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评估气候过冲风险:预想时间框架内逆转全球变暖或很难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论文称,研究人员对气候过冲(overshoot,指允许升温暂时超过巴黎协定规定的1.5°C)情景使用度和接受度的日益上升提出担忧,认为气候过冲之后,想在当前预想的时间框架内逆转全球变暖或许很难。
论文作者认为,事实上,限制全球升温或许才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策略。
据论文介绍,巴黎协定对全球升温的乐观限制为比工业化前气温高1.5°C。有人提出,暂时性超过这一目标即专业术语称为“过冲”,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让之后的升温回到1.5°C以下或许是可能的(虽然这可能要依赖碳捕获技术的发展)。不过,过冲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不明确。
基于此,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Carl-Friedrich Schleussner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过冲路径和长期气候稳定进行模型模拟。他们发现,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风险因发生或不发生过冲的情景而异。同时,过冲后的气温下降可能无法实现,因为较强的地球系统反馈产生的变暖放大效应可能会造成长期升温。
本项研究还发现,在过冲后,地球系统的许多方面如物种丰度、碳储量和陆地生物多样性等,可能回不到过冲前的水平。论文作者强调,即使过冲后气温下降,海平面也会持续升高。因此,降低全球气温比尝试在过冲后让全球升温稳定下来更容易避免气候风险。
论文作者指出,过冲情景依赖于未来碳去除成本相对当前成本下降的可能性。任何能开发出的预防性碳捕获系统将需要在过冲后去除约数千亿吨的碳,才能避免高风险结果。不过,目前对技术、经济和可持续性的考虑可能让这类系统难以在这些层面运作。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该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不能对过冲后各种变化的可控性过度自信,只有快速减少排放才是限制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4国科学教育界代表在重庆交流创新与实践成果
- 菲律宾民航局证实发现失联飞机残骸
- 埃及法尤姆省发生车祸致10死7伤
- 最火端午引领京城旅游业加快复苏
- 专家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情况:家长自行给孩子吃阿奇霉素不可取
- 多措并举,防范外卖食品浪费
- 中国商业航天人士:行业已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 浙江建德聚力汇智 打造新乡贤“带富”新样板
- 朝鲜宣布进行试射巡航导弹
- 天津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首套房不低于20%
- 半年内超20人被查!反腐风暴席卷汽车巨头东风公司
- 申城上演东方美学盛宴 国风表演探索创新表达
- 城中村改造提速 中国“都市角落的万亿元大市场”如何激活?
- 宁夏:有意愿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达100%
- 前七月湖南逾15万辆新能源汽车享车购税减免22.11亿元
- 烟台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攀升
- “环境浸入式”戏剧的主角是观众
- 干细胞首次生成特定人类胚胎细胞【有助研究早期胚胎发育诸多问题】
- 宁夏银川:打赢治欠冬季“攻坚战”筑牢农民工权益“保护墙”
- 家乡民众追忆琼瑶:惠泽电视湘军 唯留潇洒人生
- 热门推荐
-
- 山东大学举行本科生开学典礼 万余名新生踏上“新征程”
- 顺利入坞!长江口二号古船转入考古与保护新阶段
- 国际最新研究:阿拉斯加朱诺冰原冰流失加速 或致冰川退缩难以恢复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政客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答记者问
- 第21届中国动漫金龙奖首设“大美中国”奖
- 国家版权局发布2022年度八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国铁集团:4月4日旅客列车开行不受影响
- 第二届“荣程·百花文艺周”系列活动今日启动
- 平安私人银行解答AI时代的教育命题:未来型人才的成长选择
- 企业没钱赔就给员工放长假?来看专家解读“软裁员”
- 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理事会在安徽亳州成立
- 上海迎来春节高速返程车流高峰
- 2024全国“四季村晚”秋季主场活动走进安徽黄山
- 银联卡受理范围延伸至183个国家和地区 境外发卡规模突破2.3亿张
- 白宫证实:拜登将在北约峰会期间会见泽连斯基
-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启幕
- 普华永道:大部分受访在华跨国企业一如既往看好中国市场
-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达成688个合作项目 总投资超4800亿元
- 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