大麻非刑罪化的州,而且从2014年还开始允许民众娱乐性使用大麻。
而2021年2月开始实施的“110号法案”,更是让该州从此成为全美乃至全球第一个将海洛因、可卡因和冰毒等“硬毒品”合法化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通过于2020年11月美国第46届总统大选胶着之际。
为什么选在大选时搞这个?答案很简单:在民主、共和两党势均力敌时,谁能争取到占全美选民12%的吸毒选民的支持,谁就能获胜。
对于美国政客来说,争取选票、获得权力比保障公民健康重要得多。
根据“110号法案”,俄州警察不逮捕吸毒者,只会向他们开出100美元罚单,并附送一张写有戒毒机构热线电话的卡片。吸毒者若拨打热线电话求助,罚单会自动取消。无视罚单也没有法律后果。
俄州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10号法案”实施以来,仅4%收到罚单者打过热线电话。
而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全美吸毒过量致死人数2023年接近11万人,同比增加0.7%;而其中,俄勒冈州的吸毒过量致死人数同期却激增11%。
据俄州公共广播电台上月报道,2019年该州有280人死于吸毒过量。此后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上升,到2022年增加了两倍多,达到956人。而根据初步数据,2023年死亡人数可能增加到1250人。
随着吸毒过量致死人数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俄州民众呼吁叫停“110号法案”。
据报道,俄州议会的民主党议员近期提出一项新法案,将持有少量毒品列为最高可判30天监禁的轻罪,同时允许违法者寻求医疗帮助以免于起诉。新法案同时要求提高对毒贩的量刑等。
不过,该州共和党议员批评民主党版法案惩戒力度不够。
对此,有评论认为,涉毒问题只是两党政客相互攻击的政治筹码。无论“110号法案”最终被废止还是按上述方案修订,对于俄州大多数吸毒者来说都没有太大差别,他们只会“更加谨慎地使用毒品”。
美国毒祸难有尽头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显示,美国是全世界最大毒品消费国,全球生产的毒品约60%输入到了美国。
目前,美国死于吸毒过量的人数比死于枪击和车祸的总人数还要多。毒品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发起“禁毒战争”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花费超过1万亿美元。
但实际上,这些联邦拨款大都被用于美国执法队伍的军事化,对于减少毒品传播以及使用的效果微乎其微。美国吸毒过量致死人数几乎每年都在增长。
事实上,“对毒品宣战”更多是做做样子。每当美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时,华盛顿就会转变对毒品的态度:
2022年10月6日,美总统拜登宣布对涉大麻罪犯实行大赦;
去年5月,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政府出资,在街头免费分发大麻烟枪;
去年6月,大麻自动售货机在科罗拉多州全境落地;同时,科州州长还批准了大麻的网络销售;
纽约市也已将每年的4月20日定为大麻合法化庆祝日。
药物滥用也助长了新型毒品的传播。
近年来,一种名为“甲苯噻嗪”(赛拉嗪)的药物在全美多州流行起来。
甲苯噻嗪原本是一种大型动物镇静剂,在被加入可卡因等常见毒品中后,可延长吸毒者经历的所谓“快感”时间。但这种“僵尸药”对身体的损害十分惊人,使用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皮肤溃烂等一系列突发症状。
可怕的是,这种本应用于猪马牛的药物在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后,却未被美国政府列入人体管制药物及医院常规毒物检测项目名录。
与此同时,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在美国更是根深蒂固。只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人口使用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柳叶刀》杂志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警告,如果美国不采取措施,在2020年到2029年间,累计将有约122万美国人死于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位列世界第一。
美国智库曼哈顿政策研究所去年曾发布报告指出,在美国的毒品滥用问题上,白宫难辞其咎。
报告强调,毒品泛滥与美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利益、游说集团、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系统性问题导致美国的毒品问题愈演愈烈,让美国的毒祸难有尽头。(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沈阳市与华东政法大学开展战略合作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 安徽宣城某宾馆承办夏日祭动漫展活动?当地文旅局通报
- 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侨乡云南峨山举行
- 书法何以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顶流”?
- 广东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
- 透过数据看活力,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 福建屏南:绿色工业向“新”而行 民生改善以“民”之望
- 加纳将开发巨型矿山 以提高黄金产量并增加就业
- 北京“双节”期间将推出126项博物馆展览活动
- 广西凭祥红木棉女子戍边队:中越边境线上的“半边天”
- 11月多项货运指标创新高 凸显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向好
- “调高”“惠低”,减税效果明显!能给百姓省多少钱?算笔账→
- 甘肃通渭:逾十万亩金银花含苞待放 恰是花农采摘时
- 工信部通报:21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 国产大飞机高原机型要来了
- A股一公司上市首日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 证监会: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
- 外媒:沙特一王子去世 或死于飞机失事
- 大数据“杀熟”为何屡禁不止?
- 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今起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2022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开幕
- 热门推荐
-
- 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启动
- “沿着黄河遇见海” 山东夏季文化和旅游产品推介会走进陕西
- 青海海东邀大学生“归巢” 促家乡与学子“双向奔赴”
- 商务部:初步认定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存在倾销
- 在北京听新年音乐会 台胞盼以文化促两岸相融
- 青稞小麦陆续成熟 西藏米林开启收割季
- 中新健康 | 阿斯利康中国总裁接受调查 传企业员工遭业内“拉黑”
- “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启动
- 第十九届长沙国际车展开幕 新能源参展品牌数刷新纪录
- 普京发表国情咨文:警告美西方言行 提六年发展目标
- 青海各医疗机构目前共收治震区伤亡人员209人
- 贯彻落实新“国九条” 中国证监会拟出台6项规则
- 借“疫苗捐赠”攻击抹黑中国,美西方没安好心
- “小屏幕”大智慧:内容愈发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 中方呼吁高度重视武器弹药流入冲突地区可能引发的扩散风险
- 病人被关磁共振舱近三小时,不只是粗心
- 商务部回应欧盟拟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 “五一”假期湖北先晴后雨 需防范暴雨及强对流
- 湖南启动中小学校“智慧操场”试点建设 AI赋能智慧体育
-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