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海绵记录表明全球变暖或已升温超过1.5°C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论文认为,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变暖可能已经超过了1.5°C,在这一个十年结束时(即2030年前)可能超过2°C。这一预测基于加勒比海硬海绵骨骼保存的300年海洋温度记录。
该论文介绍,全球变暖正在导致地球气候发生重大变化。2015年的《巴黎协定》旨在将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C以下,并尽力限制升温在工业化前高1.5°C以下。海洋温度的历史观察和数据有限,但可以通过代用记录研究历史事件。其中一种代用对象是硬海绵,这是一个长寿物种,其碳酸钙骨架记录了化学物质变化,是海洋温度的天然档案。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澳大利亚西澳大学Malcolm T. McCulloch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用加勒比海东部收集的硬海绵标本(这一地点温度的自然变化小于别处),探索海洋混合层(水体和大气交汇区域)在过去300年的温度,随后将这些数据与HadSST4海面温度数据集中的观测记录进行校准,当他们对这些数据集进行比较,发现这些新的温度记录显示出1961年至今的高相关性。
在这些海绵记录基础上,此次研究表明,通过1700年至1790年和1840年至1860年间的稳定温度可定义工业化前时期,其间有一段火山活动相关的降温造成的空白。论文作者认为,人类活动相关的变暖始于1860年代中期,在1870年代中期开始明显。这比仪器海面记录(来自HadSST4数据集)要早80年,但与此前的古气候重建一致。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这些发现对现有全球变暖的预测有所影响。他们指出,这些记录显示出用于计算异常的参考时期(1961年至1990年),与新界定的工业化前时期相比,海洋混合层和地表温度上升了约0.9°C。相比之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目前估计这一时期相对1850年至1900年工业化前水平的升温是0.4°C。使用这些气温记录,论文作者估计1.5°C的变暖水平可能已经达到了,平均地表变暖1.7°C可能发生在2018年至2022年间。
在一篇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邓文峰指出,这项研究表明,限制地球变暖在1.5°C以下的机会可能已经错失,控制变暖不超过2°C的目标可能在这一个十年结束时就会被超过。该成果呼吁对全球气候危机采取快速、有效且明智的行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蒙经贸对接会签署8个重点项目
- 金与正痛批:盲目跟风美国谴责朝鲜的国家,丑态毕露
- 雪城牡丹江:国庆假期出入境客流将同比增27.6%
- 在野党呼吁加速弹劾 尹锡悦组团反击 韩国政局仍然充满未知数
- 引人注目的“红月亮”,是如何形成的?
- 暴雨中,他用身体为行人竖起安全警示牌
- 齐白石艺术精品亮相德国
- 一文一物|揭开“户撒刀”的神秘面纱
- 总台记者专访丨匈牙利官员: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有害无利
- 赏体育文物 品亚运文化
- 借灾情蹭流量,不可宽容
- 当心!她每天跳绳4000个减肥 结果进了手术室
- 印尼工商会主席:中国企业在印尼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 上海多元模式探索拓展公园功能 既适老也适幼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已造成至少288人遇难
- 第13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 浙江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为经营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
- 两部门:加强文物市场行政执法工作
- 墨西哥总统:关税将带来可怕后果 毒品流动是美方的问题
- 遭遇洪水后,家里的这几种东西要扔掉!
- 热门推荐
-
- 福建平潭扎实做好防台风防汛工作
- 美国专家谈加征关税:美国损人不利己 中国仍将破浪前行
- 广州破局政商交往“灰色地带”
- 新疆一项重点超高压工程投运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已致10人遇难17人失联
- “二孩”潮流下儿童房设计要提前筹备
- 国家统计局:2023年粮食产量69541万吨
- 中国证监会: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防止“一退了之”
- 国际识局:尹锡悦陷入政治麻烦,因为爱情?
- 俄罗斯发生公共汽车与列车相撞事故致8人遇难
- 收到陌生快递还能扫码领钱?别信!已有多人被骗
- 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将在日本上市
- 吉林市文旅业有序恢复 首场户外活动邀游客吃鱼
- 泰国警方:尽最大努力确保中国游客安全
- 美军方:载23人美国军机在澳坠毁 至少3人死5人重伤
- 内蒙古小县城“瓜子姐姐”带特色农产品“出海”
- 大唐不夜城火了,各地“不夜城”能亮多久?
- 2024南孔文化北京交流周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坝子隧道贯通
- 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