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将在“求同化异”中行稳致远
时隔四年,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于12月7日线下再聚首。今年正逢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的重要节点。在过去的一年里,中欧领导人为恢复、修复并推动双边关系作出不懈努力。作为中欧双方最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机制,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不仅为今年的工作划上圆满句号,更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指出,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米歇尔表示,中欧双方负有致力于和平的特殊责任,建立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也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无意与中国“脱钩断链”。在此次会晤中,中欧双方也一致同意保持双边贸易平衡,凸显中欧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
此次会晤将在四方面对中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中欧领导人是中欧关系的掌舵人,为深化双边关系提供战略指引,为实现互利共赢积累政治资本,同时,在共同应对时局挑战中创造合作机遇。其次,会晤在政治上凸显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有助于消除国内外对中欧关系的疑虑,释放积极的合作信号,推动双方关系朝着更加稳固的方向发展。再次,会晤在经济上凸显中欧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格局和稳定的重要意义,为共同应对经济挑战提供共识,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最后,会晤强调中欧在全球治理、国际秩序以及地区稳定等全球性议题上发挥作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欧智慧和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会晤同时就中欧之间的顾虑与分歧进行坦诚交流。中欧将在妥善处理分歧的同时继续深化双边关系,这本身也是中欧关系的活力和韧性的体现。中欧之间的利益是大于还是小于分歧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中欧能否化分歧为共识,化竞争为合作。中欧之间存在分歧是事实,有合作亦是事实,二者共存,并不矛盾。无需刻意夸大分歧,或故意淡化合作。反之亦然。事实上,存在分歧既是正常现象,也将是常态。两大文明在倡导多样性时必然会有多种解读方式,两大市场在支持全球化时必然会有不同的规则要求,两大力量在推动多极化时必然会有不同的权力平衡顾虑。然而,中欧若能求同化异,势必能拓宽合作空间、推进共同利益。
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表明,持续加强沟通是增信释疑的最有效方式。中欧双方应趁热打铁,积极推动交流,促进理解,增进互信,建立共识,从而深化合作。首先,在社会领域,全面恢复中欧之间的人文交流将有助于夯实中欧合作基础;在经贸领域,扩大合作空间有利于实现互惠互利的合作;在政治领域,加强高层互动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其次,要避免误解、曲解或过度解读概念、政策及意图,防止“听风就是雨”式的错误结论。此外,应该求同存异,并尽可能求同化异。通过化异促同,可以扩大合作空间,深化互信基础。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强所言,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更多求同存异、求同化异,加强互利合作和多边协调,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建设性、互惠性、全球性,为亚欧大陆以及世界繁荣稳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就中欧未来关系的发展趋势而言,中欧合作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双方加强合作的基调也将持续。然而,欧盟对华采取的“三重定位”等策略仍将对双边关系产生持续影响。尤其是地缘政治格局的剧变,将增加双方关系的不确定性。为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中欧需要保持持续而深入的交流,妥善处理存在的分歧。如果中欧能够克服由制度差异带来的分歧和矛盾,就有望构建更稳定的中欧关系。
郎加泽仁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
来源:中国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彭东明长篇小说《坪上村传》:徐展乡村动人图画
- 2月1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30828万人次
- 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论坛在巴黎举行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银发族的心灵“摆渡人”
- 提升“+文化”的传承力 安徽省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文化研究挖掘
- 广州防暴雨内涝二级应急响应生效 转移危险区域人员2000余人
- 新氧CEO:医美市场将进入“下半场”
- 机构报告:投资者情绪改善、租赁市场复苏推动大宗物业交易活跃度提升
- 全球野火为何频发
- 第二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收官
- 今年底云南旅居人数将达380万人
- 报告:进博会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沿线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各国合作
- 端午节假期将至,公安部发出道路交通安全预警
- 44℃ 四川热出新纪录 雨来了 这些地区要注意
- 踏上“生态美、百姓富”的康庄大道
- 以军称打死三名黎巴嫩真主党重要成员
- 报告预测端午假期出行:绿色出行将成风尚 乡镇景区吸引目光
- 青少年成HPV感染高峰人群,宫颈癌该如何预防?
-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成为现实
- 陕西首开至南美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 热门推荐
-
- 医学专家上海开展公益科普 吁民众重视骨关节健康
- 长江中下游干流陆续退出警戒水位
- 川渝联网工程完成全线海拔最高塔位基础浇筑
- 2024年前11个月宁夏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超百亿元
- (寻味中华 | 文博)从“腰间时尚”品古人风雅与社会变迁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高盛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提高至35%:银行危机致使不确定性增加
- 德国一负碳材料中国生产制造和总部基地落户湖北
- “疆电外送”点亮“万家灯火”
- 中国铁路迎返程客流最高峰 6日预计发送旅客1880万人次
- 报告:过去25年间中华艺术品价格指数年复合增长率达9.3%
- 福建光泽:探索“粮药套种”新模式 因地制宜促增收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2024太湖人才发展大会启幕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无锡邀请
- 油价与菜价“玩跷跷板”!CPI或“三连负”
- 北京警方多措并举维护“五一”假期社会安全稳定
- “为了博物馆奔赴一座城”,何以蔚然成风?
- 图览·真相丨重磅报告发布:究竟是谁在破坏南海生态?
- “茶韵传道·围炉谈茶”活动在首尔举行
-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拆或不拆,难题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