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评估气候过冲风险:预想时间框架内逆转全球变暖或很难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论文称,研究人员对气候过冲(overshoot,指允许升温暂时超过巴黎协定规定的1.5°C)情景使用度和接受度的日益上升提出担忧,认为气候过冲之后,想在当前预想的时间框架内逆转全球变暖或许很难。
论文作者认为,事实上,限制全球升温或许才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策略。
据论文介绍,巴黎协定对全球升温的乐观限制为比工业化前气温高1.5°C。有人提出,暂时性超过这一目标即专业术语称为“过冲”,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让之后的升温回到1.5°C以下或许是可能的(虽然这可能要依赖碳捕获技术的发展)。不过,过冲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不明确。
基于此,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Carl-Friedrich Schleussner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过冲路径和长期气候稳定进行模型模拟。他们发现,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风险因发生或不发生过冲的情景而异。同时,过冲后的气温下降可能无法实现,因为较强的地球系统反馈产生的变暖放大效应可能会造成长期升温。
本项研究还发现,在过冲后,地球系统的许多方面如物种丰度、碳储量和陆地生物多样性等,可能回不到过冲前的水平。论文作者强调,即使过冲后气温下降,海平面也会持续升高。因此,降低全球气温比尝试在过冲后让全球升温稳定下来更容易避免气候风险。
论文作者指出,过冲情景依赖于未来碳去除成本相对当前成本下降的可能性。任何能开发出的预防性碳捕获系统将需要在过冲后去除约数千亿吨的碳,才能避免高风险结果。不过,目前对技术、经济和可持续性的考虑可能让这类系统难以在这些层面运作。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该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不能对过冲后各种变化的可控性过度自信,只有快速减少排放才是限制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七届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在深开幕
- 美防长访菲,再增设4个军事基地?专家:可能导致亚太出现分裂对抗
- 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场9个万吨级以上平台施工作业
- 全球洞察|瑞士学者:欧洲汽车业的首要问题不是中国,而是欧盟委员会的错误决定
- 云中锦书丨包莎丽:将心比心的架“桥”者
- 当茶器与花器相遇 建盏艺术精品展在福州开展
- 俄国防部:摧毁四艘美制乌克兰陆战队快艇
- “感知中国·大美青海”展览在突尼斯开展
- 美军一架“黑鹰”直升机在亚拉巴马州坠毁 机上2人全部遇难
- 云南纾困文旅行业 全力推动文旅项目落地
- 立足湾区,面向全球,“新机遇 新活力—— 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4”成功举办
- 台青互助“登陆”:创业基地为何乐见“人去楼空”?
- 乌官员:多架无人机向基辅方向移动 防空系统启动
- 广西南宁科技赋能城市治理 快速处置民众难事
- 印度和加拿大宣布相互驱逐外交官
- 中新真探:坐着时,挺胸抬头才最健康?
- 微度假式周末婚礼:少点仪式感 多点呼吸感
- 以军称夜间袭击黎巴嫩南部真主党装备及设施
- 市场监管总局:8月份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稳中有进
- 治理变“智理” 制造变“智造”
- 热门推荐
-
- 海地暴雨成灾已致42人死亡、85人受伤
- 致敬中国动画百年 周深演唱纪念曲《美美》
- 如此“仪式感”有必要么?北京一女子卖车,请交响乐团来举办仪式
- 浙江义乌“联合国社区”居民“粽”享中国传统节日魅力
-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持续喷涌20年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雄安!
- 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脱钩意味着世界会更贫穷,没有真正赢家
- 泰康人寿:加强消保“三适当”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天津音乐学院赴深圳巡演 加强津深两地文化交流
-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6亿
- 超21亿元!这个大项目你参与了吗?
- 拉夫罗夫也警告:如英国提供贫铀弹药,将致冲突“严重升级”
- 港股连挫7个交易日 创近9个月新低
- (文化中国行)山东东营:现代石油城市迎来世界自然遗产新名片
- 助力自贸港建设 海南民企建言科创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启动 “探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
- 中国央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利率降至1.7%
- 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紧急驰援
- 京东CEO许冉:无应用支撑,很多AI没创造很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