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 | 唐人街)曼谷耀华力路:乡味半世无改 中医义诊百年
中新社曼谷1月28日电 题:曼谷耀华力路:乡味半世无改 中医义诊百年
作者 李映民 熊若雅
在泰国曼谷的耀华力路上,有一家经营了50多年的猪杂汤店,连续多年入选米其林美食推荐榜单。每每走到耀华力路口,就能闻到阵阵夹杂着胡椒味的鲜香飘来。
45岁的店主陈金财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早年在广东潮州(现潮汕地区)经营猪杂汤店。爷爷移民泰国后,在唐人街创立了这家名为“胖子猪杂汤店”的店铺。
虽然出生成长于泰国,但陈金财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向记者介绍说,猪杂汤是综合猪杂、粿条、汤料和调味品的一种传统潮汕美食。其汤料是将猪肺、猪肝、猪肠等内脏切片搭配熬制而成,出锅时加入煮熟的粿条和葱。除了葱,不能添加其他青菜,否则会改变猪杂汤原有的口感。
乡音未改,乡味难忘。如今,猪杂汤店由陈金财与两位姐姐、一位弟弟一起经营,虽然店面不大,但每天能招待上百位食客。“猪杂汤不仅受到本地华侨华人的喜爱,还吸引了许多来自欧美地区,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游客。”陈金财说。
猪杂汤店所在的耀华力路,就是闻名遐迩的曼谷唐人街,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大量中国人移民到泰国,耀华力路成为来泰华人最早的聚集地。
如今的耀华力路密布中华元素:中医院、大华酒店、观音庙、京剧院、中药店,还有密密麻麻的中文招牌。除了猪杂汤,潮汕牛肉丸、炒粿条、蚝仔烙、韭菜馃等各种中华传统美食能让人一路吃个够。
就在猪杂汤店所在这栋百年古建筑的楼上,三、四层便是中国戏剧院,经常演出潮剧、粤剧、京剧等。许多观众看完戏就到楼下吃一碗猪杂汤,可谓“中华之汤化中华之剧”。
沿着猪杂汤店向东南走约一公里,就来到了同在一座院子里的两个网红“打卡点”——天华医院和观音庙。
天华医院是泰国首家慈善医院,据医院董事长郭光国介绍,中国移民初到泰国时,很多人适应不了泰国的气候而生病。语言不通、贫困,加上两国医药习惯的差异,让华人劳工就医成为大问题。
1903年,六名华人领袖每人出资“白银一千两(相当于今日1000万泰铢、200万元人民币左右)”善款,加上后期贷款,买下了唐人街东端的一块地皮,建立了当地第一家为华人免费行医施救的“慈善中医馆”,即天华医院的前身。
据院史资料记载,在医院兴建过程中,筹办方又收到了473笔来自各界华人的捐款。1905年9月19日,医院建成开业,泰国五世国王朱拉隆功亲临现场,向医院捐赠了一百斤白银,还颁发诏令,表示对几位华人建立慈善医院的赞扬,并肯定华人所作贡献。
天华医院后来更名为“泰京天华慈善医院”,但泰国华人依然惯用其旧称。将其称为天华医院。百余年来,天华医院一直保持着“免费治疗”的创立原则,直到今天,其中医部仍然免费为泰国各族民众义务诊疗。郭光国告诉记者,现在医院每天的接诊量有300多人,疫情期间数量更大。
与天华医院同在一座大院里的观音庙,也是曼谷著名景点,香火甚旺。当地华人有一句口头禅“有病看病,没病拜观音”,意思是来天华医院不一定是来看病的,也可以拜观音祈福。
每年春节唐人街举办新年活动,泰国诗琳通公主都会来此拜观音。一座庙宇,让华侨华人找到心灵的港湾,也见证着中泰两国的友好关系。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即将到来的甲辰龙年春节期间,中使馆和泰政府部门将联合在唐人街举办“欢乐春节”节庆活动,届时无论当地民众还是来泰游客都可置身一场中国年文化盛宴。(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新春走基层)西安北站“守夜人”
- 美媒:英国希望美政府同意解除乌使用武器限制 拜登尚未决定
- 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 威海文登雪深74厘米破纪录 山东半岛为何会出现“冷流雪”?
- 大案要案反弹压力大 中国紧盯非法集资风险
- 阿斯塔纳即将进入“上合时间”
- 北京规划师走进门头沟:按下灾后规划重建“加速键”
- 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物为媒 架起中非文化交流桥
- 火锅界“新晋网红”长得丑?甘蓝家族:我们美着呢
- 深圳再添一座大型康复花园式医院
- (乡村行·看振兴)传承非遗美食 江西都昌排粉“出山记”
- 抖音直播戏曲文化节落幕,超1600万网友云端共度“百戏倾城夜”
- 长三角迎温暖春分 沪苏浙皖最高温逾20℃
- 湖南资兴以水为笔绘就水美乡村新画卷
- 数据赋能 山西推动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助力转型发展
- 美媒:乌克兰密谋袭击“北溪” 且美国提前知情!
- 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价值将获更好呈现
- 美共和党籍众议员乔丹、斯卡利斯宣布竞选众议长
- 好客山东献上庆龙年“专属套餐” “搅热”文旅消费市场
- 热门推荐
-
- 国家税务总局:至今已为纳税人缴费人远程办理跨区域税费业务16.4万笔
- 山西石楼打造黄河中游旅游集散地
- 陕西首份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签发
- 《故宫之声》正式启动音源采录 将推出谭盾等12位作曲家精品
- 殡葬专业就业率几乎百分百,冷门专业还冷吗?
- 陕西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江西南昌为一批“科技小院”授牌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爱拼”的福建如何“拼”出高质量发展?
- 以煤为基、向绿而行:2024“哈密能源之问”成功举办
- 联合国专家:厦门筼筜湖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成功经验和范式
- 安徽发布低温雨雪防御提示 影响合肥等10个市
- 西安铁路局2024年货物发送量突破1亿吨
- “过劳肥”大脑机制揭示
-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发生火灾已致43人死亡
- 中国牛蛙产业“剑指”千亿产值 专家建议推动绿色养殖转型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80后”驻村书记:村民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 威尼斯突发!一旅游巴士坠毁致近40人伤亡
- 最新研究评估气候过冲风险:预想时间框架内逆转全球变暖或很难
- 沪港妇女会成立 创设新的发展机遇
- 广州海珠湾隧道双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