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形势变了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凌晨,以军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及周边地区发动海陆空全方位打击,目前造成死亡人数已超过100人。
在这之前,以色列曾公布了自己对拉法军事打击的计划,这一计划遭到了中东多个国家的集体谴责。
与谴责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参议院正在推动一项法案的通过,而法案其中一项内容,是对以色列提供141亿美元军事援助。
在中东国家呼吁控制局势升级时,美国人还在火上浇油。
除了持续不断为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外,最近一段时间,美国还对中东地区进行了报复性空袭,接连轰炸了伊拉克和叙利亚,使得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动荡。
伊拉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出来表示,伊拉克不是敌对国家之间进行清算的舞台。
美国报复,别国遭殃。空袭发生后,谭主也注意到了不少人有类似的困惑:
为什么美国要轰炸叙利亚和伊拉克?
印象中,美国一直在持续轰炸这几个国家,为什么10多年过去了,轰炸还是没有停止?
||处于中东地区核心位置的叙利亚,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直动荡不断
空袭,成了观察美国在中东地区行动的一个视角。透过空袭,我们也更能看清中东的局势,以及当下,美国在中东的处境。
当地时间1月28日,约旦东北部的小型美国后勤基地“22号塔”遭无人机袭击。
这并不是近期美军中东基地第一次受袭,事实上,这一轮巴以冲突升级后,美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的军事基地,遭受了160多次袭击。
但这次袭击,造成了3名美军士兵死亡。
这对美国来说,并不是小事。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数据,自2022年以来,还没有美军因敌对行动而丧生,上一次有美军在海外丧生,还是在2021年的8月,当时,有13名美国士兵死于袭击。
事情的严重性还不止这些。
此前,美军遇袭的基地,基本都处于公开或者半公开状态,而这次遇袭的基地,位于约旦境内。按照外媒的说法,这是一个“秘密基地”。
并且,根据美方初步的调查报告,无人机袭击基地时,有一架美军无人机正要返回基地,所以基地的人以为这是自己的无人机,根本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这就说明,对方掌握相关情报,才能恰好在这个时间节点对美军发起袭击。
这让美国又惊又怒。袭击发生后,拜登专门见了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
1月31日,美国情报部门称,这场袭击是由受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发动的,那为什么要轰炸叙利亚和伊拉克?
厘清这里边的关系,就能对当前的局势有所了解。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为了快速打击伊拉克政府,美国及其盟友投放了2万多枚炸弹,这不仅摧毁了伊拉克的基础设施,也给伊拉克平民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个武装组织成立,其中就有被美军认定参与了约旦基地袭击的“真主党旅”。
“真主党旅”认为,中东各国的紧张局势是美西方国家造成的,希望摆脱美西方国家对中东地区的控制。
从历史来看,“真主党旅”的说法不无道理。
打开地图我们就能看到,部分中东国家彼此间的边境线都很笔直,就像一条条直线。
一战还没打完,西方殖民者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瓜分中东地区,他们拿出笔,在地图上划线,这些线就是日后不少国家的国境线,这种完全不考虑现实情况的方式,也让中东国家在原有宗教矛盾基础上,又多了类似于领土这样的现实利益冲突。
所以,对于西方国家,“真主党旅”这样的势力一直都抱着仇视的态度。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他们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打击反政府武装。
为什么打击的是反政府武装?从一个数据中,我们能看出端倪:
根据披露,美国花费数十亿美元,在叙利亚培养、支持了80多个反政府武装。
2014年,美国更是把这种支持摆在了明面上——当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多国横行,美国以打击恐怖组织为由,宣布对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提供装备和训练支持。
反恐本是应有之义,但美国只对反政府武装提供支持,其用意不言而喻。
当时,“真主党旅”也参与到了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中。
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在同时任伊拉克总理会晤期间曾承诺,到2021年年底,伊拉克境内将不存在承担作战任务的美军。
但美军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将“作战部队”变成了“军事顾问”。
目前,美军在伊拉克还有2500名军事人员,分别部署在阿萨德空军基地、巴拉德空军基地和埃尔比勒空军基地。这些基地的战机、无人机和特种部队仍能在伊拉克境内活动,执行军事打击任务。
于是,这些基地,也成了武装组织重点攻击的对象。除了这三个基地,还有位于叙利亚境内的坦夫基地。
||坦夫基地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像钉子般插在叙利亚、伊拉克、约旦三国边境
美军以“反恐”的名义修建了这一基地,从图上就能看到,它切断了一条高速公路,而这条路是连接叙利亚大马士革与伊拉克巴格达的高速公路,让往返于两国的武装势力只能通过沙漠转移。而美军从叙利亚偷取的石油,也由这一基地转运至伊拉克。
||在叙利亚偷石油的美军
2020年,美国暗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后,“真主党旅”和其他武装组织开始联合起来。那为什么这几个武装组织在苏莱曼尼被暗杀之后,愿意联合起来呢?
