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携手一甲子!中法关系创造多个“第一”
中新网1月27日电(陈彩霞) 60年前,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这在当时,被国际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
如今,中法已携手走过一个甲子。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60年来,中法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建立了良好、稳定的沟通,双方未来仍要坚持对话,推动中法友谊进入新时代。
“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
多个“第一”载入史册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这条简洁的建交公报,给国际舆论带来了强烈震撼。西方媒体称其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
这对于中国加强同西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此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波与中国的“建交潮”。时任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评论称,中法建交是在“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一道裂缝”。
“法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丁纯表示,中法建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冷战”时期法国“戴高乐主义”独立自主外交的体现,宣告了中法这两个在两极世界中追求独立自主的国家走到了一起,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建交后,中法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60年来,中法两国在外交往来中创造了多个“第一”,成为两国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1964年1月,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航空运输协定的国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自此进入“空中时代”;
1982年,中法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
1997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
200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
丁纯表示,在中国与欧洲的关系中,法国常常起到引领的作用,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跟随华盛顿的步伐。中法战略、财经、人文这三大高级别对话机制,有利于推动建立新的磋商与沟通渠道,为深化拓展两国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法合作加速
人文交流亮点纷呈
中法经贸往来被喻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多年来,中法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为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注入生机。
中国外交部官网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中法双边贸易额达到719.34亿美元。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
除了在政治和商贸领域的良好合作,丁纯称,中法双方在核能、航天航空、汽车等传统领域的合作也在稳步提升,两国在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尤其活跃。
“法国的很多领导人,比如前总统希拉克、密特朗,包括现任总统马克龙等,都非常欣赏中国文化,而法国本身又是一个非常重视语言文化传统、戏剧等艺术的国家,彼此有很多共同语言,为促进双边关系发展‘添砖加瓦’。”丁纯说道。
60年来,中法在音乐、戏剧、电影及教育等领域合作全面开花。中法文化论坛、中法文化旅游年、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等平台,加速推动双方人文艺术交流。2023年4月至7月,“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的逾65个文化项目、200多场交流活动,在20余座中国城市全面铺开。
“人文的交流与沟通,对中法关系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丁纯表示,“国家之间交往其实并不需要很多宏大的叙事,反而更需要通过微观交流,通过具体的、客观的、富有人情味的、人与人的交流,让法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互通民心。”
他举例称,法国与中国很多高校之间有教育合作,比如交换留学生,其中有法国留学生会在课堂积极讨论,比较中法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如何应对老龄化等问题,这些客观的交流学习将切切实实加强双方的了解,推动双边合作。
坚持多边主义
中法友谊未来可期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践行多边主义。丁纯表示,中法有很多“契合点”,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逆全球化及霸权主义,让中国与欧洲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法就乌克兰危机、巴以新一轮冲突等热点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协调,为劝和促谈、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发挥建设性作用。”丁纯提到,法国一直是欧洲战略自主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比如在当前的红海危机中,法国军舰进行护航活动,但明确表示“不接受美国指挥”,便是其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而中方也对近期红海局势急剧升温深表关切,呼吁停止袭扰民用船只的行为,敦促有关方面避免给红海紧张局势火上浇油,依法共同维护好红海水域的航道安全。
除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主张,中法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也积极合作。丁纯表示,比如中国在《巴黎气候协定》框架下,积极探索绿色转型,努力实现“双碳”目标。两国还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取得了诸多重要合作成果。
丁纯表示,“中法双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础,未来也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彼此关切,希望企稳回暖的中法关系能起到模范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和升级中欧关系的发展。”
正如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之行结束后,用中英法三种语言发文所说,“我们在一起大有可为。法中友谊万岁!”(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 今年第10号台风“珊珊”将向偏东方向移动
- 全国智能建造与数字化转型技术论坛暨项目观摩会在穗举行
- 高温高湿天谨防五种身体不适
- 满足多层次需求 金融助力消费提质升级
- 我国网络零售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彰显 覆盖行业和产品种类持续扩大
- 中新真探: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吗?
- 历史的耳语 陈先发长诗新作《了忽焉》分享会举办
- 广东气温“坐过山车” 快速降温回南天退场
- 人民观察|经典与创新碰撞出吉林文旅融合“新火花”
-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对申通快递进行安全生产行政约谈
- 侨乡丽水机场取得“国际身份证” 计划今年年底建成试飞
- 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开启新篇 初心不变”主题系列活动 开启“红色文化”年
- 2025年春运琼州海峡车辆过海运输能力将提升20%
- 江苏昆山已有40名台籍人才取得大陆职称资格
- “人人皆可拍”条件下,“怀疑被偷拍”如何化解
- 00后“国风新青年”:让热爱照进生活
- 中国医科大学辟谣其团队通过手机摄像头测血氧饱和度
- 广交会即将举行 广州持续优化境外人员支付服务
- 当福建遇见亚美尼亚:文物“对话” 美美与共
- 热门推荐
-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透过数据看经济,读懂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 节能“减”碳+绿色“加”力!从一加一减探寻绿色转型发展密码
- “午夜文丛”25年推出127部作品 见证中法文化交流
- 大学生志愿者就地转换社会实践内容 投身重庆万州灾后重建
- 千名垂钓爱好者齐聚泗洪
- 2024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发布 工业仍是强劲引擎
- 河南百年“豆腐村”:庭院经济打造匠心品牌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成功试飞
- 北京今日“炎”值继续在线 最高气温可达36℃
- 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 中使馆提醒做好安全防范
- 浙江龙泉陆港物流助力产品“走出去”
- 2024年北京书市4月19日开幕 助力书香文化惠民
- 中国油烟机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近六年呈上升态势
- 2027年重庆律师将超2.5万人 涉外律所超100家
- 山东2023年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 金融资源重点向实体经济“倾斜”
- 全球唯一!宁波舟山港诞生“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 印尼一列火车与巴士相撞致11人死亡4人受伤
- 中国新能源企业泰国建厂 助当地打造电池供应链体系
- 哈马斯呼吁巴勒斯坦人在斋月游行 外媒:或增谈判风险
- 中国电影科技:回望千山路 前行万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