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候任总统米莱:胜自“意外”,政归“常理”?
12月10日,阿根廷将举行总统就职典礼,当选总统哈维尔·米莱将正式就任。回看总统选举结果在11月19日揭晓时,曾引起众多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来自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的现年53岁的候选人米莱在竞选时言论相当激进。然而在候任期间,米莱的政策表态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这或许表明,他执政后政策将回归务实。
“意外”当选实非偶然
米莱在选举中获胜让不少人感到出乎意料。一方面,他与传统政客老练、沉稳的形象相去甚远。年轻时曾是摇滚歌手的米莱,热衷于在社交媒体及电视上抛头露面,时常语出惊人并制造热点话题。作为经济学家的他从政经验较少,于2021年刚刚成立“自由前进党”。另一方面,米莱在竞选过程中所宣扬的施政方略过于极端,例如货币美元化、关闭阿根廷央行、削减政府部门数量、社会福利私有化,甚至是毒品合法化。
但是,米莱“意外”当选中存在着必然。正如阿根廷政治咨询机构Synopsis负责人卢卡斯·罗梅罗所言,米莱胜选更多是因为阿根廷现在确实需要变革。在传统的左、右两方势力轮番执政的情况下,阿根廷经济依旧深陷困境,米莱的出现给阿根廷民众带来了新的选择,“试试看”的心理成为主流。当地媒体称,过去8年,阿根廷分别经历了右翼马克里政府和左翼费尔南德斯政府,但是均未能解决国家的经济难题。当前阿根廷国内通胀高企,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高达138.3%,成为全球通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阿根廷货币比索不断贬值,从年初至今,官方汇率大跌近50%,比起本国货币,民众更愿意兑换存储美元。阿根廷债务问题也不容忽视,外债规模在2022年底达到2767亿美元。因此,迫切求变成为部分选民的倾向。
作为阿政坛的新锐势力,缺少经验也意味着米莱身上没有沉重的政治负担,不需要为过往的经济衰退负责。而中左翼政治联盟候选人、现任经济部长马萨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自2021年上任以来,其实施的经济改革未见成效,无力兑现促进经济增长、消除通胀、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的承诺,阿根廷经济形势甚至更趋恶化,而且其所在的执政联盟还牵涉多起腐败丑闻。
此外,米莱的前经济学家身份,以及曾在央行任职的经历,也增强了民众对于他能够提振经济的信心。米莱当选阿根廷总统后,阿根廷标准普尔梅尔瓦指数开盘暴涨20%,其后涨幅虽然有所收窄,但仍高达1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阿根廷民众认可米莱的政策主张,以及对他能够降通胀、稳汇率、减债务持乐观预期。
务实转向符合常理
胜选后,米莱一改此前的“狂人”形象,不断回调发言表态,政策取向更加务实。这让期待米莱在阿根廷开展“政治实验”的民众感到失望,但这一转变也合情合理。
米莱的“吸睛”言论主要是为竞选服务的。成功的竞选政策是米莱此次胜选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利用独特的观点以及超高的曝光率吸引了不少选民。无论是宣称实行全面美元化,还是挥动电锯表明欲取缔阿根廷央行、大幅削减政府开支,无疑都获得了广大选民的关注。当地媒体报道称,这些可能会带来痛苦的改革,在对经济萎靡感到愤怒的选民中确实引起了共鸣。
米莱标签化、口号化、符号化的竞选宣传,更加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能够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支持者。阿根廷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米莱之所以展现出强硬、激进的姿态,是因其发现阿根廷民众,特别是上层富豪、白人底层以及16岁至20岁的年轻人,都对此格外欣赏。为巩固“粉丝”,扩大支持群体,米莱不得不过度渲染这一形象。第一轮选举后,为了赢得中间选民的支持,米莱又改变竞选策略,淡化“狂人”形象。这充分说明其相关人设的塑造是为竞选服务的。
此外,府会、央地掣肘是米莱在未来施政时不得不面临的困境。米莱如果不通过自我让步使政策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那么在国内经济政治改革和外交事务中将寸步难行。阿根廷是总统制和联邦制国家,米莱未来提交的政策法令、改革法案以及重要人事任命,都需由国会通过。米莱虽然成功当选,但其所在的“自由前进党”在众议院仅有38个席位,占全部席位的13%;在参议院的72个席位中仅占8席。同时,阿根廷地方政府权力较大,但较多地方行政长官并不支持米莱。因此,米莱若未来执意推行在竞选中承诺的激进政策,势必面临极大阻力。
经济改革道阻且长