长期研究中东的牛新春总结了中东各方势力的诉求,他表示,当前,以伊朗为首的“抵抗阵线”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中心”,是中东地区最大、最根本的一对矛盾。
新一轮的巴以冲突,激化了这种矛盾。
在美国的干预下,加沙地区迟迟不能实现人道主义停火。
加沙地区民众的处境,原本就很不乐观。以色列在加沙地区修建了横跨65公里,高6米的围墙,用以围困哈马斯。任何想要越过围墙的行为,都会被射杀。
整个加沙地区,就是一座“围城”,只有少许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能够通过边境地带,运往加沙。
据统计,加沙地区80%的人口依靠国际援助度日。
这一轮巴以冲突升级后,持续的交火阻碍了救援行动,根据联合国估计,加沙200多万人缺少基本物资,情况非常严峻。
陷入危机的,不只是加沙地区。巴以冲突延宕,暗杀和爆炸事件接连发生,地区局势甚至有失控的风险。不仅如此,中东整体安全形势恶化,也给极端势力提供了活动机会——“伊斯兰国”趁机制造了多起爆炸事件。
眼看着中东地区又有被拖入大规模冲突的风险,中东地区的武装组织开始意识到,需要解决问题——美国对以色列的明显偏袒。
最先行动的,是胡塞武装。他们开始袭击红海水域的美国船只,并声称只有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他们才会停止这种袭击。
||红海北经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是海上的“咽喉要道”
中东其他地区的非国家武装组织同样也加入了这轮反美的行动中。这也就出现了开头我们看到的那一幕,这轮巴以冲突开始后,美军的军事基地,遭到了160多次攻击。
2月7日,美国突然暗杀“真主党旅”高级指挥官,也激化了局势。
当前,美国在伊拉克长期保留2500名驻军,在叙利亚驻扎着1000左右的美国士兵,在约旦派驻各种名目武装人员约3000人,在中东其它国家也有美军人员零星分布。只要美国仍然不支持巴以停火,这些美国基地,都有可能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过去几十年间,美国以“反恐”和“民主自由”为名,在中东掀起多场战争。
但美国给这些国家带来的,是动荡与灾难。
直至今日,美国仍然不情愿离开这些国家,有数据表明,美军在中东地区,至少还有30多个军事基地。
这也意味着,美国的军事力量可以在这些国家完成任何美国想要执行的军事行动——空袭、暗杀等等。
在美国内华达州有一座军事基地——克里奇空军基地。这个基地的美军士兵,像“玩游戏”一样,操控着万里之外,盘旋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国上空的无人机,执行轰炸等任务。
美国人在温暖的屋子里按着发射按钮,万里之外,却是生灵涂炭、饿殍千里的景象,这是当代的人间惨剧。
而美国,在无视这样的惨剧。长时间以来,美国用空袭和轰炸,压制着中东武装势力的反抗与不满。而这一轮巴以冲突中,美国面对胡塞武装侵扰时的表现,让那些曾被美军轰炸,被美国人弄得流离失所的中东武装势力看到了还击的可能性。
按不下葫芦,又起了瓢,当中东地区反美的情绪被点燃,对于美国来说,形势,真的变了。(玉渊谭天)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声音资产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深圳举行
- 2023全球经济的“忧”与“盼”(2023·年终特稿)
- 受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影响 深圳铁路部分列车停运
- 大连一居民楼发生燃气闪爆事件 造成一人受伤
- 国庆假期中国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出行再创新高
- 梅雨影响杭州西湖 一周排掉近半水量
- 高糖饮料风险大 专家: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 印度喀拉拉邦大规模滑坡已致308人遇难 救灾困难重重
- 中国生态旅行秋季榜单发布:胡杨林获推“最美秋色”
- 特朗普考虑设乌克兰危机问题特使,他或担任该职
- 外媒:消息人士称美国总统特使将于19日到访贝鲁特
- 美国国会众议员帕斯克雷尔去世 终年87岁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在仙人岛上感受“膜”法产业
- 一艘载有45人的游船在红海海域沉没 包括多名外国游客
- 中国杂协副主席薛金升:讲好中国故事 让杂技艺术更好“走出去”
- 美国防部派遣1000名现役士兵增援飓风“海伦妮”灾区
- 千年故城响起丝路回声——“何以中国·五星出东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侧记
- 美联储政策转向难度不小
- 9月消费市场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 青海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体系建设日趋健全
- 热门推荐
-
- 山西多地举办年货节促消费、迎新春
- (乡村行·看振兴)黑土地上的乡村博物馆:讲述乡村发展故事
- 亚美尼亚总理称将深化与欧盟合作议程
- 手机APP两分钟测血氧?专家:有参考作用,但精确度不如医疗专业血氧仪
- 江苏盐城一乡镇遭遇雷暴大风天气 致5人轻伤
- “小小科学家”夏令营举行:感受科学魅力、传承公益精神
- (乡村行·看振兴)黄河边上的“甜蜜事业”
- 河北修改避暑山庄相关管理条例 让考古成为保护第一道防线
- 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 攀岩纪念邮票今日发行
- 福州2名牺牲消防员身份已确认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菲律宾马尼拉发生火灾致6死1伤
- 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意味着什么?
- 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盛宴精彩纷呈 短途郊游受热捧
- 叶锦添:我想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 中国贸促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
- 2024年春运上海两大机场客流量预计1293万人次 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为国内热门航线
- 首期中哈媒体沙龙在霍尔果斯合作中心举办
- 辽宁日最高气温42.9℃ 为2018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