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点赞中国援非举措:中国言出必行 引领全球减贫
国际在线专稿:南非主流媒体独立传媒网站日前刊发评论文章《中国的爱心援助:一份致西北省霍莫霍莫村的象征希望与团结的礼物》。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孟大为(David Monyae)在文章中表示,中国总是言出必行,主动向非洲伸出援手,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他赞许称,中国有能力引领全球减贫斗争。
文章开篇介绍,继捐赠大量发电机以缓解南非各地关键公共基础设施长期电力短缺的危机后,中国近日又向南非西北省霍莫霍莫村人民伸出了友谊之手。该村收到中国捐赠的食品礼包,这将有助于在圣诞和新年节庆期间缓解饥饿问题,振奋当地民众的精神。西北省是南非贫困率较高的省份之一,一半以上的人口缺衣少食,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今年8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会谈,宣布帮助南非实施减贫示范村项目。此次捐赠便是减贫示范村项目框架下的行动。文章还提到,2021年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减贫和农业项目,鼓励中国机构和企业在非建设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支持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发起“百企千村”活动,积极开展减贫公益合作。此次对霍莫霍莫村的捐赠也是中国履行该承诺的生动实践。文章称赞道,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的积极推动下,此类意义深远的举措越来越多,正响应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号召。
文章认为,这一援助同样体现出全球发展倡议的精神。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助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关注扶贫与粮食安全等全球性议题。“向南非一个偏远的、不起眼的村庄捐献食品,这表明中国言出必行,全球发展倡议并非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声明。”作者强调,“此次捐赠只是中国对非洲的众多援助之一,但它证实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愿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斗争中展现担当,贡献力量。”
文章指出,中国成功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有能力引领全球减贫斗争。中国向南非西北省捐献粮食,是南中关系以老百姓为中心的体现,人民能够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此外,出于同理心和同情心的捐赠以挽救生命为目的及时行动,理应获得感激与赞赏,也真实反映了南非与中国的共同价值观。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调节情绪?
- 瓦努阿图群岛附近发生7.6级左右地震
- 矿企变革传统采煤方式:数据“动起来” 智慧“生”出来
- 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
- 3名潜逃缅北多年的公开悬赏通缉涉毒逃犯被押解回中国
- 滴滴:22点后打车需求上涨最高 “夜太美”西安晚高峰持续5小时
- 太原方特东方神画开园迎客 高科技演绎华夏文明
- 既“爸气”又“暖爸”,当好爸爸很难吗
- 河南太康通报“16名学生用餐后不适”:初步认定食源性不适 学生均已返校
- 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发布 《新龙门客栈》上榜
- 扎根敦煌42年,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吴健如何把文物拍“活”?
- 浙江台州:大麦屿港至泰国航线正式开通
- 哈里斯公布经济政策愿景:建设“机会经济”
- 湖北将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中德合作前景依然充满希望
- 大雾橙色预警:山东江苏河南等11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 云南昭通通报“老师多次脚踹幼儿并扇脸”:涉事人已行拘
- 北京建立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 防范相关名称被擅自使用
- 铁路通信工:不惧高温 “汗”卫通信“话匣子”
-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辞行拜会柬国会主席昆索达莉
- 热门推荐
-
- (第六届进博会)蓝皮书称进博会对制造业投资的溢出效应正不断显现
- 广西立法护航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 鼓励开拓国际市场
- 甲状腺癌是“懒癌”?别低估其威力!
- 金观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竞争力
- 平遥国际影展揭晓荣誉归属 山西影片斩获百万奖金
- (乡村行·看振兴)小螺蛳带火“夜经济” 江西分宜火电厂区“变身”美食小镇
- 第五次刷新“最高”纪录,徐工DG101登高平台消防车再创巅峰
- 膝关节反复疼痛 医生从36岁患者的膝关节抽出一杯“啤酒”
- 超强台风“杜苏芮”或致粤东强降雨区中小河流有超警洪水
- 又一新校区停办,高校异地办学为何“踩刹车”?
- 讲好“陕茶故事” 陕西省持续推进茶产业链建设
- 第24届青洽会开幕 “绿色”“低碳”成展会关键词
- 车企再“卷”价格战 都想多分一杯羹
- 俄媒:乌前军官称北约无力为乌军生产所需弹药
- 上海探索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延伸社区就业服务触角
- “东北雨姐”虚假宣传被罚165万元
- 江苏扬州“运河集粹”精品展开展
- 实干笃行·大省勇担当丨千帆竞渡楚天舒 湖北变中求变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将投入战斗值班 乌称哈尔科夫市遭袭致2人死亡
- 首位女国医大师刘敏如谈立夏节气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