作为经济学家,米莱深知即将面临的经济改革困难重重。他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承认,其经济稳定方案可能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才能降低通货膨胀。据报道,米莱11月末前往美国,与美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会面,阐述了他上任后的经济计划,涉及财政调整、货币改革等,包括备受关注的阿根廷货币美元化和关闭中央银行议题。
实际上,全面美元化这一最具米莱个人特色的政策,并不被国际社会看好。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阿根廷民众对比索失去信心,民间也大量存在私下兑换美元的情况,推行全面美元化有一定的民意基础,但研究显示,阿根廷需要400亿美元才能推动相关改革。而目前政府仅有约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强行推动将会加剧外汇储备缺口。有经济学家表示:“许多阿根廷人的床垫下塞满了美元,而阿根廷政府则基本上没有。”
美元化还可能引发比索挤兑,进而使这个南美国家再次陷入恶性通货膨胀。在拉美,萨尔瓦多和厄瓜多尔已经推行了全面美元化政策,但是依然面临债务违约等问题,这些国家仍在努力改善经济。有分析认为,全面美元化将使阿根廷经济更容易受到与美元相关的外部冲击,例如石油和燃料进口价格的突然上涨,这会使阿根廷的内部调整更加痛苦。阿根廷经济学家圣地亚哥·布拉特指出:“至少短期内,美元化是不可能的。”
提振国内经济是阿根廷民众的主要期待,也是米莱胜选的主要原因。但米莱想要实现降通胀、稳汇率、减债务三者中的任何一个目标,都离不开与贸易伙伴的合作。比如,巴西作为阿根廷的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陆上邻国,两国共同创立了南方共同市场,并在此框架下扩大了双边贸易,涵盖汽车、食品、工业制品等。仅在今年10月,两国双边贸易额就达23.57亿美元。米莱此前曾批评巴西总统卢拉,但在11月26日,其外事顾问戴安娜·蒙迪诺在与巴西外长毛罗·维埃拉会面时,正式邀请卢拉参加米莱的总统就职仪式,表现出缓和关系的意愿。米莱还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自己致卢拉的信,希望两国能够持续推动在区域一体化、贸易和国际事务上的合作。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也显示米莱即将开始的执政应不会失去理性与务实。
(本报记者 孙铁牛)
(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外资企业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超强台风“格美”料将登陆台湾
- 美国仇恨犯罪何时休?非裔成主要受害者 趋势令人不安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海南离岛免税揽金13.3亿
- 中原黄河沿岸石窟造像高浮雕拓片艺术展郑州启幕
- 广州歌剧学会理事杜明军:一部《先生》致敬中国声乐界名家
- (新春见闻)小渔村民宿热:个性主题的多元文化体验
- 江西吉水清水龙虾香飘万里
-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系列纪录片《绝笔》(第三季)即将播出
- 华西医院专家组正在临夏州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 日本将发射首颗木制卫星应对太空污染
- 北京将加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
- 三男子跑腿买金沦为诈骗分子“帮凶”
- 2023年“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马来西亚决赛举行
- 热带气旋“弗雷迪”致非洲南部三国220余人死亡
- 国家发改委: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规模市场空间
- 梅龙高铁全线“电通”
- 从出圈到出海 多元内地佳作亮相香港国际影视展
- 7月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比昨天下降1.1%
- 天津港新增直航中美洲海运航线
- 热门推荐
-
-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
- 胰岛微囊化技术 或让打针治疗糖尿病成为历史
- 杭州“劝架大哥”孙子见获评“钱塘最美爸爸”
- 字节跳动内部反腐61人被辞退
- 备药不必盯着“网红药”也需谨防重复用药
- 长征故事|将台堡会师,红军将士准备了什么“见面礼”?
- 上海春运首日返乡旅游交织忙
- 多地出现雨雪冰冻天气 铁路公安积极应对守护旅客出行
- 中企在马来西亚光伏组件厂投产 助力马可持续发展愿景
- 浙江宁波:早稻育秧忙 不负春光好
- 一季度中国5G手机出货量达5643万部
- 财经观察:创新+开放,中国移动支付“不见外”
- 山西晋城:逐梦田园织锦绣 广袤沃野谱新篇
- 4月份中国彩票销售同比增长10.2%
- 美国总统拜登和众议长麦卡锡就债务上限举行会谈
- 2024年广东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
- 北京公积金贷款11月1日起执行“认房不认商贷”
- 给钱就办?不“健康”的健康证体检暗藏隐患
- 波士顿咨询:中美中老年群体消费支出占两国整体消费三成
- AI换脸技术不能野蛮生长